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投資者關注的一些問題,公司主要回復的內容包括:
1、營收、凈利下降的原因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45057.47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70.23萬元,研發費用16854.16萬元。營收同比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國家集采政策和市場競爭環境激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在過往所占收入比重高,本期銷售收入下降顯著,使得公司整體營業收入下降。但公司營收結構改善明顯,國內產生銷售收入的產品已增加至10個,奧沙利鉑收入1.68億元,其他產品多個產品貢獻收入1.25億元。
2、公司新上市產品有多少,是否都已產生銷售收入
公司新增優質仿制藥上市產品8個,累計上市的產品數量達到20個,在國內已有10款藥品產生銷售收入。上市產品中有7個中標、續標國家前8批次帶量集中采購,除帶量集采體系外,公司積極拓展掛網、雙通道等渠道,使得更多上市產品形成收入。
3、公司在創新藥方面的進展
公司持續推進腫瘤治療領域管線和其他治療領域合計13個項目的進程,其中6個為小分子藥物,7個為大分子藥物。其中,雙靶點小分子全球創新藥HY-0002a項目申報IND獲得受理,預計10月可以獲得臨床批件。這款雙靶點小分子創新藥HY-0002a擁有雙靶向阻斷KRASG12C和PI3K的作用,既可以通過有效阻斷KRAS介導的RAF-MEK-ERK MAPK信號通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又可以有效阻斷PI3K介導的PI3K-AKT-mTOR耐藥信號通路,并產生兩個靶點被同時阻斷后協同增效、克服耐藥的結果,有望成為改善耐藥的迭代新型KRAS抑制劑。
4、海外業務發展有何計劃
截止目前,公司境外已有18個品種獲批上市,持有近300項批件(含自主持有及授權合作方持有批件)。今年上半年實現境外銷售收入約4000萬元,與去年同期同比增長近20%。產品在53個國家銷售,較2022年新增8個,包括新西蘭等1個新興市場國家和葡萄牙、意大利、丹麥、荷蘭、瑞典等7個歐洲國家,在新興市場區域實現收入約340萬元。上半年新增遞交注冊申請23項,已遞交注冊待批的海外批件156個,區域市場包含北美洲、歐洲、美國等國際主流市場,持續為公司國際化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未來,公司將繼續拓展更多海外銷售可覆蓋領域,在已覆蓋的區域里做深做強。同時,公司已開展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小分子創新藥/仿制藥研發、生產及境外注冊、銷售的一站式CDMO服務,2023年上半年簽約多位客戶,實現業績破冰。公司會持續拓展CDMO的全球化業務,為公司增加效益的同時能夠更廣泛的服務于同行業的國際化。
5、公司募投項目目前進展
報告期內,公司募投項目的建設進展相對較為順利,“匯宇創新藥物研究院”項目預計今年投入使用。“歐盟標準注射劑產業化基地(二期)”項目主體建筑完成建設,4個腫瘤藥物車間已完成建設,且已有2個腫瘤藥物車間已投入使用;2個復雜注射劑車間和1個腫瘤藥物車間正在建設中,預計下半年完成建設。此項目因減少車間建設而調減的募集資金2億元,投向新增募投項目—“HY-0002項目”,為創新藥的研發增加了資金的保障。“高端綠色藥物產業延鏈項目”的主要車間已完成主體封頂,主要車間建設、設備安裝、安全環保等重要環節正在有序開展。
6、三季度的營收情況
公司三季度業績請關注公司后續信息披露情況。
7、關于股價、股東減持與回購
公司對股票在二級市場的價格表現保持關注。公司持續通過投資者關系管理,提高市場對匯宇制藥的了解,更為重要的是公司推動有競爭優勢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實現更好的企業運營管理成績。
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系股東基于自身需求的考慮,符合監管規則的情形進行的,公司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的義務。
因公司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待有此類型公司的回購監管政策和案例,公司會及時響應,盡快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