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上半年收入拆分情況及毛利率情況能否介紹一下?
答:上半年公司自主選擇產品收入占比達到了60%以上,主要是多肽原料藥需求增加,以及制劑抗病毒產品、免疫力提升產品的銷售增加,定制類產品和技術服務業務占比相對下降。公司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57.59%,相比去年同期也有一定提升,剔除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制劑品種,公司自主選擇產品和定制類產品毛利率均有較大提升。
Q2:小分子CDMO重點的BD方向?
答:公司建德工廠如今隨著二期產能的投產,將業務也延伸至GMP,公司在今年5月份也披露了簽訂重大供貨合同的公告。公司目標是將基本盤做扎實,將現有業務黏性增強,合作深化,并持續擴大BD團隊,提升項目的漏斗效應。國內做小分子CDMO業務的公司很多,公司通過一定的技術壁壘所贏得的業務,在泡沫去除的情況下受影響相對較少,將呈平穩向上的趨勢發展。
Q3:公司可轉債目前進展情況?
答:公司可轉債目前已獲得上交所審核委員會審議通過,已向證監會提交注冊,批文具體獲取需要要看監管部門審核節奏。
Q4:公司司美格魯肽通過海外GMP檢查,今年是否陸續接單,是否有收入貢獻?
答:今年已有一定收入貢獻。
Q5:公司多肽訂單客戶應該比較分散,跟大客戶是否有合作方面的進展,三季度能否持續高速增長?
答:公司多肽業務從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維持比較快速的增長,公司對未來業績還是比較樂觀及有信心的。多肽藥物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并不是偶然的,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公司深耕多肽業務是與勢為伍。公司目前與全世界范圍內的大客戶都進行了跟蹤覆蓋,目標是實現全方位合作。優勢的累積會形成趨勢,趨勢一旦形成便會延續。
Q6:如何看待司美格魯肽和利拉魯肽的市場及未來的競爭情況?公司如何獲取大客戶?
答:公司對這個市場相對還是比較看好的。國內廠商價格相對內卷,所以未來價格不穩定是毫無疑問的。公司已深耕多肽業務20年,擁有與澳賽諾合并后形成的學科交叉優勢,積累了較高的技術壁壘。公司的利拉魯肽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給客戶做驗證批申報,已提前做足充分的準備。公司在多個國家擁有注冊申報的經驗。
Q7:司美格魯肽的客戶畫像是怎樣的?
答:公司BD團隊逐步加強,且公司在生產、質量方面擁有較好的基礎,公司目前所接觸的客戶基本以歐美頭部仿制藥公司為主,也包括一些區域的隱形冠軍。歐美的一些藥企在國內知名度可能不高,但是行業占有率可能在世界范圍內排較前列,像公司新開拓的希臘、巴西等地區的客戶。
Q8:司美格魯肽國內專利到期在2026年,公司如何看待國內的競爭格局?
答:國內競爭格局相對復雜。目前國內幾家新藥公司研發進度相對較快,公司也在積極拓展相關業務。公司也在積極推進制劑品種的研發,將原料藥方面具備的優勢延伸至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