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
公司專業從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狀復雜、外觀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致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MIM產品制造商和多樣化精密零部件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以來,公司聚焦金屬材料的應用,不斷圍繞能力邊界進行技術延伸和業務拓展。目前,公司MIM、CNC、激光加工等精密制造工藝的研發及制造能力均已經獲得了國內外一流客戶的認可。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折疊屏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智能觸控電容筆、智能穿戴設備、航拍無人機、運動相機等新型消費電子領域,服務的客戶包括蘋果、榮耀、亞馬遜、大疆、安克創新等國內外知名消費電子品牌及其EMS廠商。此外,公司也在持續布局非消費電子領域業務,如醫療器械及汽車電子等。
二、相關問題解答
問題一:3D打印技術與MIM技術的關系?是否會取代MIM?
答:3D打印能實現MIM工藝模具無法滿足的復雜的結構,如中空、鏤空等,實現異形復雜產品的打印設計,是對MIM工藝暫時無法實現的產品領域的有效補充。
但受限于目前3D打印噴頭技術限制,其采用的喂料粒徑大于MIM生產用粒徑,從而使得喂料顆粒間隙相對較大,產品的精度不及MIM產品,因而在制造尺寸較小、精度要求較高產品時不如MIM技術;金屬3D打印需購置專用的3D打印設備,且喂料單價通常大于MIM喂料,生產成本較高;3D打印可在前期設計時省略模具鑄造的過程,快速切入到樣品試制階段,但由于金屬3D打印技術通過逐層噴涂的方式實現產品的成形,單個產品生產耗時較長,其規模化生產的效率低于MIM技術,限制了其在大批量產品生產中的應用;此外,由于間接金屬3D打印技術尚處于研究階段,市場應用相對較少,上游供應商規模有限,導致原材料數量和種類較為有限,也制約了間接金屬3D打印的應用。
綜上所述,雖然憑借其獨特的優勢,間接金屬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現有MIM技術無法實現的部分產品的生產,構成了對MIM技術的有效補充,但是基于自身的技術、材料局限,無法替代現有MIM工藝。
問題二:公司折疊屏手機鉸鏈業務毛利率情況?
答:公司折疊屏手機鉸鏈業務相關項目在量產初期,盈利能力尚未被完成釋放。隨著穩定量產過程中,制程工藝不斷優化,疊加其他降本增效措施,該項目的毛利率水平預計將有所提升。
問題三:公司的喂料目前主要是什么原材料,是否已經實現自制?
答:公司的喂料目前仍以不銹鋼為主。公司通過持續的投入,目前已在316L、304L 以及17-4PH 三款牌號的喂料上具備了自制能力,且已掌握鈦合金喂料開發技術,相關發明專利“一種鈦合金金屬粉末注射成型喂料及其制備方法”已取得授權。但公司的喂料大部分仍來自于外購,主要系一方面部分特定產品由客戶指定喂料品牌,另一方面,基于現有喂料需求規模,喂料自給不具有比較成本優勢所致。
問題四:目前公司在汽車及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業務進展情況是怎樣的呢?
答:目前,在汽車及醫療器械領域,公司仍處于業務布局階段,主要是取得了相關生產資質認證。例如,在汽車領域,公司通過應用在吉利汽車上的一款換擋旋鈕取得了TS16949的生產資質認證;在醫療器械領域,公司已經取得了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相關的生產資質認證。同時,公司也同步做了相關的技術儲備,涉及新材料的應用、特殊加工工藝以及通用型設備等。
問題五:今年公司非MIM精密零部件業務的毛利率是否可以保持去年的水平?目前,產能是否可以滿足新業務的增長需求?
答:較大量的新產品、新項目在量產初期,產能、良率、效率均尚在爬坡和提升階段,會對毛利率水平產生影響。隨著爬坡后產品實現規模化生產,公司持續的工藝創新實現良率及效率提升,毛利率水平也會有所回升。
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已經新增了非MIM精密零部件業務的產能,提前為新業務的放量做好了準備。
問題六:公司在2021年收入增長放緩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2021年收入放緩主要系當年第四季度大客戶缺芯片,導致需求遞延所致。
問題七: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出現虧損的原因?
答:公司第一季度出現虧損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第一季度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傳統淡季,疊加外部多重因素的影響,報告期內整個行業相對低迷,客戶需求有所降低,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由于客戶需求的波動,公司產能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固定費用無法攤薄,導致毛利率水平有所降低;
3、報告期內因實施股權激勵攤銷的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762.81萬元;
4、報告期內,為響應客戶需求,公司加大對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研發費用增長636.47萬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58.39萬元
問題八:公司目前折疊屏手機相關業務有在做持續拓展嗎?
答:公司看好折疊屏手機的的市場前景,國內外優秀的品牌手機廠商也都是我們目標客戶。我們今年已經為國內的一家手機品牌廠商提供鉸鏈的MIM精密零部件。我們希望通過在這個項目的良好表現在行業內形成口碑及示范效應,為拓展更多的業務機會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