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
公司專注主營業務發展,圍繞下游應用場景組織產品開發,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產品方向,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及解決方案,并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泛能源及消費電子領域,目前已能提供1,700余款可供銷售的產品型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367.67萬元,其中:傳感器產品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289.99萬元,同比增長131.74%;信號鏈產品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1,001.35萬元,同比下降22.27%;電源管理產品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2,595.25萬元,同比下降0.79%。2023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367.6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80%;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60.43萬元,同比下降167.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835.14萬元,同比下降209.34%,主要原因如下:
1、受整體宏觀經濟及半導體周期下行,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以及行業去庫存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受行業供需關系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產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在行業下行周期,公司仍然堅持在研發投入、市場開拓、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人才建設等多方面持續的資源投入,使得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持續上升,與上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增加了22,973.38萬元;
3、因公司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報告期內攤銷的股份支付費用19,283.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大,若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公司2023年1-6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123.06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448.35萬元。
從下游應用的收入結構來看,汽車電子領域收入占比為26.28%,較去年年度占比提升約3個百分點;消費電子領域收入占比為10.04%,較去年年度占比提升約3個百分點;泛能源領域收入占比為63.68%。
分產品品類看,2023年半年度傳感器產品實現營業收入8,289.99萬元,同比增長131.74%;信號鏈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1,001.35萬元,同比下降22.27%;電源管理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2,595.25萬元,同比下降0.79%;
研發投入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繼續保持高力度的研發投入,堅持技術創新,2023年1-6月研發費用為33,458.2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9.11%。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研發人員人數同比增加107人,同比增長44.40%。
二、問答環節:
Q: 上半年下游領域汽車、工業以及消費的占比如何?后續如何展望幾個領域的景氣度?
A: 從各下游領域營收占比看,上半年相比去年,泛能源占比有所下降,從約70%到63%,汽車電子上升到26%和消費電子上升到10%,各上升3個百分點。各個下游領域景氣度情況:
1、泛能源:主要包括光伏儲能、工業、數字電源等應用:
1)光伏和儲能,今年相比去年年底和年初預計大幅不及預期,今年年初大部分光伏儲能客戶對今年預測非常樂觀,認為有翻番增長,客戶保持積極備貨和提貨狀態,但Q1末的時候,看到光伏行業需求預期大幅下調,尤其戶用、微逆光儲充應用市場下行明顯,導致我們在光伏市場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戰,也產生了很大的庫存,大型逆變站是看起來唯一保持比較好勢頭的細分領域。光伏市場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需求樂觀,導致客戶端和渠道產生很高的庫存水位,現在在去庫存過程中,在光儲行業中這個過程還會至少保持1個季度,最快到Q4才能好轉。
2)工業:電機驅動、變頻伺服等應用,去年Q4開始就已經進入去庫存周期,今年上半年這個行業已經看到明顯的企穩和好轉的跡象,庫存水位消耗也到了相對合理水平,但是這樣企穩的過程不會是非常快速的過程,但是看到行業好轉的趨勢。
3)數字電源:PC、服務器電源、通信電源等,整個市場需求處于低位的狀態,整個市場并沒有非常明顯好轉的趨勢,基本上需求也不會進一步下降,庫存也在逐漸消耗,預計今年下半年行業會逐漸復蘇和回轉。
2、汽車電子: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穩步提升,但是不及去年前年翻番的增長速度,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保持20%-30%的增長,汽車電子從去年Q4到今年Q1前后的時間,由缺芯到不缺芯的過程,產生部分客戶終端庫存和渠道庫存累積,Q2納芯微主要是客戶端和渠道端去庫存,包括部分重要客戶供應方式發生變化,由渠道供應變為直供,在這個過程中Q2也存在階段性去庫存的狀況。汽車需求在穩健增長,去庫存周期不會太長,下半年開始整體汽車市場會回到正常穩定增長的狀況。
3、消費電子:經歷長時間市場低迷,今年上半年看到消費電子市場復蘇的跡象,所有終端客戶庫存水位回到合理水平,消費電子有逐漸的恢復和增長的趨勢。
Q: 從產品的角度分析一下,當前行業競爭及未來變化情況,隔離(驅動運放、數字隔離)、非隔離、磁電流等產品目前行業競爭的情況和展望?
