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主要分成兩部分,首先是公司介紹,然后是問答環節。
問題一:公司未來成長性主要來自于?
答:
成長性主要來自于:
1.投資主體的變化:車企投資增量
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及滲透率逐步攀升。新能源作為確定性很強的技術趨勢已經得到驗
證,傳統車企正在加速追趕,正是由于傳統車企起步已經較晚,所以本輪以傳統車企為主
導的資本開支規模較大,豪森歷史優勢客戶均為整車廠,為豪森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2.海外市場:劍指全球市場
歐美正在進行加速,其長期戰略以3期規劃為主,預計會有3-5年的高速成長周期。
一帶一路國家仍有傳統能源設備需求,隨著碳中和成為國際共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能
源發展迎來重要戰略期,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技術、裝備、投資創造“走出去”契機。
3.技術迭代:
電池及電機仍在發生不斷的技術迭代,每次技術迭代都需要產線的更新換代,為設備供應
商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豪森在各領域均為行業龍頭企業,占據技術先發優勢,預計能夠
持續獲得技術先發優勢,從而獲得新技術方向上的批量訂單。
4.產業鏈相關延伸:如測試臺、數字工廠(工業控制軟件)等業務多點開花,后續有望成
為公司新的成長方向。
問題二:車廠投資與電池廠、電機廠投資的差異?豪森的優勢?
答:
1.本輪投資以車廠投資為主
在技術路線確定性增強之下,車廠正在增加自主投資,在模組PACK、電機等產線自建產能,從而實現成本控制,把握核心產品技術,降低對于零部件供應商的依賴程度。
2.整車廠投資特征
(1)自動化率、節拍、外購件、人機工程標準要求高,單線價值量遠超零部件供應商。
(2)供應商準入門檻高,考察更嚴格,更重視技術評分和綜合評分。
(3)追趕式投資,整體投資規模大,基本均為歐、中、美三地全盤布局。
3.豪森的優勢
①經營優勢:公司自傳統領域積累的20年與國際車廠的合作經驗,是其多年的“優秀供應商”,具有良好的歷史合作經驗,并且熟悉歐系和美系客戶標準,而且由于車廠對于供應商的考察非常嚴格,公司相當于獲得了先發的經營優勢。
②技術優勢:公司目前在新能源項目中技術已領先同行且具有充分的訂單驗證,項目經驗明顯大幅優于同行。如在電池領域,國內業內首條大圓柱量產線已進入交付階段,10層扁線電機量產線、800V高壓電機產線等已經進入交付階段,扁線電機X-pin率先研發成功,且在下一代技術如固態電池及和波繞阻技術上進行提前技術儲備。
③生產優勢:公司生產規模及生產資源充分,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能夠滿足客戶需
求。
問題三:公司在海外市場具備什么樣的優勢?
答:
1.豪森在海外具備的優勢
由于中國新能源行業在過去幾年發展較快,設備廠商相關技術及項目經驗明顯占優,本輪中國設備廠商出海具備先發優勢。
①經營優勢:本輪進行大規模投資的主要為傳統國際車廠,公司自傳統領域積累的20年與國際車廠的合作經驗,是其多年的“優秀供應商”,具有良好的歷史合作經驗,并且熟悉歐系和美系客戶標準,而且由于車廠對于供應商的考察非常嚴格,公司相當于獲得了先發的經營優勢,尤其是相對于本輪開始出海的國內同行而言。
②技術優勢:之前與公司在國際車廠客戶中直接競爭的主要為國際競爭對手,受益于國內新能源行業發展較早,公司目前在新能源項目中技術已領先同行且具有充分的訂單驗證,項目經驗明顯大幅優于同行。
③生產優勢:本輪國際車廠為在新能源領域快速追趕,投資規模較大,由于歐洲設備廠商目前正處于新能源轉型期,受過去兩年疫情的大幅沖擊,對銀行貸款依賴性較大,所以對于擴大生產規模非常謹慎。公司大連及常州產能即將投放,具備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能夠滿足客戶需求,且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
④全球化優勢:公司海外在印度普納、美國密歇根、德國法蘭克福建立子公司,自2017年海外戰略開始以來,公司已承接20條海外訂單,交付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印度、越南等一帶一路國家,也包括美國、瑞典等發達國家,積累了充分的國外交付經驗、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已建立全球采購及服務網絡。
問題四:公司的收入確認方式,收入結轉周期,收款節奏,公司未來收入新能源及傳統能源的比例?
答:
(1)收入確認方式:公司業務通過項目制運營,招投標中標并簽訂合同后,進行研發設計-采購-廠內裝配調試-預驗收-分拆發貨到客戶現場-恢復調試-終驗收的流程,在通過終驗收后一筆確認收入。
(2)收入結轉周期:根據歷史項目統計,新能源項目結轉周期在1年-1年半,傳統能源項目結轉周期在1年半-2年。
(3)收款節奏:一般分為30%預付款-30%預驗收款-30%終驗收款及10%質保金和90%預驗收款-10%終驗收款兩種主流收款模式,但是根據不同客戶要求,也有其他方式。
(4)未來新能源與傳統能源比例:長期來看,新能源項目占比會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末,500萬以上在手訂單中新能源訂單占比已達到60%,2022年新增訂單中新能源項目訂單占比達到85%,2023年上半年占比突破90%,根據在手訂單及新增訂單中新能源項目占比情況推斷,未來新能源項目收入占比將持續提升。
問題五:公司再融資的進度,未來產能釋放的情況?
答:公司已拿到批文,將擇期發行。再融資有望緩解公司訂單擴張速度大于收入結轉回款速度帶來的資金緊張,有助于控制公司的負債水平及財務費用的增長,同時支持常州基地建設,提高公司的產能及交付能力。
公司常州基地目前已在建設中,預計可在今年四季度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