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本次會議就行業和公司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并與投資者進行了業績及相關問題的溝通交流,在此將會上的問答環節做如下記錄。
Q&A
■Q:公司2023年上半年驅動總成的毛利率下降是什么原因?展望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我們的產品毛利率的恢復情況?
■A:公司驅動總成產品毛利率主要有兩方面影響因素,一方面從客戶維度來講,新能源汽車降價,導致產業鏈都面臨較大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驅動總成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位波動。上述因素,都對驅動系統的毛利產生階段壓力。
展望后市,公司在原材料采購方面,例如在稀土價格相對低位時做永磁體的鎖價策略,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推進較為順利,并且和供應商做聯合開發降本等,充分發揮公司的供應鏈管理能力,與供應商加強伙伴關系建設,通過研發和技術降本,其次是公司在運營方面,把生產、管理費用做精細控制,2023年下半年毛利率回升的確定性比較強。
■Q:請問公司電源系統和欣銳科技、威邁斯等友商有什么技術差異。“集成芯”六合一動力系統的產能爬坡情況,盈利能力是否有提升,驅動系統業務未來怎么參與行業的競爭?
■A:公司在電源系統方面,采用磁集成技術是行業比較認可的技術路線,在產品效率和質量體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產品組合優勢,目前產銷量居第三方供應商前列,產品發展趨勢良好。
“集成芯”技術的平臺化建設基本完成,第二季度公司首條包含扁線電機的集成芯總裝產線建設基本完成,實現吉利汽車和上汽大通定點項目的量產。2023年下半年,江淮汽車、合眾汽車、東風汽車定點項目等也會量產,隨著生產規模的增長,盈利能力會有提升。
公司“集成芯”驅動系統在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面有優勢,但行業供應有車企配套自研和第三方供應商。第三方供應商可以作為Tier1,也可以與車企聯合研發,取長補短密切合作,核心還是“產品力”的競爭,行業規模的競爭。最終整車盈利才是車企賴以長期生存的根本,為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
■Q:公司產能建設方面進度與規劃情況如何?后續資本開支的預期?
■A:公司2023年下半年將進入產能建設的高峰期,包括珠海基地更高程度自動化的驅動和電源產線建設,山東菏澤輕型電動車輛驅動系統和電源系統的生產基地建設,和珠海高標準動力總成智能化車間項目等。
為保障上述項目的順利實施,2023年H1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流出2.81億元,2023年下半年將進入產能建設的高峰期,所以資本性開支的峰值將集中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這些項目的實施,能夠大幅提升公司的產能儲備和裝備自動化能力,在鞏固基本經營規模的同時,優化客戶結構,實現大客戶戰略。
■Q:2023年商用車、工程機械行業電動化趨勢很強,但公司在此領域的營收貢獻沒有預期多,請問是什么方面的問題?除了杭叉以外,是否會拓展新的領域客戶,以及在該領域的收入目標和指引?
■A:公司工程機械板塊業務歸屬于特種車事業部,還包括托盤車、舉升車、高爾夫球車等應用領域,公司能夠提供電源系統和電機、電控產品,并且非常看好該市場。目前該市場對降本的訴求日益迫切,需要公司新開發定制方案滿足升級替代的需求。目前上車測試的新客戶較多,但測試周期有6-8個月,收入貢獻會慢一些。
■Q:請問2022年威馬汽車減值計提后,后續有什么新的處理措施?公司對于客戶風險等級是否會有所分檔歸類,未來如何從制度上減少損失?
■A:公司對威馬汽車應收賬款進行了相應追償,部分案件調解結案,部分案件處于訴訟階段。
在應對客戶信用風險方面,公司通過實施大客戶戰略,聚焦優質客戶,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完成現有客戶的風險識別和管控,通過對客戶信用畫像,制定相應的信用額度和信用賬期政策,對于識別到的風險客戶,及時預警風險,采取現款現貨或預收貨款的策略;公司現有給予信用賬期的客戶其股東背景實力雄厚、經營狀況良好、信用風險較低;同時,公司制度化動態評價客戶信用狀況,在管理層會議上,每兩周更新一次客戶信息,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客戶信用變化。
■Q:請問公司未來3-5年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A: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集成化發展,是動力系統產業的一場變革,動力系統市場空間將達到千億級別規模。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和產業鏈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巨大的市場需求將催生世界級的動力系統龍頭企業。公司持續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發、生產,在人力資源建設、核心產品研發、產品平臺化建設、自動化裝備、產能儲備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為整車企業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汽車核心零部件。公司希望用“產品力”為整車創造價值,通過3-5年的持續努力,獲得國際知名車企的產品配套,成為國內領先的動力系統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