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微科技2023-09-0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宏微科技2023-09-0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9-04 宏微科技 - 電話會議
    參與機構
    上海篤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景林,深圳中天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樸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華基金,中銀證券,廣發證券,鵬華基金,泰康資產,招銀理財子,研究院,大和資本市場香港有限公司,Cephei潤暉投資,嘉合基金,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盤京投資,光大永明,諾安基金,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方正自營,中郵證券內部,錦成盛資管,華寶基金,鑫元,中郵電子,中泰自營,中泰證券研究所,中信證券,漢澤基金,欽沐資產,浦銀安盛,建投自營,廣州玄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萬家基金,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亞太財險,東方財富證券,璞遠資產,北京中睿元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重陽投資,東方自營,上海留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信基金,深圳市尚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景順長城基金,CENTERL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淳厚基金,天治基金,浙商證券,Fountain Cap,同犇投資,股權投融資委員會-復星創富(PE事業群)-復星創富,東吳基金,上海煜德,上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財通證券研究所,Hel Ved Capital,華夏基金,拾貝投資,西部證券自營,野村東方,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巨杉(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明河投資,新華資產,上海沃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中銀基金,東財基金,鴻運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Tybourne,上海彌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南證券,萬家,首創證券,華夏,涇溪投資,龍贏富澤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明世伙伴,上海方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復霈投資,申萬電子,華安證券,華富基金,東北證券,順德分公司,匯豐銀行資管,凱恩投資,上海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證券研究院,東海證券,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華控股,度勢投資,Jefferies,翀云投資,南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濟研究所,國信資管,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譽輝資本,共青城鼎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泓德基金,東方阿爾法,南方基金,北京橡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鑫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私享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聯證券研究所,紅杉PIPE,青島朋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Marco Polo,前海人壽,浙江國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凈值個人客戶白名單 李妮莎,渤海匯金,國泰基金,瑞銀證券,fidelity,前海開源,浦銀國際,長城基金,太平資產,深圳市前海登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證券,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東海資管,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富榮基金,上海天猊投資,華安合鑫,摩根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吳證券,長城財富保險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復勝資產,招商證券,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信電子,原點資產,山西證券資管,泰康基金,創金合信,上銀基金,華泰證券,廣發基金,惠升基金,嘉實基金,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長信基金,瞰道資產管理,瑞騰投資,凱石基金,西南自營,東方基金
    調研詳情
    (一)公司2023年上半年經營概況
    在雙碳政策與國產替代趨勢推動下,2018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復合增長率達37.05%,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速為79.81%。2022年營收為9.26億元,同比增速達68.18%,歸母凈利潤為7871萬元,同比增長14.35%;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7.64億元,同比增長129.70%;歸母凈利潤為6351.85萬元,同比增長93.90%。公司業績高速增長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受益于下游應用領域如新能源光儲、電動汽車等行業持續景氣,市場對國產 IGBT、FRED 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需求快速增長,公司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其中光伏與新能源車領域業務訂單大幅增長,公司從21年進入快速增長期。其二是目前公司產品國產化率較低,在2021年全球缺芯的契機下,國產芯片成功大規模打入下游客戶供應鏈,公司作為國內IGBT的頭部企業之一,很快在下游客戶開拓上打開市場。
    (二)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的研發成果
    1.光伏用400A/650V三電平定制模塊開發順利,已開始批量交付,目前產能穩定,終端表現良好;
    2.車用800A/750V雙面散熱模塊開發順利,通過相關車用可靠性測試及系統測試,已開始小批量交付使用;
    3.車用750V 12寸芯片的順利開發以及其對應的車用模塊快速上量;
    4.12寸1700V高性能續流管及1700V IGBT芯片已完成開發和驗證。
    (三)前募資金使用情況
    截止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新型電力半導體器件產業基地項目已累計投入金額28,779.99萬元,截止報告期末的投入進度為71.69%;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已累計投入金額3,158.15萬元,截止報告期末的投入進度為41.54%。
    (四)就不同應用場景解讀一下上半年IGBT的價格變化情況,以及包括未來的價格預測,或者說對公司價格趨勢的分享。
    2022年上半年及2023年上半年,模塊業務收入分別為1.81億元、4.43億元,同比增速144.75%。另外,公司模塊產品價格增長的主要競爭優勢在于:(1)新產品的開發、迭代能夠適應市場需求;(2)注重下游領域的布局,重心逐步向新能源光儲和電動汽車領域轉移。(3)模塊產品的定制化服務,未來,隨著公司定制化產品路線的成熟,這種長期服務會給公司提供穩定的供貨保障。
    (五)季度的環比連續五個季度增長,后面對季度指引,支撐業績最關鍵的產能擴充的情況指引性的提示?
    首先,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單季度實現營收4.33億,同比增長124.72%,環比增長約30.83%。我們認為截止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已實現連續5個季度營收環比增長,一方面表現出公司訂單情況持續飽滿,同時也佐證了公司目前發力的新型應用領域需求的持續旺盛。
    其次,公司產能積極規劃布局,能夠繼續支撐公司業績增長。(1)公司華山廠(老廠區):規劃產能450萬塊/年,已滿產;(2)新竹一期:規劃產能480萬塊/年,2022年產能利用率達到20%,預計2023年提升至60%,2024年預計爬升至90%-95%;(3)新竹二期:規劃產能540萬塊,主要是新能源光儲及電動汽車領域產品,目前已經投入2條產線。(4)新竹二期(子公司芯動能項目):規劃產能480萬塊/年,主要是電動汽車領域產品,已投入1條產線,2023年末開始投產和交付;從產能交付來看的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可以滿足未來幾年的發展,這也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保障。
    最后,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在工控、光伏、電動汽車、充電樁等領域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這也是支撐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例如工控領域:臺達集團、匯川技術等;光伏領域:客戶A、陽光電源、固德威等;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匯川、臻驅科技等;充電樁領域:英飛源、英可瑞等。近日,公司披露簽署重大合同公告。根據該公告,公司自2023年9月至2026年6月期間,給客戶A每月提供不超過20萬塊模塊產品,具體供應量將根據2023年9月、2024年7月、2025年7月實際產能,按年度為單位動態調整。公司斬獲大批量訂單一方面印證了目前市場中模塊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出公司優秀的技術實力,未來有望給公司輸送成長動能,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六)上半年下游的結構?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相關領域的營收結構如下:1、新能源發電收入占比35%-45%;2、工業控制收入占比30%-40%;3、電動汽車收入占比15%-25%。
    (七)車規12吋廠代工廠那邊有了一些進展?大概是在什么時間段真正能順暢的把產能量放出?然后對照的這個車規模組的這么一個產線,這么一個設計產能大約是一個什么樣子?
