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科數字2023-08-2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電科數字2023-08-27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8-27 電科數字 - 業績說明會
    參與機構
    深圳市明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江蘇萬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榕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元順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華強鼎信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嘉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君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翼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景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沖積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丹羿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普通合伙),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謙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瀘州達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年保險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名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投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上海煜德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循遠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嘉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博裕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馬拉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玖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學附局醫院,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寧波榮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洛陽銀河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泰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鴻運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劉琳琳,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島金光紫金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牛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樂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進門財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城財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丞毅投資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惠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鵬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玄元私募基金投資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大道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鉅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真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廣東謝諾辰陽私募證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豐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聆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曦資本,浙江浙商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四川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統一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潤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金股證券投資咨詢廣東有限公司,匯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玖鵬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彤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QIANYICAPITAL,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量度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大旄智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中意恒信揚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承東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紫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旭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豆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鴻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詳情
    一、公司情況介紹
    
    2023上半年,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經濟恢復曲折前進,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的經營思路,夯實基礎,創新發展,實現業務穩健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2.59億元,同比增長0.87%;實現毛利7.99億元,同比增長16.49%,毛利率同比提升2.5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15.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下降4.87%。歸母凈利潤下降主要由于收購柏飛電子后報表追溯調整所致,去年同期僅合并自實際控制人購買的柏飛電子51%股權份額,今年為100%并表,導致數據較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如果按同等口徑則是增長的。這個影響三季度會消失。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數字化產品、行業數字化和數字新基建三大業務板塊。其中,數字化產品業務收入1.4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3%,同比增長193.91%,毛利占公司整體毛利的11%,同比增長291.67%;行業數字化業務收入38.11億元,占比89%,同比下降2.54%,毛利同比增長8.30%;數字新基建實現收入3.22億元,占比8%,同比增長12.29%,毛利同比增長3.76%。公司客戶主要分布在金融、運營商與互聯網、大型企業、政府和公共服務等行業,收入占比分別為44%、14%、30%、12%。其中政府和公共服務業務占比較去年有較大的提升。
    
    具體來看各業務板塊:
    
    數字化產品業務主要分兩部分。一是面向雷達通訊、船舶航空、軌道交通、工業控制等領域的嵌入式計算機、高性能信號處理等智能計算產品,上半年收入1.03億,增長214%。二是面向城市治理、交通、水利、醫療等領域基于物聯態勢感知平臺、數據分析、算法模型、智能運營、多維安全等的數智應用軟件產品,上半年收入0.36億,增長134%。報告期內,公司加大自主產品的研發,研發AI智能推理模塊硬件產品、AI大模型產品“智弈”、數據價值洞察分析平臺軟件產品、數字孿生引擎軟件產品、證券期貨極速交易服務平臺軟件產品和銀行數據中心運營平臺軟件產品等。前不久也發布了高精度時間戳交換機。
    
    行業數字化業務方面,公司在金融、交通、水利、醫療、制造等重點關鍵行業均取得突破,毛利率同比提升1.80個百分點。在金融科技行業開拓了國泰君安證券等金融科技場景應用,在交通、水利、醫療、智能制造都有比較新的進展,在智能制造成功中標湖北中煙工業互聯網云平項目。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信創國產化業務拓展增長迅猛,與主要國產化頭部廠商的合作規模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行業信創新簽同比增長約71%。公司著重構建信創產業生態,推進金融、政務、央國企信創,穩定運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授權實驗室,順利實現交通銀行開源軟件治理平臺上線運行,成為政企信創促進中心首批成員單位,成功落地民航二所2.49億元等大型信創標桿應用,積極打造自有信創產品-數據價值洞察分析平臺軟件產品“DVinSight”。數字新基建業務方面,公司聚焦數據中心工程業務,積極開拓IDC運營業務,雙輪驅動。
    
    未來,我們將圍繞公司“1+2+N”戰略布局,積極在核心技術和軟件方面發展,希望公司數智應用軟件產品業務能夠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以有效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帶動公司整體業務的快速發展。
    
    二、問答環節
    
    Q1:公司做的領域很多,尤其是金融,請問公司在金融信創方面的優勢是什么?
    
