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8年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2021年12月3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濕巾類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專業制造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公司在濕巾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等方面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公司濕巾產品涵蓋嬰兒系列、成人功能系列、抗菌消毒系列、家庭清潔系列、醫用護理系列和寵物清潔系列等六大系列60多個品種。近年來,公司同步加大了化妝品相關業務的布局。公司主要客戶有Woolworths、金佰利集團、強生公司、歐萊雅集團、寶潔公司、利潔時集團、高樂氏公司、3M、貝親、杭州白貝殼、伽藍集團、東方優選等。
公司秉承“誠信、和諧、創新、卓越”的企業經營理念,通過多年潛心貫注于濕巾市場的開拓發展與經驗積累,在技術研發、質量控制、客戶資源、產品種類等各方面形成了自身顯著的核心競爭優勢。
公司2023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80億元,凈利潤6510.07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80元。
公司上半年主要工作有:1、上海研發中心已投入運營、銅陵研發中心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年初投入使用;2、新建廠房,加快化妝品產能擴張布局的步伐;3、與存量客戶充分溝通,確立后續業務合作框架,為公司業績穩定性提供保障;4、擬與琢石資本成立產業基金,孵化新銳品牌,為公司品牌建設奠定基礎;5、布局醫療器械產品,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
二、問答環節:
Q1:請介紹公司各類業務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情況?
A:2023年上半年,公司濕巾類產品營業收入為23,063.28萬元,面膜類產品營業收入為2,948.31萬元,洗護類產品營業收入為104.29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6.65%、48.98%和37.53%。
Q2:2023年上半年,公司濕廁紙業務的增速情況怎樣?
A:按全額法計算,濕廁紙增速為28%左右。
Q3:公司嬰兒類濕巾銷售趨勢怎樣?
A:2023年上半年,嬰兒類濕巾銷售額同比略有下滑。受新生兒出生率下降影響,嬰兒類濕巾業績增速承壓較大。
Q4:2023年上半年,消毒類濕巾占比怎樣?對公司業績影響情況怎樣?
A:2023年上半年,消毒濕巾銷售占比12%左右,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對公司的影響已基本消除。
Q5:2023年上半年,面膜類產品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A:2023年上半年,面膜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66.76萬元,主要是受手足膜市場供需關系影響所致。
Q6:公司洗護類產品客戶有哪些?
A:目前,公司洗護類產品主要是圍繞歐萊雅做品類拓展,同時也在接洽其他品牌客戶。
Q7:請簡單介紹上海研發中心的功能以及研發的主要產品有哪些?
A:上海研發中心作為公司化妝品研發和銷售的前端窗口,主要負責新品和配方的研發。
Q8:二類醫療器械有哪些客戶?
A:目前正在與客戶洽談中,具體要看后續合作情況。
Q9:同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的配方一致,不同客戶或者不同產品使用有沖突嗎?
A: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只有一款配方,但產品規格、型號有多種選擇,不同產品的包裝方式也不一樣。
Q10:上半年化妝品有新增客戶嗎?未來還有哪些潛在客戶?
A:目前主要客戶有歐萊雅和伽藍集團,還有很多潛在客戶正在洽談中。
Q11:濕巾的潛在客戶有哪些?
A:濕巾領域的頭部品牌基本上已經是公司的客戶了,公司今年市場開拓的主要方向在國內。上半年,開拓的客戶主要有:東方優選、亞太森博等。
Q12:國內客戶產品的毛利率怎樣?
A:國內客戶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基本接近行業平均水平。
Q13:濕巾與洗護類產品工藝上的不同?
A:濕巾和洗護類產品前端的混料和罐裝工藝類似,后端的包裝方式有所區別。
Q14:公司技術上的優勢?
A:主要體現在配方研發、工藝技術和質量管控上。
Q15:能介紹下高溫蒸煮技術嗎?
A:高溫蒸煮技術主要用于面膜,此項技術是由長期的技術積累所形成的。難點主要在于溫度的控制與滅菌的工藝。
Q16:公司與歐萊雅的后續合作計劃怎樣?
A:公司與歐萊雅合作的產品主要是面膜和洗護類產品。洗護類產品都是歐萊雅的新品,訂單量主要取決于客戶的市場開拓情況。
Q17:公司與琢石資本合作的產業基金后續發展怎樣?
A:主要是聚焦美妝行業,后續情況請關注公司相關公告。
Q18:結合2023年半年度業績情況,請問股權激勵可以實現嗎?
A:目前,公司很多項目都處在規劃和布局階段,短期內對業績貢獻有限,今年股權激勵承壓較大。
Q19:上游無紡布供應商的產能過剩對公司成本的影響怎樣?
A:今年,無紡布的價格較為穩定,對公司成本的管控較為有利。另外,賽得利在銅陵無紡布的投產,不僅可以降低公司運輸成本,而且為公司原材料供貨的及時性提供了保障,
Q20:目前,公司ODM和OEM的占比怎樣?
A:ODM60%,OEM40%左右。
Q21:請展望公司下半年業績情況?
A:存量客戶業績較為平穩,增量客戶業績會有所增長。
本次投資者交流會活動中,公司嚴格依照《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2號——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等規定執行,未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