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3-08-24 | 好太太 | - | 電話調研 |
參與機構 |
方正證券,興業證券,杭銀理財,北京涇谷基金,西南證券,國海證券,北京衍航投資,英大證券,廣發證券,百嘉基金,上海明河投資,北京京管泰富基金,首創證券,安信證券資產,北京華軟新動力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泰康資產,弘毅遠方基金,天弘基金,銀河金匯證券,德邦證券,渤海證券,華富基金,東北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博時基金,湘財基金,信達證券,海通證券,東興證券,海南佳岳證券基金,華美國際投資,太平洋證券,民生證券,中泰證券研究所,中信證券,上海鶴禧基金,上海長見投資,中國銀河證券,山東駝鈴基金,華西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泰達宏利基金,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信達澳亞基金,中郵證券,深圳創新投資,華西證券研究所,光大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華創證券,山東國惠基金,上海遞歸基金,天風證券,長江證券,華泰資產,國盛證券,上海翰潭投資,陽光資產,東興基金,上海君懷投資,上海原點資產,愛華資產,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深圳前海禾豐正則資產,中信保誠資管,青島金光紫光股權投資基金,銀華基金,安信證券,山東神采資產,浙商證券資產,上海深積資產,上海景林資產,山西證券,深圳前海精至資產,天治基金,浙商證券,招商證券,西藏合眾易晟投資,中金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華夏未來資本,國泰安保基金,華福證券,華夏基金,上海石鋒資產,華泰證券,上海牛乎資產,西藏源乘投資,上海錦上基金,開源證券,青島鴻竹資產,上海域秀資產 |
調研詳情 |
一、業績介紹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15.37%;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44.91%;扣非凈利潤1.49億元,同比增長38.71%。其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13.34%;凈利潤0.48億元,同比增長6.97%;扣非凈利潤0.48億元,同比增長15.08%。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2億元,同比增長16.68%;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74.68%;扣非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53.71%。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受經濟復蘇壓力較重、不及預期等影響,公司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圍繞既定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著力于品牌建設、渠道開拓、生產智能化、產品創新等方面,通過強化組織建設、優化經營管理,持續降本增效,全面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保持經營業績的穩步增長。 從渠道來看,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均保持穩定增長,共同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正向影響,受目前消費者更青睞于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商品及線上渠道推新品節奏較快等原因,線上渠道占比仍高于線下渠道。工程渠道雖受房地產行業的整體影響,但公司積極與央、國企開發商,優秀的民營開發商、家裝公司及物業公司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降低合作風險。 公司堅持全渠道布局戰略,持續強化營銷資源整合,鞏固線下營銷網絡優勢,加快零售體系布局速度,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構建渠道勢能。 在產品方面,公司通過對產品結構調整,智能化產品占比對比2022年度略有提升,符合公司預期,公司將繼續緊貼用戶需求,合理規劃產品結構。 在盈利能力方面,報告期內大宗原材料的價格趨于相對穩定,公司在供應端、產品設計端、品牌端的優勢逐步呈現。毛利率與凈利率有明顯提升,公司將繼續通過供應商尋源優化、集中議價及采購等措施來合理地維持原材料價格,同時通過技術革新,向上游進行滲透,保持毛利率的穩定。 二、投資者答疑 問題1:面對地產壓力大的情況下,公司下半年對線上和線下業務的展望是什么? 回答:公司涉及房地產的業務占比比較低,受影響較小。對于未來工程業務的占比提升,公司保持樂觀的態度。目前,公司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受到消費者認可。基于行業產品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預計公司下半年線上、線下業務能保持增長態勢。 問題2:后續新品的策略如何?展望下半年新品收入占比如何? 回答:公司已建立機制,洞察消費者需求,以生產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為己任。公司每年均會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下半年新的產品將逐步替代老品。目前結合消費者反饋,新品得到認可。 問題3: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大,公司是如何捕捉消費者需求并轉化為產品的? 回答:公司通過市場部門設置專業的的需求分析團隊,通過收集消費者反饋,分析消費者需求,快速反饋至中后臺,拉通從研發、供應鏈、生產、銷售全鏈路,實現產品快速迭代。同時進行售后回訪,了解消費者對產品功能是否認可。希望能夠儲備領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不斷提升公司的研發實力。 問題4:公司如何應對行業競爭? 回答:公司將依托領先的研發技術與產品創新、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全面多元的銷售渠道及綜合服務能力、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與品質控制,保持行業地位,無懼競爭。 問題5:能否分享一下公司從去年到今年在組織架構和人員方面的優化措施? 回答:公司致力于組織與人才建設,激發組織活力,沉淀組織能力;堅持分層分級的人才培養,打造立體人才矩陣與精兵強將的人才隊伍;廣開言路、引進高精尖人才,為公司持續擴張提供堅實的人才組織基礎。公司通過高效經營管理體系、多元化的激勵機制,不斷鞏固并提升組織能力。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