    A1:信創已經從黨政到了深入重點行業的階段,公司在行業端有較好的業務積累,尤其是金融、央國企。截至今年六月,信創簽約逾13億,較去年增長71%。行業信創、網絡安全目前發展勢頭較好,已從前期試點示范向業務系統更深更廣的維度轉化。在金融行業,公司運營人行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授權實驗室),目前運行狀態良好,在綜合服務能力、承接項目數量、客戶認可度以及實際帶動的信創項目落地方面表現優秀。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在銀行業和支付行業的信創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協助行業信創方案、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以及為金融機構項目提供藍圖咨詢,并對未來整體項目規劃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
    
    去年來看,除了最早的一些先行者有一定的經驗,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和中小銀行機構對于信創政策的理解和實施藍圖、分階段的計劃、每年方案的落地還缺乏整體的把握和施工圖。經過去年一年的工作,金融行業信創已經進入相對深入和全面推進的階段。今年由于我們運營的人行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取得較好成績,保險行業的核心技術支撐單位也有意與我們合作,推動相關信創工作。證券行業屬于分布試點,公司在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已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建設了信創實驗室,為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做好技術支撐和服務。另外就機構自身而言,比如中國人保等,基于對公司前期信創實驗室建設的經驗和技術能力的認可,與公司共建信創聯合實驗室,支撐信創工作開展。
    
    因此,我們有金融信創生態實驗室、證券基金行業信創實驗室等建設經驗積累,在金融機構自身能力建設方面也積極參與,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和主要金融客戶的認可。上半年,公司信創業務量90%與金融有關,增長較快。
    
    Q2:公司為上交所等單位建設信創實驗室的模式是什么樣的?
    
    A2:公司實驗室建設投入數千萬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搭建了基于“一云七芯”,包括飛騰、鯤鵬、龍芯、申威、兆芯、海光、X86芯片和信創云的適配驗證環境,研制了實驗室的管理平臺及系統平臺,具備用戶管理、資源調度、系統部署和資源配置分發等功能,以及適配驗證工具集,形成了從軟件到云到業務的系統。客戶自身建實驗室時,軟件會采用我們的管理系統,并相應做一些定制,硬件上芯片會選擇2-3種,由我們采購建設并負責體系建立、軟件研發、人員技術培訓等。
    
    Q3:除了金融,在交通、水利等行業拿訂單有壓力嗎?
    
    A3:目前感受不明顯。公司項目大部分是我們長期服務的客戶,在其數字化建設藍圖里,無論是選擇信創國產化還是國外的技術方案,我們都積極參與,以新技術滿足客戶數字化轉型發展需求。公司在對項目的把控、對客戶和行業的理解上具有較強的優勢,客戶穩定并且粘性非常強。另外公司品牌優勢明顯,現在項目投資較大,客戶對央企品牌和背景比較認可和信賴,央企中做數字化轉型且有多年口碑和業務基礎并具有規模的公司屈指可數。
    
    Q4:行業信創上半年有較好的進展,展望三季度到下半年來看,我們預計下半年信創訂單增速會不會比上半年更好?大概多久的項目周期能夠給我們帶來收入?
    
    A4:目前重點行業信創保持增長,雖然金融機構上半年采購機會較往年有減少,但信創項目在增加,是結構的問題。金融行業歷年的產品和技術采購是有預算的,早期做示范和試點時,信創預算占比在15%,今年可能會增加到20%-30%,信創結構和絕對額是增加的。上半年金融行業訂單總體規模受到進度影響,沒有明顯增長,但整體需求還沒完全釋放。
    
    項目周期一般是6個月左右。
    
    Q5:請介紹下公司和華為的合作情況。
    
    A5:上半年與華為業務合作規模同比增長38%,整體合作良好,發展也比較快,去年我們是華為中國區第二大合作伙伴,今年是第一大合作伙伴。我們的行業主要在金融、運營商、大型制造業、央國企和公共服務等國計民生關鍵行業。這些行業客戶目前信創技術路線選型以鯤鵬和海光為主。
    
    Q6:與華為合作體量大概是多大規模?
    
    A6:去年公司國產化業務約27億,其中華為占大多數。
    
    Q7:數據要素方面公司有什么規劃和亮點?
    
