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簡要介紹公司基本情況,包括公司基本經營情況、主要產品應用領域、主要財務情況等內容。
二、 互動交流的主要問題
1、 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變化的主要原因
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及高通脹等因素的影響,終端產品需求下降,從而導致PCB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行業競爭加劇。根據Prismark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PCB市場產值將收縮9.3%,面積下降4.9%。
2023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印制電路板58.88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長2.49%。但由于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為保持市場份額,適時調整價格,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7.1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4.05%。
2、 公司2023年上半年通訊產品情況,以及2023年通訊行業景氣度
短期來看,通訊網絡領域產品需求疲軟,公司為保持市場份額,適時調整價格。
長期來看,隨著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對通信網絡設備需求持續增長,預計交換機規模持續擴大。從市場規模來看,據IDC統計,2022年全球交換機行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082.3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17.0%。預計未來5年的增速穩定在4%左右,2027年規模預估達到3,768.0億元。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通訊網絡技術的研發,正積極配合客戶進行6G、衛星通訊等PCB產品的開發工作,公司112G的PCB產品有望在今年實現量產,主要面向高速交換機、路由器產品及高速光模塊產品。
3、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服務器產品情況,以及2023年服務器行業景氣度
短期來看,根據Trend Force信息,美國谷歌、微軟、Meta、亞馬遜四大互聯網公司陸續下調服務器采購量;同時戴爾、HPE等OEM廠商也在2-4月間下調全年出貨量預估;此外,疊加國際形勢以及經濟因素的影響,多種因素導致全年服務器需求展望不佳,2023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預計將同比下降2.9%。受益于大模型,2023年全球AI服務器預計將同比增長38.4%至120萬臺,但由于AI服務器占整個市場的比重不足10%,所以無法扭轉整體市場疲軟的態勢。
長期來看,隨著服務器市場去庫存化,市場或在2023年下半年或2024上半年逐漸轉好,PCB出貨量也有望隨之改善。
公司持續優化服務器領域產品結構,積極配合終端客戶進行AI服務器產品的開發工作,目前已經成功生產多款AI服務器產品用PCB,部分項目已經進入到量產階段。
4、 公司2023年上半年汽車電子產品情況,以及2023年汽車電子行業景氣度情況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年1—5月份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達242.2萬輛,同比增長41.5%。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850萬輛,滲透率有望達到36.3%。汽車電子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三大趨勢下在整車占比中不斷提高,汽車電子在傳統高級轎車中的價值量占比約28%,在新能源車中則能達到47%-65%。智能座艙、ADAS、電池管理系統等相關汽車電子產品需求持續增長,PCB作為鏈接汽車電子元器件的橋梁,其需求和價值也隨之增長。
公司成功開發了多家知名的汽車客戶,隨著認證項目的逐步釋放,近年汽車訂單穩步增長。公司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動力能源等領域都已經與客戶合作成功開發相關產品,產品項目逐步取得批量進展。
5、 公司外銷情況以及變化原因
公司持續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的深度合作,加強海外營銷服務網絡布局,并不斷開拓產品在下游領域的應用。2023年上半年,公司印制電路板外銷營收為7.14億元,外銷產品占比約47%,比上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
未來,公司將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基礎上,持續補充海外營銷服務網絡,著力日韓、歐美等市場的拓展和關鍵客戶的開發,持續完善公司海外市場布局。
6、 公司東城四期項目進展
東城四期項目產品定位于5G通信、網絡、服務器、汽車電子、部分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高密高階PCB及軟硬結合板。截至目前,東城四期項目完成第一階段產能爬坡,產能達到第一階段計劃能力,并逐步導入高端HDI產品。同時,積極推進智能制造落地,以產品自動計劃為核心,以工藝流程設計優化、參數自動下發、設備穩定性管理為基礎,實現生產周期、過程質量、制造成本的智慧管控,通過系統化和自動化的管理,實現生產效率和品質的提升,力爭打造行業內具備競爭力的智慧工廠。
7、 吉安二期項目進展
吉安二期項目產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汽車電子等產品,以全面擴充公司在汽車電子產品方面的產能,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吉安二期項目各項工作按照計劃有序進行,廠房建設、公共設施、設備選型等各方面工作穩步推進,項目進展順利。
8、 原材料變動情況以及對公司的影響
受大宗商品價格以及供需變化等方面影響,2023年上半年,覆銅板等主要原材料整體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于緩解公司經營成本壓力。公司將持續關注主要原材料以及大宗商品等的價格走勢,及時分析市場供需變化,并根據訂單情況、庫存情況以及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預測,動態調整公司的供應策略。
注:公司嚴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規定,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