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環節
公司于2023年9月11日在公司會議室舉辦了“數智引領,聚勢未來—玉禾田2023年半年度業績交流會”。公司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并對公司概況、主營業務、核心亮點進行介紹,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公司介紹
玉禾田環境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97年,深耕環境衛生管理服務行業26年,是一家全方位一體化城市環境綜合運營服務商。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9.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9%;歸母凈利潤為3.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5%;歸母扣非凈利潤為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1%。其中,城市運營板塊創收23.77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為81.19%,較上年同期增加2.18個百分點;物業管理板塊創收5.3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為18.27%。
多年來,玉禾田為各地政府提供“全場景”的城市運營服務,助力各地政府在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嘉許。
公司本著“數智引領未來”的思路,攜手各地政府進行城市治理現代化創新實踐,結合26年城市綜合服務運營經驗,探索“@數智城市大管家”運營模式。
依托“@數智城市大管家”戰略部署,公司構建數智城市大管家平臺體系,實現全場景、全要素、全過程的城市立體運管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通過數智化賦能,公司進一步擴大服務半徑,核心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實現了對傳統環衛行業管理系統即“軟件”的智能化,進一步升級城市運營服務。
通過并購整合,公司開啟在環衛清潔等服務領域中的智能化布局,實現“機器人+環衛”,即對環衛裝備智能化(硬件)的升級。環衛裝備智能化通過技術加持迅速提升自身智能化水平。進而提升服務質量,充分實現智能化與產業化的有效結合。
第二部分:主營業務、行業發展特征及行業競爭格局
作為一家國內領先的全國布局的城鄉環境綜合服務運營商,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城市運營和物業管理兩大板塊,為政府單位和企業客戶提供“全場景”的城市運營服務與物業管理服務,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環境管家、城市空間管家、城市煥新管家、城市智慧管家,物業管理等服務系列。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周平董事長的帶領下,將玉禾田的信息化發展方向定義為“數智城市大管家”。提升數字化能力,實現管理系統智能化;布局智能化,有效釋放產業合力。
城市運營服務市場化持續深化,目前呈現了以下特點:
一是城市大管家模式由“試點探索”走向“大標時代”。今年上半年,深圳、山東、江蘇、福建、河北等地先后發布“城市大管家”特許經營項目,意味著經過近兩三年的試點與歷練,“城市大管家”模式經受住了市場驗證,有望進入大規模推廣期。環境司南數據顯示,2023年5月份為環衛服務項目集中開標期,5月份的年化金額排名前10大項目,城市大管家類項目多達6個。
二是國有企業單體高金額項目比例增大。隨著競爭格局的改變,國有企業占據單體高金額項目比例持續增大。根據環境司南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上半年,561家國有企業中標各類項目1055個,中標項目年化總額139億元,占比達到40%,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個百分點。上半年多達6282家民營企業中標項目年化總額241億元,占比44%,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個百分點。
三是市場競爭加速白熱化。國有企業加速滲透和物業企業大規模進入角逐,互聯網公司多元主體跨界入局,市場競爭加速白熱化。根據環境司南數據,2023年上半年“兩個TOP10榜單”(年化額和合同額榜單)的13家上榜企業(7家上市公司、6家國有企業),“非上市民營企業”首次集體缺席半年度TOP10榜單,今年上半年環衛服務市場格局競爭激烈。
四是競爭壁壘日益強化,強者愈強,馬太效應日趨凸顯。隨著城市綜合管理走向精細化、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能源化,項目以資本加持、運營品質、提質增效、科技賦能為核心的競爭壁壘日益強化。
行業經驗豐富、服務品質優良,資金實力足夠且擁有數智化、信息化、智慧化、新能源化的行業龍頭企業有利于提高市占率。
第三部分:核心優勢
1、完善的一站式環境衛生綜合管理矩陣
公司持續創新,引領行業升級為發展,結合專業運營經驗,整合內外資源,形成從道路清掃到“城市管家”的完整閉環,提供一站式專業城市運營服務。
2、26年行業深耕,積累的運營經驗構筑競爭壁壘
公司深耕行業26年,至今運營管理的環衛項目達數百個,涉及26個省89個縣市,項目運營經驗豐富,先發優勢顯著,有助于公司構筑競爭壁壘。
3、精細化管理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核心指標優勢明顯
公司連續5年被E20環境平臺評為“環衛十大影響力企業”,核心指標優于同行。近5年來,在公司營業收入保持14%的復合增長率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優勢明顯。
4、連續三年分紅,是高分紅高收益的“雙高”企業
2020-2022年,公司連續三年分紅,累計實現現金分紅4.15億元,公司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在15%以上,保持高位穩定。
5、在手訂單持續增長,未來業績增長可期
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在手合同總金額和待執行合同金額持續增長: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合同總金額為394.10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5.13%;待執行合同總金額為269.88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0.21%。
截至2023年6月30日,城市運營在手合同總金額413.37億元,待執行合同金額276.88億元;公司物業管理業務板塊新簽合同總金額約6.91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業管理業務在手合同總金額15.33億元,待執行合同金額7.91億元。
在手訂單的持續增長,保障未來收入的穩定提升。
6、“@數智城市大管家”戰略推動,數字賦能產業升級
依托“@數智城市大管家”戰略部署,公司構建數智城市大管家平臺體系,實現全場景、全要素、全過程的城市立體運管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通過數智化賦能,公司進一步擴大服務半徑,核心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
7、聚焦“@數智城市大管家”,布局智能化,有效釋放產業合力
公司積極展開智能化布局,通過與坎德拉達成股權合作,公司在環衛清潔服務領域中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在當前背景下不僅可以解決人口老齡化、人力成本高企、勞動力短缺等多重問題,還可以率先搶占智能化、無人化裝備的新高地,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實現補強增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二、互動交流環節
公司介紹環節之后,投資者與公司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問答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1、公司在全國的市占率怎樣?在哪些區域公司的市占率相對更高,市占率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約?
