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產業2023-08-25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新產業2023-08-25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8-25 新產業 - 現場參觀
    參與機構
    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四川中金醫藥包裝有限公司,太平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峰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運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遠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頎臻(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晨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W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 Ltd,泰康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上海證券有限公司,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貴源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崇山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于翼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泓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正圓投資有限公司,霸菱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瞻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馬拉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開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南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Broad Peak Investment Advisers Pte Ltd,弘毅遠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觀富(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汐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青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星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納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匯蠡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鶴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盤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楓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碧云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野村證券株式會社,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互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聚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市航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國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千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泰霖投資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珠海橫琴南山開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瀑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港麗投資,匯安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高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豐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曼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正心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灃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顥科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榕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果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元順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無錫匯蠡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天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匯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達澳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河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裕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Tiger pacific Capital L.P.,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名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毅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Taikang Asset Management (HongKong) Company Limited,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百毅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翰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星資產運用(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竑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固禾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澄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涌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巨杉(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OrbiMed Advisors LLC,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津遠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藏長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方瀛研究與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立格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安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奧博醫療資本有限公司,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余市查理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寧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玄元私募基金投資管理(廣東)有限公司,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Point 72 Hong Kong Limited,UBS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保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昊澤致遠(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和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堅果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領驥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慎知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拾貝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優益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玖鵬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Mass Ave Global (HK) Limited,上海易正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晨壹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弘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Millennium Capital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上海至璞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新活力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北京高信百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萬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富達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上海明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宏有限公司,群益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西藏中睿合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詳情
    公司于8月25日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就半年度業績情況同投資人進行了線上和線下交流,本次交流涉及的經營要點及主要互動提問如下:
    
    1、經營要點
    
    (1)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情況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5億元,同比增長31.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0億元,同比增長31.68%;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27億元,同比增長20.30%。
    
    (2)收入結構拆分
    
    2023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按照產品類別劃分,試劑類產品及儀器類產品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1%、29%;主營業務收入按照銷售地區劃分,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5%、35%。
    
    (3)國內市場概況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國內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1.56%,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長51.56%。公司完成化學發光儀器裝機806臺,大型機占比達到60.55%。報告期內,由三級醫院貢獻的測試量占國內總測試量比重達到43%,較2022年度提升1.3個百分點。
    
    (4)海外市場概況
    
    2023年上半年,海外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1.55%,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8.19%。2023年上半年,海外發光儀器銷售2,271臺,中大型機裝機占比達到54.73%,同比上年同期提升20.28個百分點,同比前年同期提升36.43個百分點;機型結構持續優化將帶動測試量穩步提升。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產品已進入海外151個國家和地區。公司于2018年在印度設立子公司,已成功建立海外子公司運營模式。借鑒印度子公司的成功經驗,公司加大對重點市場的投入。報告期內,公司在意大利、羅馬尼亞新設立2家海外全資子公司,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完成設立8家海外全資子公司(不含香港新產業及香港新產業控股)。
    
    2、互動問答
    
    問題1:最近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力度加大,對公司產品入院影響有多大?公司是怎么看待這次的行業整頓的?
    
    答:近期,全國正在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從目前公司業務開展情況來看,我們認為醫療反腐對于流水線及一體機等大型設備的國內進院及裝機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延遲采購等,但對單機裝機影響相對較小,公司目前國內市場主要還是以單機裝機為主。反腐對公司快速增長的海外市場銷售無影響。
    
