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投資者在本次說明會上提出的普遍關注的問題給與了回復。現將本次業績說明會中投資者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回復整理如下:
問題1:公司目前的品牌和市場優勢是什么?
回答: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聚氨酯業務,生產“匯得”品牌的聚氨酯產品,主要管理團隊均在公司工作多年。基于持續向客戶提供性能優良、品質穩定的產品,公司及其聚氨酯產品在下游行業中形成“性能好、品質高”的良好口碑,具有較為明顯的品牌和市場優勢。同時,公司已建立了覆蓋主要市場的營銷服務網絡,能夠較為及時地發現客戶需求,與客戶進行溝通并提供服務,目前公司產品主要覆蓋長三角和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在東南亞、南亞、中東、美洲等海外市場也穩步增長。
問題2:公司在自動化、信息化基礎上的數字化工廠發展方面有什么競爭優勢?
回答:公司持續致力于數字化建設,從管理全鏈路出發,圍繞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開展全面業務數字化和指令電子化的數字化建設;工業自動化作業在生產上持續推廣應用;各職能及業務管理都建立在系統平臺的基礎之上,形成了完善的數據采集、匯總、分析的應用格局,并逐步形成公司泛地域的指令網絡和數據中心;在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同步數據協同下,在數據層面基本形成完整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業務部門能夠清晰精準的感知產品的成本構成和利潤表現,進而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借助智能分析系統在客戶信用、交易分析、產銷匹配等方面表現出的大數據優勢,做深入的主題數據分析,支持和推動了業務部門客戶識別和服務的差異化,公司將繼續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步實現組織體系的進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問題3:公司是如何看待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的?
回答:公司生產所用的三大主要原材料(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己二酸、二甲基甲酰胺)成本合計占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約60%左右,該三類原材料的價格受國際石油與國內原煤價格走勢變動、市場供需變化和國家進出口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其波動將對公司盈利狀況產生重大影響。若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波動,且公司產品價格調整等經營措施不能抵消原材料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公司可能面臨當期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響的風險。
問題4:2023年上半年,公司技術研發方面有哪些突破呢?
回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繼續秉承嚴謹求實、開拓創新的開發理念;繼續加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環保型無溶劑系列聚氨酯樹脂、水性聚氨酯、功能型聚氨酯樹脂的持續開發并取得突破,多種產品得到客戶認可,有利于公司持續開展的通過產品結構優化,提升經營效益;繼續擴展基于生物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產品應用和環保型增塑劑在彈性體領域的應用范圍;優化新能源動力電池包水冷板緩沖墊、軟質保溫貼片、快速更換動力電池包用支撐緩沖塊等制件產品生產工藝和產能建設;根據客戶需求,拓展聚氨酯材料在汽車及新能源領域的研究及應用開發。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取得4項授權發明專利。
問題5: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回答:2023年上半年,在生產經營方面,福建匯得生產裝置運行穩定,基本達到預期設計的生產狀態。堅持市場銷售與研發協同,通過強有力的研發優勢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競爭優勢,在市場需求及產品價格下行的背景下,積極拓展鞏固產品市場份額的銷售策略。基于消費需求端的景氣度影響,聚氨酯材料市場雖有一定復蘇,但尚處于產能相對過剩狀態,行業競爭加劇,面對不利的市場環境,主動出擊,挖掘客戶需求,保持了現有的市場份額,完成了上半年10.28萬噸的銷售量目標。通過持續的產品結構優化,積極開拓新產品研發和拓展新的產品應用,其中生物基TPU產品繼續在薄膜、片材、3C電子、日用品、減震墊等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并通過了美國農業部認證(USDA);公司產品在汽車和新能源應用領域取得進一步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和知名汽車內飾企業供應商;多種聚酯多元醇、無溶劑聚氨酯內飾革樹脂、聚氨酯膠黏劑產品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內飾上得到客戶認可,實現穩定的批量供應;出口用鐵路信號燈用導熱灌封膠取得正式訂單;基于客戶需求研制成功的輕量化聚氨酯減震隔熱產品(新能源電池包RIM側護件)具有安裝方便,經久耐用的特點,實現小批量生產試銷;工程胎填充料也已通過客戶驗廠,開始小批量供貨;聚氨酯鞋底原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均取得實現了銷量的快速增長。
問題6:公司在安全環保管理及綠色生產方面有哪些優勢?