回復:整體來看,沒有一家公司的市占率能達到整個市場的1%,整個環衛市場是一個非常分散布局,競爭者有央企、地方國企,上市公司,中小型民營企業。今年上半年行業發展特征顯示:國有企業的單體金額項目占比增大,整個民營企業占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多元主體跨界入局,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競爭壁壘日益強化,強者愈強,馬太效應日趨凸顯。
公司營業收入前三大區域為華南、華東和東北地區,華南和華東地區之和占比營業收入81.23%,其中華南地區占比34.56%,華東地區占比32.09%。
隨著城市綜合管理走向精細化、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能源化,項目以資本加持、運營品質、提質增效、科技賦能為核心的競爭壁壘日益強化。擁有這些品質的企業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2、如何看待政府化債方案以及對公司的影響?
回復: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表態將通過一攬子化債方案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9月4日,國家發改委新設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隨著化債工作的落實推進,有望逐步改善公司應收賬款問題降低減值風險。
3、城市運營的業務模式有哪些?
回復:公司主要參與各地政府城市運營項目的招標和詢價活動,中標后與當地政府或者環衛主管部門簽訂服務協議,在特定期限及區域內提供城市“全場景”一體化城市運營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空間管理、城市資源運營、環境衛生、綠化管養、道路管養、市容管控、水域管理、停車管理、亮化管控、數字化城管等城市公共服務。目前,城市運營服務內容邊界擴寬,產業鏈延展,業態升級,形成“管理+服務+運營”的城市運營新模式。
4、公司人工成本占營業成比例較高,公司將如何降本增效,應對勞動用工成本上升?
回復:公司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人數眾多,人工成本在主營業務成本中的占比較高。為應對人工成本問題,公司將更精準的使用人力投放,引入信息化、智能化工具;加強人員、設備利用效率;緊盯行業向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的趨勢,持續對環衛作業全過程進行創新、優化及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項目的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時,依據相關項目合同約定的議價調價機制,對沖勞動用工成本上升的風險。
5、坎德拉是否實現對外銷售?下游主要客戶?
回復:目前除了面向玉禾田集團銷售之外,坎德拉形成了健康、穩定、多元的銷售客戶群體,目前,包括北控城服、瀚藍環境、深業物業、深能環保、華富環境、合隆城服、立訊精密、國電投、大鵬壩光開發等已經實現了商業落地。
此外,包括金地物業、中航物業、華潤物業、保利物業、萬科物業、升陽升等行業客戶,也正在深度試用或商務推進中,大型行業客戶將得到持續穩定的拓展。
6、坎德拉機器人和競爭對手相比核心優勢?
回復:與盈峰、福龍馬、高仙、智行者、賽特等機器人廠商的產品相比,坎德拉產品在清掃能力、作業效率、智能化水平和無人化落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具體來說,坎德拉環衛機器人具備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清掃能力強。可清掃各類常見落葉和白色垃圾,搭配高效抑塵噴霧,地面清掃效果好,能有效替代傳統掃地車;隨車配備電動吹風機,通過人機協同吹掃作業,實現草坪綠化、人行道復雜區域等的高效清掃,進一步提升作業能力。
二是清掃效率高。清掃寬度1.9m,前邊刷可伸縮,保障高清掃寬度的前提下,兼顧窄道通過能力;清掃速度最大2m/s,轉場速度最大3m/s,有效提升清潔效率,縮短轉場時間;綜合清掃效率4000-6000㎡/h(理論最大清掃效率13680㎡/h),對市面上很多小型設備,坎德拉陽光S200基本上一臺能頂他們兩臺。
三是智能化水平高:最核心的一點,是真正實現長期無人化運營,這是領先大部分同行的地方。此外,諸如垃圾倉滿溢檢測,滿溢后自動傾倒;能實現絕大部分邊界區域的貼邊清掃,有效解放人力;清晨自動脫離充電樁,無需人工干預;支持白色垃圾巡揀,大幅提升白天時段的綜合保潔效率;清掃數據和清掃效果照片實時上傳到智慧化管理平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7、目前環衛機器人壽命多長,在目前可實現的應用場景中,相比于用傳統人工能夠形成多大的經濟效益的提升?
回復:目前產品的壽命是在3-5年(設計壽命5年,實際運營檢驗的目前剛剛超過3年),現階段,產品廣泛適用于各類園區(包括工業產業園區、物業小區、校園、政府大院等),公園廣場、開闊人行道等場景。
目前產品三年的使用成本大約在25-30萬元(含設備采購費用、三年的維保費用和耗材費用等)。
目前產品能有效替代3-5名人工,取最低值替代3個人,以一二線及沿海城市環衛工人用人成本4000元/月(含工資社保加班費等)為例計算,三年人工成本為40余萬,使用坎德拉清掃機器人能夠為環衛客戶有效降低成本。
后續隨著產品算法的不斷迭代,產品的實際工作效率將不斷提升(產品的設計綜合清掃效率在6000-8000㎡/h,現階段受限于算法和偏保守的安全策略,目前在普通園區場景實際綜合清掃效率為4000㎡/h,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未來規模量產后,產品使用成本將明顯下降,將在國內更廣大的市場范圍內具備明顯的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