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紹公司整體業務布局情況。
答:公司定位于精密智能制造,主營業務為精密金屬沖壓結構件、緊固件及精密模具;汽車座椅線束與通風、加熱、按摩等座椅舒適系統產品,汽車空氣懸掛系統總成與部件,5G通訊濾波器與天線設備,儲能電池及動力電池用殼體、蓋板、防爆片等,具體下游應用為汽車領域、通訊領域、新能源領域等。
在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將把握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機遇,圍繞整車舒適性需求,重點布局“智能座艙”、及“智能底盤”領域產品業務,加大座椅金屬骨架、舒適系統部件與小總成系統產品項目,汽車空氣懸架系統及核心部件產品項目的開發力度;在通訊領域,開發新集團客戶的同時,積極研究現有主要客戶5G布局的發展戰略目標,加快新項目承接和新品開發,提高通訊設備產品如4G/5G用濾波器、基站天線、AFU等產品的產銷量;在新能源領域,在做好產品品控的同時,穩步提高產能產量,加快開拓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用精密結構件產品項目,進一步擴大該業務規模。
2、介紹公司2023年半年度的經營情況。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緊跟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移動通訊、新能源等行業發展方向,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深入開發其全球市場業務,搶抓業務訂單、擴大主要產品的市場份額和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充分發揮并購信征零件的業務協同效應,圍繞“智能座艙”的市場核心需求,加大座椅舒適系統部件與小總成系統產品項目的開發力度;圍繞“智能底盤”的個性舒適化所帶來的空氣懸掛系統產品需求,快速推進與英國普拉尼德成立的合資公司普萊德(蘇州)的“汽車空氣懸架系統及部件生產建設項目”建設進度。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增長81.74%。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8億元,同比增長110.11%,其中,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用精密金屬結構件實現營業收入約3.38億元,同比增長約48.00%;座椅舒適系統部件與小總成系統產品實現營業收入約1.8億元,同比增長約897.97%。移動通訊領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62.69%;其中,通訊設備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305.29%。
3、英國普拉尼德收購項目的進展?
答:公司已于8月31日披露項目最新情況,目前變更為全現金方式收購;調整后的交易對價、業績承諾、剩余股權收購安排等與此前的方案有所不同;目前該事項還需經公司9月25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完成境外投資備案手續。
4、下調英國普拉尼德2023年度業績承諾指標的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從整個業績承諾期來看,現方案中承諾期間(2023年、2024年、2025年)的業績總額合計3,000萬英鎊,是高于原方案中承諾期間(2023年、2024年)的業績總額2,299萬英鎊的。此次下調2023年、2024年業績承諾金額主要考慮到第一大客戶產量增長峰值延后影響、英鎊兌美元匯率波動形成外幣匯兌損失、歐美通貨膨脹導致的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員工薪酬費用適當增加等因素,從謹慎角度出發,公司在交易方案中下調了2023年、2024年承諾業績,延長增加2025年業績承諾,下調交易總價(從33,915.00萬元調整為30,855.00萬元)。綜合看來調整后的交易方案還是較好地維護了公司及全體股東的權益。5、既然提到了第一大客戶產量增長峰值延后影響是 2023年、2024年業績承諾下調的主要原因,那請問下Rivian上半年出貨情況如何?
答:據公開資料了解,Rivian Q2的交付量為12,640輛,較上一季度環比增長59%,超出市場預期;Q2共生產了13,992輛,上半年共生產了約23,400輛。Rivian表示今年交付目標提高至52,000輛R1S及R1T,是2022年產量的兩倍多。但是考慮到Rivian內部基于生產經營管理成本降本、整車技術改進及庫存消耗等多方因素使得空懸系統產品備貨進度放緩,因此,無法基于Rivian的出貨量直接倒推英國普拉尼德的收入規模。
6、Rivian的收入占比超90%,那單一大客戶的現狀是否意味著英國普拉尼德有一定的經營風險?
答:目前英國普拉尼德為Rivian在空氣懸架系統的唯一供應商,與其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客戶關系,雖然Rivian銷售占比較高,占英國普拉尼德整體營收的近90%,但結合行業特征和雙方的合作基礎,英國普拉尼德對Rivian銷售具有一定粘性和穩定性;由于整車廠對合格供應商有著極其嚴格的資格認證及考核,一旦被納入整車廠的合格供應商目錄,就會形成較為穩固的長期合作關系,并可能在3年內成為其某一部件的唯一供應商;英國普拉尼德提供的產品為空氣懸架系統,研發周期較長,技術壁壘較高,并非內飾、座椅等可替代性較高的配件,因此英國普拉尼德的產品生命周期較長。另外,根據Rivian與英國普拉尼德簽署的《開發、生產和供應協議》,英國普拉尼德根據Rivian規定的技術要求為RivianR1T和R1S車輛計劃的生命周期內提供設計、開發、制造、供應協議約定的空氣懸架組件并提供相關服務,雙方簽署的《開發、生產和供應協議》未約定終止時間,英國普拉尼德將與Rivian保持持續穩定的合作,能夠保障英國普拉尼德持續盈利能力。
綜上,公司認為單一大客戶導致英國普拉尼德出現經營風險的概率較小。
7、英國普拉尼德的毛利率是否會受到原材料上漲所帶來的壓力?
