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公司上半年業績有一些波動,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凈利潤同比下降,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收入結構變化引起的。
報告期內,公司新興業務(戶用光伏電站產品和數字能源產品業務)快速發展,營收占比超30%。公司新興業務于2022年下半年落地,尚處于發展初期,產品研發、管理等費用投入較多,今年上半年新興業務收入已呈現較快增長,后續隨著新興業務逐步成熟并實現規模化發展,業務利潤預計將逐步釋放。
報告期內,公司傳統業務(電力能源綜合集成解決方案業務)受在建EPC項目建設進度和跟蹤項目投資進度放緩的影響,實現的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并取得成效,七月以來公司已陸續中標國投尼瑪縣塘魯50MW光伏+儲能項目、贛能江西上饒左畬一期150MW光伏發電項目(第一階段50MW)等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以及華能清能院北方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配套儲能二、三期項目、大同~天津南特高壓交流工程、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平潭A區海上風電等一批勘察設計項目。
Q2、請介紹一下公司戶用光伏業務的模式及其未來發展規劃?
答:公司戶用光伏電站產品業務打造的是“產品+服務”的模式,將國央企傳統的EPC模式改變為批量購買產品(戶用光伏電站)+服務的模式,有效解決了國央企等投資商規模化開發戶用光伏電站的難題。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戶用光伏電站產品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61億元,較2022年度增長206.31%。公司戶用光伏電站產品業務,先是在福建省內推廣,目前正拓展布局至廣東、廣西、江西等地。報告期內,戶用光伏業務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后續公司將持續加大市場營銷力度,推動該業務規模化發展,持續完善管理體系,加強成本控制和優化,使該業務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Q3、公司對于23年的經營目標有什么展望嗎?
答:公司年初制定了營業收入35億元的經營目標,下半年公司將加大市場策劃和開拓,推動傳統業務穩步增長,促進新興業務快速發展,扎實做好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力爭實現年度目標。具體業績情況請以后續披露的定期報告為準。
Q4、請介紹一下公司海外業務發展情況?
答:公司堅持“國際化”的發展理念,并不斷開拓國際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海外業務已遍及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十幾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公司設有國際業務部,并設有海外分支機構和子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目前海外業務以提供輸變電、清潔能源、新能源等領域的電力能源綜合集成解決方案為主,類型涵蓋咨詢、勘察設計、EPC總承包、運維服務等。
未來,公司仍將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充分發揮高效的機制優勢和服務優勢,持續開拓海外市場。此外,公司還將針對海外優質的新能源資源稟賦,適當開展新能源項目投資,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
Q5、請問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答:公司深耕電力行業,具備對電力行業的深刻理解,并把握電力能源發展趨勢,構建行業特色的立體化綜合服務能力,注重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培育核心能力和特色產品,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集成優勢:具備一流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能提供電力能源行業多種場景的綜合智慧解決方案、配套產品和應用服務;
(2)體制機制優勢:作為民營企業,公司市場靈敏度高、服務意識強、決策執行高效,能夠快速響應外部環境變化及客戶需求,打造靈活創新的商務模式;
(3)研發創新優勢:憑借深厚的研發創新土壤,持續開展海上風電、特高壓、電力數字化、儲能、智慧能源等領域前沿技術研發,研發成果斬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電力創新獎技術成果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4)品牌資質優勢:具備電力行業全產業鏈系列資質,擁有工程設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電力咨詢甲級等全國最高資質,與30多家大型國有企業、產業巨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品牌享譽行業。
(5)資源整合優勢:投資上下游產品、運營公司,聚合產業鏈優質資源,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創新力,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Q6、公司與荷蘭企業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答:作為海上風電工程技術領軍企業,公司海上風電技術實力和業績名列全國前茅。公司與荷蘭企業合作,引進并掌握了國際先進的吸力樁技術,并進行中國本土化、標準制定。該吸力樁技術能夠為海上風電業主節省基礎用鋼量、縮短基礎海上施工作業時間,可有效降低工程造價,以福建長樂外海海上風電項目為例,該項目應用吸力樁技術,單臺基礎可為業主節約投資成本近1,000萬元,同時吸力樁技術具有海洋環境友好型的特點,極具推廣價值。
隨著海上風電逐步向深遠海發展,公司已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技術研發與儲備,現正與荷蘭企業合作研發大容量海上風電漂浮式基礎技術,鞏固和提升公司海上風電市場競爭力,持續為深遠海海上風電提供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
Q7、公司在儲能領域的發展情況如何?
答:公司儲能相關業務包括儲能解決方案和數字儲能產品兩部分,前者面向發電側儲能、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不同場景,為客戶提供儲能政策研究、商業模式創新、勘測設計、全過程咨詢、EPC總承包等服務;后者提供工商業儲能EMU云平臺、儲能電站數字孿生平臺、電池智能診斷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儲能云平臺等核心產品和數字儲能解決方案。
儲能解決方案方面,本年度公司陸續承接并開展了華能清能院北方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配套儲能勘察設計、光大綠色環保松陽儲能項目EPC總承包等項目;數字儲能產品方面,公司研發推出的儲能電池狀態監測系統、儲能云平臺、儲能EMS、工商業儲能EMU等產品正逐步打開市場。
Q8、年度內,公司會啟動小額快速定增嗎?
答:公司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授權董事會向特定對象發行小額快速融資事宜的授權性議案。公司將基于發展需要擇機啟動該事項,具體情況請您關注公司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