一、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
公司董事會秘書吳可嘉先生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業務布局、發展歷程、行業地位;
2、公司產業、技術及業務概況;
3、業務情況介紹。
二、主要溝通問答
1、問:請簡要介紹一下公司的衛星業務。
答:衛星大數據業務是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核心業務,是基于公司宇航電子業務進行的戰略延展,是公司積極參與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產業創新升級的積極實踐,是公司中長期業績增長及價值提升的積極探索。
為加快衛星大數據業務的發展,同時力爭使母公司長期內在價值合理回歸,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公司在去年完成將母公司的衛星及衛星大數據業務(含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事業部)劃轉至全資子公司珠海歐比特衛星大數據有限公司,并對其進行增資;同時將募投項目“‘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項目”的實施主體由航宇微變更為珠海歐比特衛星大數據有限公司。
近年來,公司圍繞著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戰略,瞄準衛星大數據在未來助推經濟及社會發展上的應用進行了精心的產業鏈布局,加速衛星大數據產業化與商業化進程;公司對衛星在軌處理進行深度研發,旨在引領產業技術的發展,對衛星大數據應用進行精細化產業鏈布局,加速衛星大數據產業化與商業化進程,進一步完善衛星大數據采集、處理、運維與應用的一體化業務模式,以更智能更領先的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快捷地服務。
2、問:公司的“珠海一號”星座是如何規劃運營的?
答:“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是公司基于宇航電子核心技術、航天資源、人才儲備、資本平臺,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商業遙感星座,是衛星大數據戰略的核心。具體而言,公司建設的微納衛星星座,降低了衛星的設計制造、發射及運營成本,以多星組網代替單星運行,以提高獲取數據的時間及空間分辨率,并對獲取的衛星數據進行加工、銷售,為客戶提供數據產品及數據服務而獲取收益,提升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的整體競爭力。
目前,公司“珠海一號”星座共有在軌衛星12顆(4顆視頻衛星、8顆高光譜衛星),可實現2天半覆蓋全球、對特定區域1天重訪。其中,“珠海一號”星座高光譜衛星是目前國內空間分辨率最高、幅寬最大的高光譜衛星。多顆高光譜衛星多軌組網運行,大幅度提高星座采集遙感數據的能力,是全球高光譜衛星家族的重要成員,填補了我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的空白。公司成為全球范圍內擁有高光譜衛星在軌數量最多、高光譜衛星數據服務能力最完善的企業之一。
3、問:公司的衛星大數據產品能夠應用的領域是否廣泛?
答:公司“珠海一號”星座在軌包含的8顆高光譜衛星,其獲取的高光譜數據具備對植被、水體、農作物等地物進行精準定量分析的能力,公司主動推動和引導相關衛星大數據產品在農業、林業、草原、水利、海洋、環保等行業的應用,發揮珠海“綠水青山一張圖”項目的示范效應,為智慧城市等行業領域提供定量分析服務。
4、問:上半年,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的拓展情況如何?
答:上半年,衛星大數據業務推廣與市場營銷工作主要圍繞“珠海一號”高光譜數據應用推廣、綠水青山一張圖全國復制推廣、重點行業應用、系統平臺建設以及市場營銷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市場開拓方面,主要包含:中科星圖衛星遙感數據采購框架項目、云南省JM融合發展研究院高分云南中心多源數據綜合管理平臺系統維護服務,高分云南中心多源數據綜合管理平臺軟件產品合同、珠海市應急管理局“綠水青山一張圖”項目第二期服務專項應急子項目(2023)技術服務、湖南省第二測繪院2023年度湖南省第二測繪院高光譜原始影像數據項目、系統內某單位遙感衛星圖像數據服務采購(第二包)、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海島動態監測數據運營服務、數字廣東公司廣東省智慧自然資源—海洋中心數據治理和應用開發(2022)項目-海島應用子系統、5XX所系列衛星任務規劃技術開發項目等。
5、問:請介紹公司“珠海一號”04組衛星的進展?
答:截至目前,公司繼續推進針對04組衛星的有效載荷和各單機子系統的研制和試驗,并對載荷數據的在軌處理單機進行了研制和測試,為后續的優化應用處理和快速響應服務打好基礎,相關研制及測試驗證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6、問:公司在研發創新方面有什么布局?
答:公司扎實做好主營業務,提升研發能力,注重保持技術先進性;公司于年初啟動“新一代宇航SOC芯片及星載平臺計算機項目工程,此舉是充分把握國家實施重大項目、發展航天強國戰略對國產化、自主可控技術產品的需求契機,緊緊抓住市場機遇的積極表現,符合公司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將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為公司股東和社會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7、問:能否介紹一下公司SoC芯片的最新研發成果?
答:公司研發團隊積極探索宇航SoC領域新技術,對LEON5核、RISC-V技術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并完成了初步驗證,為后續的宇航SoC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提升了團隊高速接口技術能力,通過自研項目和客戶項目的帶動,研發團隊熟練掌握了PCIE、SRIO、CameraLink、SDI等高速接口技術,在IP設計、軟件設計、硬件設計等方面形成了閉環,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技術體系,為后續的項目研發和芯片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
8、問:2023年,公司的SIP類芯片在研發和應用上是否有相關突破?
答:2023年,公司微系統事業部全面推進SIP類芯片的研發工作,國產存儲器研制取得階段性進展:完成23款國產基片的選型及測試驗證工作;完成19款的認定方案評審;完成19款產品的詳細規范編寫初評;啟動7款產品鑒定。SiP微組裝技術在D載/J載及X載電子系統中得到應用和推廣。上半年,共開展了8款小型化定制產品的研制,SiP的設計封裝技術得到充分應用,包括:中航6XX所的若干款電子系統的小型化模塊研制,航天X院1XX所D載SF電機控制器模塊研制交付,科工X院XX部的小信號調理SiP組件研制,K間中心的JD處理電路模塊研制,及5XX所的FPGA微系統研制等。在保障上述重點任務推動進度的情況下,團隊同步開展了自研產品研發任務,包含:VD4D32G72XB********DDR4研發、VDNF2T32XP1********完善測試、VD3D16G72RB********優化改版、SiP通用測試平臺開發、基于AI芯片的微系統模塊研制。
9、問:請問公司玉龍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目前到哪個階段?
答:公司上半年重點完成了玉龍810芯片的第三方輻照試驗和陶封芯片試產工作。目前玉龍810塑封芯片穩定量產,玉龍810塑封芯片總劑量、單粒子等各項第三方輻照試驗已經全部完成,芯片輻照指標符合預期,為芯片的后續宇航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玉龍810塑封芯片航天鑒定和進目錄工作同步有序開展,玉龍810陶瓷封裝芯片樣片已經回片,功能測試正常,后續將小批量試產。報告期內,研發團隊為50余家意向客戶提供了AI芯片軟\硬件技術支持。目前航天XX2所、XX3所、XX4所、XX11所,中電3XX所、5XX所,BQ2XX所基于玉龍芯片的初樣產品(X載、J載、車載)已經研制完成,正在聯試,即將用于型號任務中;中科院XX光所、XX光所,中電1XX所、2XX所,航天5XX所、5XX所、7XX所的產品正在研制過程。同時,公司結合自身情況充分發揮優勢,正大力推廣芯片在工業控制及汽車電子系統等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