    為推動公司國內業務的增長,從今年開始公司加大了對第三方檢驗業務的拓展。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數據,國內有接近一半的診療人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檢測具有規模和成本優勢,基層醫療市場也是未來第三方檢測重要的增長空間。公司通過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提供更具競爭力產品和服務,間接參與基層市場的檢測。公司預計未來隨著國內向第三方檢測銷售的增長,有希望彌補因為國內二三級醫院反腐對銷售產生的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公司高度重視合規運營管理,致力于打造公平競爭、誠信廉潔的企業文化,始終將反腐敗與反商業賄賂作為內部風險管控的重點。公司主要依靠四大技術平臺,通過不斷推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以及提供及時、專業和細致的服務來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新產業創業初心就是“讓中國的老百姓看病做檢測少花錢”,整治醫療領域腐敗的問題,最終目的也是降低老百姓看病開支,同我們的經營理念一致。所以整治醫療領域腐敗的問題對于公司所在行業來說能夠起到凈化行業生態,有利于加快具備產品核心競爭力企業的市場增長步伐,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問題2:第二季度公司海外銷售同比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診斷產品自2010年上市以后就開始拓展海外市場,至今已在海外市場耕耘13年,公司已為全球151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終端提供服務。截至2023年6月末,海外累計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銷售超17,400臺,尤其是近兩年海外儀器銷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們認為公司海外收入二季度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公司在2022年通過持續的海外學術推廣和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帶動儀器的銷售快速增長,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分別實現發光儀器銷售4,357臺和2,271臺,隨著儀器銷量的快速增長,進而帶動試劑銷量的快速提升;第二,公司海外儀器銷售結構中,中大型儀器的占比逐漸提高,2023年上半年海外中大型發光儀器銷量占比提升至54.73%,較上年同期增長20.28個百分點;隨著海外市場裝機數量的快速增長及中大型機占比的持續增提升,意味著公司在海外市場正加速進入更多中大型終端,有利于帶動海外試劑的快速增長。第三,公司通過過去十幾年在海外市場持續不斷地進行品牌建設,在重點區域,尤其是已設立了海外子公司的重點區域,品牌影響力正在迅速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導致重點區域當地的大型終端及有影響力的終端陸續成為公司新客戶,帶來試劑銷量的快速增長。
    
    問題3:請問體外診斷集采有何進展?公司預計集采將對行業競爭格局造成什么影響?
    
    答:2023年3月初,國家醫保局發布文件明確指出,將繼續探索體外診斷試劑集采,并由安徽省牽頭開展體外診斷試劑省際聯盟采購。經過廣泛調研論證,安徽省醫保局確定,擬帶量采購臨床檢驗項目為HCG與β-HCG、性激素六項、傳染病八項、糖代謝兩項等化學發光以及部分其它方法學的檢測項目。目前,安徽省際聯盟集采仍在持續推進,預計本輪集采有可能會在2023年內落地。
    
    基于公司對集采規則的理解,國產品牌有望憑借價格優勢在競爭中擴大市場份額,加速實現進口替代,并實現集中度提升。對于三級醫院而言,產品性能同樣也是重要考量因素。2019年以來,公司通過高速機X8持續裝機以及穩定運行,已樹立良好的市場口碑,完全具備在大型終端取代外資品牌的能力。
    
    為把握市場機遇,公司儀器研發及生產中心于2023年4月投產,儀器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試劑關鍵原料研發及生產中心于2023年6月改造完畢,有助于形成抗原、抗體及磁球等核心原料的生產規模優勢,進一步降低成本。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集采政策,并充分發揮自身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
    
    問題4:請問公司推出的小分子夾心法具有什么優勢?是否在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
    
    答:小分子物質難以提供2個及以上的抗原表位,因此,臨床上通常采用免疫競爭法進行檢測。而競爭法受限于本身方法學的缺陷,如精密度欠缺、準確度不夠、易受干擾、線性范圍窄等,很難與“金標準”質譜檢測結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新產業自2016年開始重點布局小分子非競爭法技術,并圍繞該技術開展了長達 7年多的詳細調研和深入探索,最終于2021年成功打通小分子復合物抗體開發技術路線,并搭建起了完善的小分子夾心法檢測技術平臺,包括原料開發平臺和試劑工藝開發平臺。目前,已有25羥基維生素D、醛固酮及雌二醇三個小分子夾心法項目獲批上市,與質譜檢測結果比對高度一致。公司未來還會將小分子夾心法路線拓展至甲狀腺及藥物監測等類別,在國內外市場同步銷售,有望通過優異的試劑性能提升終端使用體驗,并通過核心單抗自產,以合理定價幫助終端降低采購成本。隨著小分子夾心法項目陸續補齊,公司有信心在該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