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年半年度生產經營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產原煤1,123.86萬噸,商品煤983.37萬噸,銷售商品煤1014.23萬噸,商品煤平均價格539.75元/噸;發電量40.6億度,售電量38.54億度,售電平均價格0.4063元/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8.21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0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9.55億元,每股收益0.50元。2023年6月末總資產345.12億元;負債205.23億元;資產負債率59.4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為129.51億元。
2023年,公司計劃商品煤產量1,860萬噸,發電量103億千瓦時。公司將深入推進“十四五”發展規劃,確保安全生產穩定有序。加快板集電廠二期建設進度,推進上饒電廠和滁州電廠開工建設,推進六安電廠相關報批手續的完善,配套好新能源項目指標。
在當前國內外能源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我們公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認為,未來的能源行業將更加注重環保、高效、安全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將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煤炭開采和電力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同時積極開發新能源領域,以適應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公司全面踐行“存量提效、增量轉型”發展思路,推進“兩個聯營+”落實落地,實施“煤、電、新能源”一體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全力打造華東地區多能互補、綠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現代的能源示范企業。
電話會議及路演活動摘要:
1、公司現有生產礦有哪些?擁有資源儲量情況?
回復: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淮南新集礦區總體規劃的批復》(發改能源[2005]2633號),公司礦區總面積約1,092平方公里,含煤面積684平方公里,資源儲量101.6億噸,資源儲量約占安徽省四大煤炭企業總資源量的40%。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有5對生產礦井。生產礦井核定生產能力分別為:新集一礦(180萬噸/年),新集二礦(270萬噸/年),劉莊煤礦(1100萬噸/年),口孜東礦(500萬噸/年),板集煤礦(300萬噸/年),生產礦井合計產能2350萬噸/年。公司擁有采礦權5處:新集一礦、新集二礦、劉莊煤礦、口孜東煤礦、板集煤礦;探礦權4處:羅園勘查區、連塘李勘查區、口孜西勘查區、劉莊深部勘查區。目前各采礦權、探礦權均合法有效。截止2023年6月末,公司礦權內資源儲量62.39億噸,現有礦權向深部延伸資源儲量26.51億噸,共計88.90億噸。
2、公司未來產業發展規劃有哪些?
回復:公司未來發展以煤炭、煤電、新能源為主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十四五”期間,煤炭產業保持穩定;煤電產業快速增長,利辛電廠二期2*660MW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籌備建設上饒電廠、滁州電廠、六安電廠等;新能源產業主要是圍繞煤礦礦區周邊資源和煤電項目配套指標開發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
3、上半年公司煤炭產銷量同比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上半年公司生產商品煤983.37萬噸,較上年同期865.12萬噸增加118.25萬噸,增幅13.67%;商品煤銷量1014.23萬噸,較上年同期806.86萬噸增加207.37萬噸,增幅25.70%。公司商品煤產量增加的原因有:一是加強生產接續把控,定期開展礦井接續分析,確保生產接續平穩;二是加強技術分析研判,提高資源回收;三是加強斷層超前治理,提高安全保障。上半年公司積極落實煤炭保供工作部署,加強煤炭生產的組織調度,煤炭產量等各項生產指標同比完成情況較好。
4、請問煤炭銷售定價模式是什么?公司長協煤炭定價及占總銷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回復:公司非保供煤炭執行鐵路直供機制和月度定價模式:
鐵路直供機制:基準價格+浮動價格+15元/噸;基準價格=700元/噸;
浮動價格={[(上月最后一期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價格指數NCEI+上月最后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上月最后一期CCTD秦皇島5500大卡綜合交易價格+上月最后一期CECI中國沿海電煤5500大卡采購綜合價)/4-700]/2+(上月16日至當月15日CCTD秦皇島5000大卡現貨交易價格均值+上月16日至當月15日CCI5000動力煤價格均值)/2-664}/2。
月度定價模式(地銷直供、鐵路現貨、地銷現貨客戶):綜合考慮當期礦井生產、區域大型用煤企業動力市場煤到廠價及周邊同類型其他煤炭生產企業現貨掛牌價等因素,執行月度定價適時調價的定價方式。
公司長協售價定價模式:
電煤5000卡月度出礦價格=國家發改委確定電煤基準價675元/噸+[(上月最后一期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價格指數NCEI+上月最后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上月最后一期CCTD秦皇島綜合5500大卡交易價格)/3-675]/2
長協煤基準為5000卡/克,實際結算以實際發運熱值為準。上半年長協煤占比85%左右。
5、公司火電項目進展情況?火電項目建設周期多久?
回復:公司控股的利辛電廠一期、參股的宣城電廠一期二期已投產運行;煤炭消耗量約占公司產量40%左右,已開工建設利辛電廠二期,籌備建設上饒電廠,后期還有滁州電廠、六安電廠等煤電項目;火電項目建設周期大概26個月。
6、公司新能源項目進展情況?
回復:目前,新集公司開發、儲備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資源。已核準或備案項目有3個:利辛縣南部10萬千瓦風電項目、新集二礦塌陷區9萬千瓦水面光伏項目和毛集實驗區5.81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7、公司生產的煤炭有哪些煤種?
回復:公司所產煤種屬于氣煤和1/3焦煤,質量穩定,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本質特征,是深受客戶青睞的環保型煤炭商品。全硫含量低于0.4%,這一特征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大氣污染,具有燃煤熱效率較高且節省環保費用優勢,特別是可以降低脫硫裝置巨額投資。
8、上半年公司安全費用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符合煤與瓦斯突出的礦井安全生產費用標準由30元/噸提高到50元/噸,公司所屬劉莊煤礦和新集一礦2023年安全費用計提標準由30元/噸增長至50元/噸,同期是30元/噸。
9、公司新能源項目裝機規模有多少?
回復:公司依托現有煤礦等存量資源,按照煤炭-煤電-可再生能源“兩個聯營”政策,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預計“十四五”末,光伏、風電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100萬千瓦以上。
10、上半年公司發電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上半年公司累計發電41.01億度,比上年同期減少8.65億度,降幅17.42%;上網電量38.64億度,比上年同期減少8.31億度,降幅17.70%。發電量與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安徽省新能源裝機發展迅速,嚴重擠壓火電機組發電空間,利辛發電運行機組長期處于調峰狀態;二是利辛發電1號機組因爐管磨損停機檢修,影響發電量;三是由于500kV電力線路改遷,利辛發電兩臺機組配合調停備用,合計停機25天。
11、安徽省電力價格變動情況?
回復:2021年,安徽省就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有關事項出臺新政。根據新政,安徽省放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上下浮動范圍原則上均不超過20%。公司2022年電力價格較上一年度上浮19.9%,平均上網電價(不含稅)0.4082元/千瓦時,2023年公司電力價格保持基本穩定。
12、公司未來股東回報計劃?
回復:公司上市以來一直注重對投資者的回報,一直堅持采用現金分紅的方式回饋投資者,2018年度至2022年度公司每股現金紅利分別為0.01元、0.02元、0.035元、0.07元和0.11元,現金分紅比例不斷提高。未來,公司將持續做優做強主業,力促高質量發展,預計后續年度在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前提下,以維護股東權益為宗旨,充分考慮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兼顧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將保持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