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記錄:
提問交流:
Q:公司上半年增加的管線的客戶類型?
A:上半年增加的管線有一些是CGT的項目。我們不太單獨的看客戶類型,主要還是看 管線。
Q:我們產品的價格和外資廠商的比較?
A:我們的價格是進口品牌的50%-70%。
Q:我們的客戶結構主要是biotech還是Pharma?主要是工業客戶還是科研客戶?
A:客戶主要是工業客戶。培養基主要是跟著管線走的,不論是Biotech公司還是 Phrama公司,只要管線還在,那對我們的采購就會一直有。
Q:海外某客戶從購買我們的商業化產品,到轉為了 OEM業務,主要的考慮因素?
A: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非商業因素的考量,這個公司很難控制。
Q:未來公司海外業務增速更快還是國內業務增速更快?
A:這個很難判斷。公司國內和海外業務的基數都相對比較小,會有客戶完成商業化變 更的擾動因素在,兩塊市場的增速快慢要看是國內客戶先完成商業化變更還是海外客戶
Q: IPO新規后,公司判斷未來行業的變化?
A:我們認為未來并購的現象會增加。
Q:公司毛利率的變化?培養基的毛利率是否下降?
A:受到行業景氣度波動及地緣政治宏觀因素的影響,培養基業務和CDMO業務收入都 有一定的下滑,主要受規模效應的影響。剔除IVD客戶的采購及海外某重要客戶的影響 因素,培養基的毛利率沒有下降。
Q:國內培養基行業未來是否還會是頭部集中的行業么?
A:會的。根據目前全球培養基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三大進口品牌占據了絕對主導的 地位。我們認為國內也會是這樣的情況,強者恒強,未來會越發向頭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