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年半年報業績概述
海目星成立于2008年,是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公司成立最初主要從事中小功率激光器的研發,2011年公司結合激光與自動化技術,開始為3C領域龍頭提供自動化加工設備,2014年取得蘋果供應商資質,2015年布局鋰電新能源激光及自動化設備市場,在2021年公司布局光伏行業。
從公司主要產品的應用領域看,可劃分為光伏、鋰電、消費電子、鈑金加工、新型顯示等行業。鋰電我們從最初的激光極耳模切設備和中段電芯裝配設備擴張到涂輥分設備、疊片設備、激光清洗、模組pack、等;光伏公司自主開發的TOPCON一次摻雜設備,該類產品公司截至目前已簽訂訂單超過350GW,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是近年來持續推出新產品,前兩年推出3C電池裝配與PACK自動化設備及生產線,今年持續推出儲能電池PACK自動化生產線以及電池結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新型顯在miniled、及microled巨量轉移及巨量焊接設備取得進展,并實現樣機銷售。
自2016年起,公司業務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復合增長率45.5%。一方面源于公司決策層、高管團隊具有前瞻性眼光,提前布局了新能源激光領域,另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行業的高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向資本市場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今年,公司各項業務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在手訂單約為85億元,而去年公司全年營收41億元。2023年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3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79.6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39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94.99%;每股收益0.91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8.35%。
近年來,公司投入大量研發費用,進行前瞻性行業、產品布局,并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新產品開發。公司圍繞激光光學及控制技術、與激光系統相配套的自動化技術進行研發投入上,今年上半年投入2.43億元,同比增長74.95%。目前研發技術人員達到3700多人,占公司總人數的46.43%
2023年半年度公司申請知識產權373項,其中發明專利96項、實用新型專利210項、外觀設計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57項;獲得授權知識產權179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31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39項,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授權知識產權741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7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83項,授權外觀設計專利11項,授權軟件著作權210項。公司一直保持著跟頭部客戶的密切合作,例如華為、富士康、偉創力、立訊精密、京東方、藍思科技、特斯拉、寧德時代、長城汽車、蜂巢能源、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等行業龍頭或知名企業客戶,實施了多個標桿項目和批量化的交付,并打造出多個應用樣板工程。隨著新業務開拓,公司客戶也會呈現多樣化,我們以與頭部客戶合作為主。
海目星作為激光設備中的領先企業,近年來隨著激光智能設備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迭代,公司將以激光智能設備為基礎,不斷拓展場景應用領域,擴大公司規模,提升公司整體業績。
提問環節
1、公司毛利率現在基本穩定在30%左右,不知道現在能不能展望一下后面毛利率的趨勢?
回復:公司上半年的綜合毛利率約30.5%,進幾期財務報告毛利率基本穩定在30%以上,毛利率主要和訂單質量及公司成本控制相關,后續公司會延續過去的簽單策略并繼續加強成本管理。
2、公司在半年報中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在手訂單和新增訂單,請介紹一下公司對于鋰電行業后續發展趨勢的看法。
回復:截至到上半年末,公司的在手訂單約85億元,上半年TOPcon擴產需求快速增加,公司在光伏行業訂單也得到了一個比較快的發展。
我們認為鋰電行業后續主要看兩點:
1、儲能電池行業,該行業應用的市場確定性強,大量資本正在涌入儲能市場,未來潛在的鋰電設備市場需求量仍然樂觀;
2、海外市場,鋰電設備海外市場需求正在有序放量。
3、上半年其實公司營收增長不錯,下半年營收有什么預期?。
回復:關于下半年的收入,需要看下半年訂單的驗收情況,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公司過去幾個報告期,下半年的收入均高于上半年。
4、作為一家平臺性的公司,公司在多個業務領域均有產品布局,近年來員工數數也快速增長,根據經濟規律,行業難免會出現需求波動,請問公司如何實現需求波動情況下的人力資源合理配置。
回復:公司經過多年的積累,培養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建立了完善的生產、交付、調試的生產體系。公司鋰電及3C行業具備大規模交付和及時交付的豐富經驗。今年上半年公司光伏業務簽單350GW+,面臨一定的交付壓力,公司及時進行人員調整,從而有效的促進了我們光伏產品穩定交付,體現出了集約化制造能力的優勢,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
近年來,公司人員結構不斷優化,即滿足了國內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也為我們未來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