回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后出臺多項產業政策,鼓勵行業內優勢企業朝著規模化、集約化、低碳環保型的模式發展,公司現有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產業布局、裝置規模與工藝、能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公司在安全生產及環保治理上保障足夠的資金投入,提升安全環保的智能化水平,“三廢”排放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公司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另一方面,公司是國家級綠色工廠,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的核心企業,依托園區公用配套優勢、政府科學管理及政策引導,樹立安全綠色生產意識,推進公司可持續發展。謝謝。
問題7:請介紹下公司下半年計劃?
回答:您好,2023年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堅持年度目標開展工作:以擴大生產規模,提升銷售業績和市場占有率;優化產品結構和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為核心目標。進一步通過技術研發創新:完善產品結構優化、加大加快產能規模建設、優化提升人力資源和經營管理、提升智能化生產水平、降本增效等工作,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實現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充分發揮“兩個基地”的協同配合作用,通過兩地資源互補、協同降本;加大綠色環保型產品開發,重點開展新能源和汽車相關材料的研發;加快項目建設,力爭年產18萬噸聚氨酯樹脂及其改性體項目(二期)技術改造項目、新能源電池制件項目、年產5萬噸環保型聚氨酯系列產品擴建項目盡快竣工,擴大產能規模;完善事業部經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全面提升各業務單元的經營效益;加大對高質量專業化人才的引進,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基礎。
問題8:能介紹一下公司“年產60萬噸聚氨酯新材料項目”嗎?
回答:公司“年產60萬噸聚氨酯新材料項目”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泰興經濟開發區內。公司擬在項目所在地成立全資子公司江蘇匯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名稱最終以工商核定為準)作為項目的實施主體。項目計劃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200,000萬元(最終投資金額以項目建設實際投入為準)。建設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或自籌資金(包括但不限于銀行貸款、其他金融機構融資、發行證券等)。本項目采用總體一次規劃、分期開發、滾動建設的模式進行建設,項目分為一期項目和二期項目,其中一期預計建設周期約24個月,二期預計建設周期約36個月。上述事項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問題9:請詳細介紹一下公司“年產60萬噸聚氨酯新材料項目”的規模和建設內容?
回答:公司“年產60萬噸聚氨酯新材料項目”一期規劃建設內容為聚氨酯樹脂裝置、聚氨酯彈性體裝置、聚氨酯組合料及改性體裝置、膠黏劑裝置、新能源配套用聚氨酯材料裝置、聚酯及特種多元醇裝置等,產能約30萬噸/年;二期規劃建設內容為相關聚氨酯新材料產品的產能擴建裝置,產能約30萬噸/年,兩期合計總產能約60萬噸。與之配套的罐區、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主要包括綜合樓、生產用房、倉庫、罐區、給排水及消防系統、暖通、污水處理站、廢氣處理、總圖運輸、智能倉庫、廠區供配電及電訊等。上述事項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問題10:結合現在談談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和目標。
回答:2023年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堅持年度目標開展工作。具體而言,公司將以提升銷售量、優化產品結構和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為核心目標,國外市場通過構建海外銷售平臺、加大產品外銷力度、提升外銷量比例,國內市場通過技術創新、完善產品結構、精細化管理保證裝置運行穩定和生產成本可控,穩固產品市場占有率。在管理方面,繼續優化各部門職責,加快推進SAP-ERP項目建設,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并優化完善全員“創意工廠”工作,提升全員降本增效、效能挖潛意識和公司效益成效,提升競爭力;技術研發方面,繼續加強綠色環保型產品開發,重點開展新能源和汽車相關材料的研發及市場應用突破;項目建設方面,力爭完成“年產5萬噸環保型聚氨酯系列產品擴建項目”和“新能源電池制件項目”建成竣工投產,積極推動“年產60萬噸聚氨酯新材料項目”前期籌備工作和項目落地;繼續加大高質量專業化人才的引進力度,和加強績效考核的優化完善,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打好基礎。
關于公司參加2023年上海轄區上市公司集體接待日暨中報業績說明的詳細情況,請詳見“全景路演”網站(http://rs.p5w.net)。公司對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持公司發展的投資者表示衷心感謝!
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