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上半年即飲業務的銷售表現情況?
答:2023年上半年,即飲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5.88%。其中,果汁茶占比較大,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1.58%,瓶裝凍檸茶銷售反饋較為積極。總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銷售表現基本符合公司預期,目前各項業務正在有序進行中。
2、蘭芳園瓶裝凍檸茶相比競品的差異點?
答:蘭芳園瓶裝凍檸茶產品,是公司基于“競爭思維”研發推出的。檸檬茶是一個很大的品類,市場空間巨大,檸檬本身富含維生素且口感較佳,消費者接受程度高,公司認知到檸檬茶市場的巨大潛力,因此推出了凍檸茶產品。公司的凍檸茶產品針對現有產品的消費痛點進行優化,用蜂蜜取代蔗糖,解決了茶的澀味問題;同時,采用低糖配方,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健康”的追求,口感也更加清爽。從線上及部分線下城市的試銷情況來看,這款產品有一定的潛力。
3、即飲銷售團隊的組建情況及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答:公司期望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提升系統化經營即飲業務的能力。基于公司的戰略規劃,今年四月初,公司完成了即飲獨立團隊的組建,組建完成之后的關鍵,是團隊的磨合調整及優化。從二季度開始,以董事長為核心的銷售管理團隊開始對即飲業務的渠道建設模式進行探索,同時,即飲團隊開始進行內部磨合,并根據即飲業務渠道建設模式的探索與進展情況,對人員進行調整、優化。目前,即飲團隊人員已較為穩定。接下來,第四季度即飲銷售逐步進入淡季,公司將會對今年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復盤,并對明年的工作進行規劃。
4、公司線上渠道銷售占比情況?
答:公司線上渠道包括兩個部分:1、公司自身的直營渠道,以天貓為主的貨架式電商及抖音等興趣電商,2、經銷商的線上電商門店及線下渠道線上化。目前公司線上渠道以品牌宣傳和新品探測為主,線上銷售占比相對較少。
5、即飲經銷商要求和沖泡經銷商的區別?
答:沖泡的業態模型偏休閑食品,沖泡產品的旺季集中且周期較短,因此對于渠道的精細化要求相對較低,而即飲業務銷售周期較長,對終端的精細化運營和維護要求更高。公司著力尋找即飲銷售經驗豐富、倉儲配置及資金能力強、渠道終端客情資源較好的經銷商,與公司共同努力挖掘即飲業務的市場機會。
6、CC檸檬液產品的定位?
答:CC檸檬液是公司基于“泛沖泡化”方面的機會而進行的探測,CC檸檬液采用四種檸檬原汁榨取,富含維生素C,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同時采用便攜式的鎖鮮杯,便于攜帶,目前在線上及線下大潤發M會員店進行試銷,試銷反饋較為積極。未來公司將會逐步加大對CC檸檬液的培育及推廣力度,期望能有更好的業績表現。
7、公司即飲終端網點數量?
答:即飲鋪貨網點數量約30萬家。目前,公司在短期內暫時不會追求門店數量的大幅增加,而是希望對現有門店進行深耕。一方面,公司會根據沖泡業務和即飲業務的特點,分別篩選適配的經銷商和終端渠道資源;另一方面,公司會選取一些動銷比較好的渠道和門店進行聚焦,集中投放資源和費用,通過產品的生動化陳列,建立產品勢能,營造熱銷氛圍,以帶動其他渠道和門店的銷售。
8、現制茶飲店對公司的影響?
答:我們認為,預包裝茶飲和現調茶飲,是通過兩種不同的消費場景,共同培育了消費者的奶茶消費習慣,使得國內奶茶的市場空間也在近幾年持續快速增長。公司產品與現制茶飲店所滿足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有所不同,同時公司產品在便捷性、性價比及品質穩定性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公司會堅持“雙輪驅動”戰略,推進公司的轉型創新。對沖泡產品,進行“健康化、年輕化”的創新升級,以滿足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進行渠道下沉,推進傳統沖泡產品“保存量、挖增量”的工作。對于即飲產品,公司將穩步發展即飲市場,加強探測,打造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
9、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原因?
答:1、公司2022年2月對沖泡產品進行了提價,提價效應逐步顯現;2、原物料價格自2022年年中以后,有見頂回落的趨勢,對于公司成本端壓力的緩解有所幫助。
10、公司費用投放規劃?
答:今年,預計沖泡業務仍然以“修復”為主基調,費用投放保持穩健,即飲板塊的費用投放力度將會有所增加,包括新進即飲銷售團隊人員費用、品牌宣傳推廣費用及渠道冰凍化投入等,但總體上,公司會保持收入、費用、利潤三者間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