    A7:一是要把自有軟硬件產品做好,公司數字化產品板塊增長很快,2022年上半年約5000萬,今年上半年約1.4億,毛利率為60%多。同時公司在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中要有一些控制點,以自有產品增加方案優勢,把解決方案帶動起來。二是要做好行業數字化,目前公司重點圍繞金融、水利、醫療、交通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去做深,同時在解決方案中把自有產品帶動起來。比如在水利行業,有“四預”數字化模型;在醫療行業,公司為醫院做好數據中樞平臺,將醫院各個系統數據互聯打通;近期,公司正與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聯合開發醫工數字化平臺。三是在做好行業數字化場景應用的基礎上,再把資源和經驗聚焦起來,進一步圍繞數據要素進行研究,并與行業生態伙伴開展良好合作,來做好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和創新。公司希望這樣的業務模式能夠有機循環起來,以產品帶動方案,通過方案銷售帶動產品,形成一個雙輪良性驅動,并能夠進一步帶動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和創新。
    
    Q8: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業數字化板塊業務收入在金融行業有所下降,請介紹其他行業的情況如何?
    
    A8:從收入來看,2023年上半年金融行業同比減少11%,運營商和互聯網同比減少8%,大型企業同比增長11%,政府和公共服務開拓有成效,同比增長67%。從毛利來看,金融行業毛利同比增長11%,主要是2023年高毛利的業務有所增長,部分低毛利的海量產品收入有所減少。總體來看,公司在大型企業有優勢,在政府和公共服務也取得了較大進展。
    
    Q9: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大模型“智弈”,請公司介紹它的主要應用場景、應用對象以及產品推廣程度?
    
    A9:公司“智弈”大模型現在正在做重點行業案例學習,收集行業的知識庫、案例、數據,進行特定行業訓練,希望年內能夠發布有針對性落地的行業大模型。
    
    Q10:隨著數據要素政策加速推進,公司在數據要素方面的業務情況有什么變化?
    
    A10:從業務端來看,一是智算平臺,數據要素需要算力支撐,算力的投資需求旺盛。公司在智算平臺的項目會有明顯增加,并且金額較大,目前已中標了一些重要項目。二是數據中心的需求,算力需要智算中心機房設施,機房建設的需求會有明顯增加。公司今年的數據中心機房項目需求也在增加。三是大模型,目前公司在積極布局大模型,將大模型、智算平臺以及行業業務模型結合起來,深挖行業應用場景,圍繞客戶需求,解決行業數據要素的價值問題,但不是面向所有領域的開放式服務。公司主要做行業模型應用,通過大模型與行業業務模型的結合,實現大模型在行業的落地,為客戶交付真正可用的行業大模型方案。目前我們比較看好這塊,相關訂單及項目機會較多。
    
    Q11:公司在數據要素應用方面會有什么變化?
    
    A11:數據要素的應用與公司現有業務模式有較大差異,屬于創新型的業務。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幾個跨行業的數據關聯,比如把保險、銀行和司法的數據做關聯,包括與控股股東電科數字集團城域物聯網大數據關聯等,研究相關商業模式,尋求數據要素應用落地的機會,如果有重要的進展會及時對外發布。
    
    Q12:公司數字化產品增速較快,請介紹下后續的規劃以及和母公司的協同情況。
    
    A12:數字化產品有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產品以柏飛電子為主,另外近日公司也剛發布了首款高精度時間戳交換機。公司“1+2+N”業務架構從技術和產品來看,覆蓋了云-邊-端。目前云端的產品主要是云管、數據和智能服務平臺,邊和端主要是柏飛電子的智能計算產品。公司與柏飛電子正在軟硬件方面進一步嘗試,挖掘行業端國產化替代需求,比如交通、工業控制領域。希望圍繞行業客戶的國產化需求等進行協同創新,形成突破,不僅在云端、IT端做信創,還將擴展到邊和端,在專用的工業互聯網系統進行國產化替代。工業互聯網系統的國產化市場很大,目前部分客戶已有這樣的需求。
    
    此外,公司憑借與華為的合作優勢,希望擴展合作范圍,比如人工智能方面,在工業領域開展智能計算產品合作,目前已取得初步進展,此舉在行業里是率先進行的。在數字化產品端,公司利用客戶優勢挖掘應用場景,利用生態合作伙伴優勢提供技術支撐,并結合公司自身研發優勢把產品做到行業領先。從總體看,數字化產品與數字化解決方案將形成雙輪驅動并互相拉動。
    
    Q13:柏飛電子上半年的情況能否介紹一下。
    
    A13:上半年,柏飛電子實現收入1.03億,實現凈利潤-2572萬,較去年同期有很大進步。從它的行業特點看,主要業務產出將來自下半年的最后一個季度。
    
    Q14:電科數字有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可以介紹一下。
    
    A14:公司有數字化產品、行業數字化、數字新基建三大業務板塊。狹義來看,數字化產品是公司的核心產品,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了194%,毛利率也有所增加。廣義來看,解決方案也是我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