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投資者在本次說明會中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復:
Q1:公司的首款車規芯片終于出來了,這是一個里程碑,但這兩年推出和在研車規芯片的公司說少也不少,目前看來公司的產品和研發實力在車規市場的競爭力如何?現在公司在車規領域的項目數量和人員資金投入還沒有顯著提高,預計何時才能成為公司的主要產品線之一?
傅啟明答:目前公司對車規芯片堅持以品質和可靠性為依歸。研發產品與推廣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投入車規芯片的人員與資金會隨著產品的增加而明顯擴大。
Q2:現在行業最緊張的時候,公司也面臨經營壓力,但也意味著在此行業低谷期能以較低成本整合擴張,不知公司對此看法如何,此前規劃的收購兼并還有余力加速推進嗎?傅啟明答:公司都有持續進行相關業務的評估,但不會為了并購而并購,并購要為了企業長遠的發展助力。
Q3:看到了公司用閑錢理財,為什么不加大研發投入和股票回購呢?
潘一德答:您好,公司的研發投入一直沒有放緩,今年已經實施一次股票回購。另外,公司運營需要一定的資金保障安全性。子公司芯穎科技今年融資募了3.5億元是子公司的所有股東的,這個也會體現在合并報表中。
Q4:年報中披露了公司有多款顯屏驅動芯片處于市場推廣階段,預估帶來的營收增量較多,這一輪推出的產品與以往有哪些不同,對公司在該領域的經營有無重大意義?公司未來在該市場的發展規劃如何,能否從戰略上解決顯屏驅動芯片毛利率較低的影響?
潘一德答:您好,公司今年的顯屏驅動芯片研究發展重心由后裝市場轉進前裝的品牌市場。明年的新產品都是針對品牌手機市場為主,進入品牌手機的市場競爭將較為有序,市場空間也會有數倍的打開。
Q5:公司未來力爭達到營收10億美元以上,這一目標有多少是基于對市場空間擴張的預期,有多少是基于公司自身市場占有率的成長?公司預計未來各大產品板塊對利潤貢獻的占比趨于穩定時的比例各多少?
傅啟明答:我們完全基于自身產品市場的占有率成長來設定的。
Q6:公司部分產品有意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這一市場與車規市場相比情況如何,公司對此有哪些規劃?
傅啟明答:人形機器人起量的時間會在車規產品之后,針對機器人領域我們重點會比較關注在馬達控制MCU。
Q7:公司上市十余年,經營業績也一向不錯,但是公司員工規模至今在同行上市公司中沒有優勢,有哪些因素制約公司規模擴張?合肥第二總部建成后,公司是否有機會迎來加速擴張?
傅啟明答:芯片設計公司的產品類別不一樣,需要的人員不一樣,中穎的產品基本不牽動到操作系統,比較不需要軟件人員。中穎的研發人力一直都在有序增加。
Q8:尊敬的傅董,請問公司在上輪周期上行尾聲時21Q3通過預付大額的產能保證金保障未來供應,但實際結果是產出在22年,隨后迎來行業下行,這筆額外保證金對應產出有限。從當前時點看,這項決策對公司業務并無太大助益,反而引起公司庫存和成本升高。請問公司對此是否有所反思?當時的決策是否受大環境和下游客戶報量影響,對未來的經營狀況存在過度樂觀預期?后續經營當中如何做好產能保障和周期循環之間的協調呢?謝謝!
傅啟明答:決策是有考慮當時現實狀況與未來景氣反轉情況,是經過比較嚴謹的討論后才做的決定。而現在景氣的反轉確實超過我們當時預計的幅度。造成我們現在庫存也超出我們預期的偏高。半導體景氣總是周期性波動,我們跟供應鏈合作伙伴要建立長期夯實的關系。今年我們跟供應鏈已經協商取得比較合理優化的方案,明年在庫存管理上漸趨平衡。
Q9:請問今年新客戶增長情況怎么樣?
潘一德答:公司在白色家電領域有新增開拓海外客戶,在鋰電池管理芯片的電動工具客戶上也有增長。
Q10:傅董,您好,國內芯片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國內成為第一時間快速切入國產替代,公司是否有相應的戰略計劃?如何在各個行業領域提高自家芯片的應用前景,在培育下游應用技術場景有無愿景,如何提高品牌在應用工程師以及品牌商中的影響力,公司是否有相應措施?謝謝
傅啟明答:公司現在所有產品在細分領域都在做進口替代。我們有信心在各個細分領域成為該領域的頭部企業。
Q11:公司對于下半年行業需求如何展望?
傅啟明答:公司下半年的能見度偏低,具體營收情況請關注我們的定期報告。
Q12:公司營收是否存在短期承壓的情況?
潘一德答:您好,公司的收入情況請關注公司依規披露的定期報告。
Q13:AI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貴司對未來發展有什么想法沒?有預備切入嗎?傅啟明答:公司不會投入在AI的核心算力部件。但對AI邊緣計算的MCU會投入研發。
Q14:目前貴司股價非常不咋滴,請問什么時候進行回購?
潘一德答:您好,公司今年進行過股票回購,如果有進一步的計劃,公司會依法依規進行公告。
Q15:目前貴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遠低于你們回購價格,請問你們對目前這個價格滿意嗎?
潘一德答:您好,公司管理層認可公司回購價格的長期投資價值,這是體現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發展及前景有信心,公司不能強求外部投資人一定要認同公司管理層的判斷,畢竟外部投資人對公司的信任或了解還是不如管理層深入。
Q16:公司今年的顯屏驅動芯片研究發展重心由后裝市場轉進前裝的品牌市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傅啟明答:隨著國內AMOLED顯示屏生產良率提升,AMOLED顯示屏會逐步進入品牌手機。所以我們子公司隨著整個趨勢,未來芯穎產品會以品牌手機屏的芯片為主推。
Q17:今年上半年,公司動力鋰電池管理芯片的銷售同比實現了增長。這塊主要是哪些下游需要在拉動?下半年預計該業務的表現情況?
潘一德答:由于鋰電池的價格相較2022的過高已出現合理回落,電動自行車市場使用鋰電池的比例有所恢復,掃地機器人及無線吸塵器的生產及需求也有一些恢復。
Q18:請問amoled驅動芯片是否有提供國內一線手機廠商檢測?例如華為,小米,oppo等。在面板國產化快速推進下,貴司是國內很早布局并出過數千萬顆芯片占據先機,要抓住機遇大膽前進
潘一德答:Amoled驅動芯片已經送樣給面板客戶驗證,今年也會給品牌手機廠送樣,將力爭抓住機遇大膽前進。
Q19:“公司不會投入在AI的核心算力部件。但對AI邊緣計算的MCU會投入研發”,請問是已經開始了還是只是構想中?
傅啟明答:還在規劃中。
Q20:貴司自上市以來,基本靠內生式發展,雖穩步前進但發展較慢,是否有計劃結合外延式并購?以抓住芯片國產化快速發展中的機遇
潘一德答:如果有好的機會跟標的,公司會積極評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