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未來的拿地計劃是什么?
2022年,面對嚴峻的房地產行業形勢,公司綜合研判后,整體的投資策略是相對審慎的。2023年,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投資策略,一方面,將會積極參與市場化“招拍掛”,適時補倉優質項目,積極關注核心城市核心板塊的集中供地。另一方面,將持續保持公司文旅綜合開發的核心優勢,以合適價格持續獲取高性價比綜合開發項目。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獲取了順德二期、佛山禪城區、無錫經開區、成都金牛區四個項目,合計計容建面約60萬㎡。
二、 房地產銷售方面,公司采取哪些措施加快去化、加速資金回籠?
公司多措并舉,狠抓銷售去化和資金回籠:一是加強對市場的監控,及時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銷售策略,保證項目流速;二是綜合運用內外部渠道,強化對項目的宣傳推廣;三是創新營銷方式,通過調整產品定位、拓展目標客群、優化渠道資源等方式,充分挖掘市場需求。
三、 公司現金流能否覆蓋未來到期債務?
公司堅決貫徹落實“以銷定產”、“以收定投”的策略,截至6月末貨幣資金余額為443億元,較年初增長27億元。同時,公司持續通過長短期債務置換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截至6月底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占比12%,約162億元,整體現金流安全穩定。
四、 公司目前計提是否充分?后續是否存在進一步大額減值的可能?
上半年公司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約為4.5億元,存貨減值測試是公司根據各項目所在的市場情況情況,以及可以獲取的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對存貨進行計量。對于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至于下半年會不會繼續計提減值,會根據下半年的市場情況并結合公司的銷售策略,嚴格按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存貨減值測試。
五、 未來債務規模是否還計劃進一步壓降?
截至2022年末,公司帶息負債為1281億元,較2021年下降110億元,反映了公司加強債務規模管控的結果。未來公司將結合整體業務發展情況,合理控制有息負債規模,力爭實現穩中有降。
六、 銀行對公司的授信有沒有收緊,公司的債務償還措施是什么
公司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保持良好溝通,在上半年持續通過長短期債務置換優化公司資本結構,融資業務正常開展。在債務償付方面,公司嚴格按631原則保障債務的按期償還,即提前6個月確定融資方案、提前3個月確定主要貸款銀行、提前1個月完成貸款審批及合同簽署,以防控債務兌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