    根據公司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在車規方面有如下的研發進展:1、車用800A/750V雙面散熱模塊開發順利,通過相關車用可靠性測試及系統測試,已開始小批量交付使用。2、公司在12寸車規級芯片上取得突破,2023年上半年車用 750V 12寸芯片的順利開發,其對應的車用模塊快速上量。公司已根據現有客戶需求配套相應的車規產線。公司目前主要和Tier1、整車廠合作,能夠覆蓋后期產能爬坡的需求,未來公司會根據客戶驗證和封裝進度逐步釋放車規芯片的產能。
    (八)Q2環比Q1來看,費用率上面有略微提升,所以這樣看到我們毛利率是環比提升,但是凈利率可能還是一個相差不大的一個情況。下半年,費用怎樣變化?下半年的費用率水平,因為也有一些對沖因素,是不是全年利率水平可以保持一個Q2這樣的作為一個參考。Q2銷售費用跟管理費用都環比一季度的話上升大概各自上升500萬,加起來1,100萬左右的費用上升股權支付以外,主要是用在什么地方?銷售費用跟管理費用都增長了500萬左右,加起來應該是有1,000萬左右的增長了。股份支付是多200萬,剩下應該還有八百萬?
    1.毛利率方面
    近年來公司毛利率表現相對穩定。毛利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產能仍處于爬坡階段,銷售和產能都在擴張,新竹一期2023年年底產能利用率預計可以達到60%,新竹二期預計到2024年釋放產能。這期間新增產線會進行集中轉固,也會導致毛利受到短期影響。此外,從收入結構看,模塊業務始終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23H1 模塊業務收入占比 57.98%,而模塊產品前期投入高,同時其毛利也可能受到產能利用率、良率等因素影響。
    隨著產能的有效利用、自研芯片比例提升、產品系列的完善,以及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向新能源領域的拓展,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
    2.凈利率方面,2023H1公司實現凈利率8.17%,主要原因系公司研發投入較大以及股權激勵的實施,費用方面短期承壓。
    (1)公司重視研發。2023H1公司研發投入5048萬,同比增長117.24%,研發費用率6.94%。同時近年來持續增加研發人員儲備,截止2023H1,公司研發人員已由2020年的85人增加至143人,研發人員占比17.15%。大力度的研發投入也使得公司在產品端快速實現突破。
    (2)實施股權激勵。公司在2022年6月發布了一項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涵蓋了130名員工,其中包括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初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141.25萬股,總攤銷費用為5861.73萬元。具體而言,根據計劃,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將分別攤銷1694.6/2531.4/1236.3/339.5萬元。
    3.費用方面,公司長期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根據公司2023年半年度報告,銷售費用同比增長31.08%,主要系公司規模擴大,銷售人員數量增加,薪酬及股權激勵增加;管理費用同比增加120.24%,主要系公司規模擴大,管理人員數量增加,薪酬上升及股權激勵費用增加所致;財務費用同比增加249.58%,主要系公司經營規模擴大,貸款金額增加致使利息支出增加及匯兌損益增加。研發費用同比增加117.24%,主要系研發人員薪酬增加,研發項目直接投入增加所致。
    我們預計未來公司研發費用率將繼續保持在相對高位。同時伴隨公司收入規模化提升,我們預計公司其他費用率將維持在目前水平或進一步優化。
    (九)代工的成本其實可能接下來也會有一些松動,然后再加上比如說我們12吋這邊如果出來的話,成本上總體趨勢?公司Q2成本毛利率提升,有一部分是設計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的這么一個提升。這個產品結構對公司Q3Q4的這么毛利率趨勢?
    1.成本端:公司產品未來將導入更具有性價比的12寸芯片,同時,公司的代工成本會隨著規模增長將產生規模化效應,毛利率有上升空間。
    2.制造端:產品生產效率、生產工藝及產品良率的提升對公司毛利輸入也會有正向的反饋。
    3.結構調整:公司通過綁定重要客戶,提高光儲及電動汽車產品,尤其是光伏模塊產品的結構占比,并貼合客戶訴求交付相應產品,從而提升公司的毛利水平。
    (十)因為公司其實業務無非就是工業、汽車、光伏、單管和光伏模塊,行業大體的毛利率中樞在什么位置?
    在工業控制、電動汽車及新能源發電相關領域,行業整體的毛利率平均水平在25%-35%左右。
    (十一)咱們現在的自研芯片的占比大概在多少?目前的模塊當中自研芯片的占比。
    目前,公司單管產品的自研芯片占比100%。自2022年底,模塊產品自研芯片的占比在70%左右,2023年上半年,公司750V 12寸芯片的順利開發且對應的車用模塊快速上量。未來隨著更多的12寸芯片導入模塊產品,公司模塊產品的自研率將不斷提升。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