答:英國普拉尼德與Rivian在《開發、生產和供應協議》中約定了定向采購組件的價格調整機制,因此,若未來OEM市場主要產品原材料的采購單價整體呈上漲趨勢,英國普拉尼德可根據《開發、生產和供應協議》約定相應調整銷售價格,以保證毛利相對穩定。
8、改為全現金收購是否有資金壓力?
答:目前看來無資金壓力。此前已向交易對方支付8,000萬元定金,公司資產負債率處于正常水平、銀行授信額度充裕,待公司9月25日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以全現金收購方案、本次交易涉及的境外投資備案手續齊備后,公司將通過自有資金及/或自籌資金支付本次交易所需剩余價款。
9、與英國普拉尼德設立的合資公司新建項目進展如何?建成后的產能有多少?
答:目前正在全面推進普萊德(蘇州)“汽車空氣懸架系統及部件生產建設項目”的建設進度,按照項目建設規劃逐步實現空氣懸架系統設計、研發測試實驗室,空氣彈簧囊皮產線、空氣彈簧總成產線、空氣供給單元系統產品等產線的落地,一期項目總投資額8,000萬元。建成后,將形成空氣懸架系統及部件產品年產200萬件的生產能力;同時,依托英國普拉尼德在空氣懸架系統領域的開發技術、生產組裝經驗及客戶資源,結合公司在國內汽車領域行業資源和渠道優勢,加速推進新客戶新項目的定點,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值得裝配的空氣懸架系統產品。普萊德(蘇州)現已經與國內多個整車廠進行技術交流、新項目對接,爭取盡快實現國內空氣懸掛系統項目首個定點的落地。
10、除合資公司的空懸產線項目外,公司還有哪些在建項目?
答:公司目前在建項目有汽車、通信等精密金屬部件建設項目、用于5G通訊及汽車新能源電池包的緊固件生產項目、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廣州信征座椅舒適系統產品擴建項目及廣州信征湖南永州工廠擴產項目。
11、英國普拉尼德有擴產計劃嗎?
答:收購完成后,公司與英國普拉尼德經營團隊將根據原有訂單交付需求、新客戶及新項目開發情況,適時考慮新建產能規劃。
12、普萊德(蘇州)團隊建設情況?
答:在公司管理層與英國普拉尼德管理層的共同努力下,已組建了一支專業的空懸業務經營管理團隊,目前正按照全年計劃有效推進各項工作,通過雙方組織的培訓、研討等方式,合資公司技術人員與英國普拉尼德技術團隊保持著長期穩定的技術交流。
13、此次并購能夠為公司及英國普拉尼德彼此帶來怎樣的賦能?
答:英國普拉尼德面向滲透率低、正快速發展的空氣懸架賽道,在遵循產業規律的基礎上尋求創新發展。此次并購完成后,英國普拉尼德在繼續提升空氣懸架系統集成能力、開拓海外OEM市場客戶的同時,將依托上市公司的客戶及業務資源,以普萊德(蘇州)為基礎,全力開拓中國市場,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質量更加過硬、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空氣懸架產品,增強與國內整車廠客戶的溝通效率,繼續提升對客戶的響應速度,縮短整體研發周期;上市公司也將通過此次并購獲得技術賦能,快速拓寬主營業務范圍,逐步形成系統產品總成能力,實現從零部件供應商發展為系統集成供應商的戰略目標。
14、請問英國普拉尼德的凈利率、毛利率水平如何?
答:英國普拉尼德2022年度產品毛利率為21.04%,凈利率為11.84%。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協同英國普拉尼德團隊加強研發和成本管理,通過技術提升來提高產出效率,合理備庫,穩定產品利潤空間。
15、簡單說明下廣州信征并購后的業務協同效應。
答:完成收購后,公司集中客戶資源,圍繞“智能座艙”的市場核心需求,與廣州信征一同進行座椅金屬骨架產品、舒適系統部件與小總成系統產品項目的開發。目前廣州信征湖南永州工廠已順利擴產;座椅舒適系統部件與小總成系統產品,終端車型已經覆蓋比亞迪(秦、宋、漢、仰望U7&U8、Mona、海豚等)、廣汽(埃安、傳祺M6、昊鉑Hyper GT等)、小鵬X9、吉利(極氪、Smart等)、理想、華為智選EH3等。2022年度,廣州信征已超額完成業績承諾指標;2023年上半年,廣州信征實現營業收入18,242.53萬元,實現凈利潤2,271.84萬元。
16、廣州信征的毛利率在什么水平?
答:根據公司半年度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廣州信征產品的毛利率同比有所提高,約28%。17、公司近兩年的并購項目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并購標的與公司的業務協同效應也很明顯,請問公司接下來的并購方向是什么?
答:公司將重點圍繞現有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通訊行業、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精密結構件及集成產品,空氣懸掛系統相關產業鏈產品與技術,汽車相關子系統產品領域,開展戰略性投資與合作,用好資本市場資源,通過橫向縱向的雙向延伸,逐步完善現有產業布局及現有系統總成產品產業鏈;同時,做好收購公司的投后管理工作及規劃,加強其與公司的業務深度協同效應,加快實現擴增公司現有產品種類、新客戶及新業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