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如何?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圍繞戰略目標,堅定發展信心,緊抓產業升級重構的時代機遇,持續深耕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輕量化系統市場,同時積極開發汽車零部件、工業熱管理、航空等新興領域業務;憑借在材料領域的深厚積淀和客戶市場先發優勢,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開展產品性能優化和應用創新,為客戶提供從材料開發到部件制造的一體化綜合服務;另一方面,公司在產能端持續推進低碳、高效產能投資與建設,為公司在橫向應用拓展和縱深綜合布局奠定堅實基礎。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20,189,094.64元、同比變動-4.03%,實現凈利潤229,151,945.00元,同比增長24.17%,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23,442,541.66元、同比增長2,845.19%,變動主要原因:公司產品產銷量穩中有升、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同時產品主要原材料鋁錠的月均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超10%,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產品結構持續向縱深化發展、與下游汽車整車客戶緊密貼合,其中深加工汽車零部件銷量明顯提升,同時公司整體產能、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報告期內收回應收款項增加,致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明顯。
二、公司在熱管理系統領域業務前景如何?
答:隨著全球范圍各領域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廣泛落地,汽車產業正向更高效、清潔、低耗、智能化方向深度迭代發展,而汽車熱管理系統作為重要的能源管理模塊,在更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密、高集成、高精控方向,迎來了全新機遇和挑戰。作為新能源乘用車中最重要的垂直細分品類,智能電動汽車在熱管理系統設計、研發和量產應用方面要求更高,對于熱量、能源的集成化、智能化管控需求更多。電動汽車的熱管理系統相比傳統燃油車的更為復雜,單車熱管理系統價值提升,形成對電動壓縮機、熱泵、電子膨脹閥、電池冷卻器、水冷板、電子水泵等零部件更多的需求。公司作為全球汽車熱管理系統領域的重要供應商,已成為電裝、馬勒、法雷奧、康迪泰克、翰昂、萬都、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弗迪科技、SAAA等頭部客戶的合作伙伴,在全球汽車熱管理精密管路等產品市場占據領先份額。
同時,在“節能、雙碳”背景下,儲能系統、充電樁設施、數據服務器等工業熱管理領域對散熱性能提出小型輕量化、更高效、更節能的升級要求,憑借在熱管理系統尤其是液冷系統領域的深耕,公司將順應產業趨勢,積極助力行業客戶實現產品升級迭代、應用創新的深化要求,緊抓時代機遇。
三、請問公司如何看待輕量化系統鋁材及零部件未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前景?
答: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鏈在新能源化、輕量化、智能化浪潮下的持續迭代與重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包括輕量化技術領域都迎來了全新機遇與挑戰,并呈現出向頭部集中的趨勢;通過多年積累,國內輕量化技術領域供應商正逐步構建形成從低碳材料、創新工藝、高新裝備、產品測試、應用到量產的一體化生態。國家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明確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輕量化技術是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技術手段,在保證機械強度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情況下,輕量化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整車能耗;同時,因電動系統零部件帶來整備質量較燃油車大幅增加,對續駛里程、動力性、制動性、被動安全、車輛可靠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整車輕量化成為重要的應對措施之一。在汽車底盤、車身、動力、電池、制動、轉向等系統中,輕量化正在持續滲透。公司作為汽車輕量化領域重要的鋁材供應商,已成為博世、歐福、順普、海斯坦普、弗迪動力、理想汽車等客戶的合作伙伴,應用終端包含比亞迪、理想、小鵬、蔚來、豐田、奔馳、寶馬、大眾等車企,在車規級輕量化專用鋁材領域,尤其在汽車底盤懸架臂、制動系統ESP、IPB等產品市場占據全球領先份額。同時,憑借在汽車輕量化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客戶積累,公司基于專業深厚的車規級鋁材開發及應用基礎,在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向縱深發展,為客戶提供從輕量化材料到系統部件制造的一體化綜合服務。2023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零部件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30.47%;其中,海盛汽零作為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的主要經營平臺之一,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到465.37%。
四、公司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建設進展如何?
答:公司可轉債于2023年3月7日正式發行,于2023年4月27日登錄深交所正式交易,募集資金到位后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投資以下項目: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用高強度鋁制系統部件項目、年產1200萬件汽車用輕量化高性能鋁型材零部件項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種鋁型材制造項目、年產14000噸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調鋁管項目。目前該等項目建設工作按計劃全面推進中。
五、公司布局10萬噸及20萬噸綠電高端鋁基材項目的主要目的?
答:2023年4月26日,公司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暨對外投資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資金在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轄區內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綠電高端鋁基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150,000萬元人民幣。2023年7月21日,公司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暨對外投資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人民政府轄區內投資新建“年產10萬噸綠電高端鋁基材料項目”,本項目總投資45,000萬元人民幣。”本次投資,以踐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我國鋁產業鏈綠色升級為宗旨,符合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升級方向的產業規劃及公司未來整體戰略發展方向,是公司落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目標,布局“綠色鋁”和“低碳鋁”業務板塊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次投資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矩陣、改善能源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探索低碳制造和綠色工廠路徑;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實現產能布局優化、運營能力提升,為公司提升核心競爭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本次投資是公司協同綠色產業鏈及能源上游、為下游及終端客戶實現低碳目標的重要路徑,尤其在全球汽車、航空航天、熱管理、新能源等領域,有助于公司成為產業鏈兼具高品質、低碳化、高效能的優秀合作伙伴,全面滿足客戶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戰略要求。
六、公司今年利潤分配情況如何?
答:2022年年度以2023年4月21日的公司總股本1,250,169,663股扣除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股份28,037,354股后的股份1,222,132,309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2.50元(含稅),共計派發
305,533,077.25元人民幣;不送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董事會審議利潤分配預案后至實施期間,由于增發新股、股權激勵行權、可轉債轉股、股份回購等原因而引起上述基數發生變化的,將按照分配比例不變的原則對分配總金額進行調整。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23年5月25日,除權除息日為:2023年5月26日。
2023年半年度以2023年8月18日的公司總股本
1,250,169,663股扣除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股份28,037,354股后的股份1,222,132,309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60元(含稅),共計派發195,541,169.44元人民幣;不送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董事會審議利潤分配預案后至實施期間,由于增發新股、股權激勵行權、可轉債轉股、股份回購等原因而引起上述基數發生變化的,將按照分配比例不變的原則對分配總金額進行調整。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23年9月14日,除權除息日為:2023年9月15日。
七、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如何考量?
答:公司將抓住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熱管理等高端鋁材應用行業的新發展帶來的機遇,立足國內市場,穩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并最終成為全球輕量化合金材料質量最優、市場份額最大的供應商。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約60萬噸高性能鋁材產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設;持續構建更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夯實規范運作基石,助力公司長期高質量發展;充分聚焦市場,以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潛在需求為導向,堅持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和構建核心競爭力;以全球化思維,優化產能布局,靠近綠色能源地區,縮短客戶配套半徑,滿足長期可持續發展要求;優化組織結構、儲備人才梯隊,為公司快速發展提供保障;充分利用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為管理賦能,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持續推進ESG行動,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平臺優勢,促進公司在產業變革發展的潮流中繼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