A: 按產品分類隔離類歸到信號鏈,按照產品來講:
隔離類成熟產品:目前隔離絕大部分產品,納芯微在過去一年市場份額在大部分品類已經非常高了,國外巨頭公司開始回歸,競爭異常激烈,其中包含了數字隔離、隔離采樣、隔離接口、隔離門驅等,和國外的歐美公司有非常激烈的價格競爭。我們的策略是積極應對競爭,優化產品構成,供應鏈尋求價格下降,做產品迭代,通過技術工程改善不斷優化成本,但是因為供應鏈端成本優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在終端銷售上體現,現在價格和毛利率下降非常明顯,我們認為積極的市場策略穩住了份額,占有比較明顯的份額優勢。
隔離類新產品:1)帶保護的隔離驅動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主驅,去年底推向市場,在國內主驅廠商完成導入和量產工作,進展順利,營收增長非常明顯,預計下半年更多項目會有持續顯著的營收貢獻;2)功能安全的主驅隔離驅動在開發過程中,進度順利,目前已有有了第一版樣品的回樣,正在測試評估過程中,預計明年量產推向市場,未來在主驅市場會進一步提供營收貢獻;3)隔離驅動對光耦驅動的替代,主要應用在光伏逆變器和工業電機驅動上,過去的隔離驅動以光耦驅動為主,目前正在積極做光耦驅動的替換,目前很多頭部客戶完成了替換,并不斷提升份額。
傳感器:今年比較重要的是磁電流傳感器,從去年年中開始量產,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有比較顯著的營收的貢獻,今年隨著更多客戶和項目的導入,保持不錯的增長勢頭。磁電流傳感器產品不斷的完善,光伏和汽車三電客戶應用得到快速推廣,會成為我們后續增長引擎的貢獻。在磁方向,下半年磁開關產品會陸續量產,和大陸電子開發汽車輪速傳感器的產品開發進展也比較順利。溫度傳感器今年市場表現不是很好,PC服務器是過去溫度傳感器的場景,需求不是很好所以營收下降。濕度傳感器在今年上半年已經順利量產,目前產品的性能和成本都非常有競爭力,期待今年下半年開始在濕度傳感器有營收增長的貢獻。
電源:LED車燈照明和驅動,去年底量產一通道、三通道、12通道尾燈驅動產品,今年上半年12通道完成了在汽車車燈行業關鍵頭部客戶的導入,實現大規模發貨,預計下半年會有比較多的營收貢獻。汽車馬達電機的驅動,今年上半年陸續有多款馬達電機驅動芯片推向市場,成功design-in了很多終端客戶和關鍵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產品上量和項目導入會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功率器件:納芯微剛布局,布局功率器件的思路跟一直以來戰略布局的思路是一致的,圍繞目標市場和應用,去補全我們的產品布局,目標在于給客戶提供一個更加完整的芯片級解決方案。去年下半年開始,在自建功率器件研發的團隊,目前有早期功率器件類產品在逐漸發布,但整體處于早期階段,未來幾年重要的還是完成核心能力和核心工藝建設,打磨產品競爭力,期待未來成為增長引擎。
產品布局堅持一貫的原則,圍繞汽車電子和泛能源這兩個目標市場布局,打造產品競爭力,希望通過持續努力未來成為這兩個市場地位占據地位的國產芯片廠商。
Q: 收購的昆騰微電子公司,公司收購期望達到的協同效應,目前的合作狀態?現金收購,原有團隊是否會留下來?行業低谷,公司作為模擬龍頭有沒有更多的收購整合計劃?
A: 之前發了公告,我們確實在和昆騰微電子在就收購的事項目前進行溝通和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和昆騰有很多協同的部分,昆騰微以信號鏈和射頻為基礎的IC設計公司,產品方向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無線音頻領域,有完整的SoC解決方案,在無線麥克風、無線設備等領域里面,占據著不錯的市場地位,也有比較穩定的營收和利潤表現;二是信號鏈業務,昆騰微在信號鏈上面有不錯的技術儲備,ADC/DAC產品上有不錯的產品布局和技術儲備,有很好的行業頭部客戶資源。
我們擬收購昆騰微基于幾個協同考慮:1)在信號鏈實現技術、IP和產品的互補,我們的信號鏈占營收的主要部分,我們也有不錯的信號鏈技術積累,我們過去的布局集中在專用的信號鏈領域,針對各種傳感器的應用開發了傳感器專用芯片,但在通用信號鏈里面沒有豐富的產品布局,昆騰在通用有更好的布局,在產品上能與我們互補;昆騰在高精度和高速ADC/DAC有不錯的IP積累,這部分可以在專利上布局;2)昆騰在音頻領域有不錯布局,納芯微在音頻有更長期的產品規劃,我們在音頻麥克風信號調理芯片是比較重視的業務方向,未來圍繞汽車音頻的使用場景還有長遠的產品布局,借助昆騰在音頻信號處理及音頻算法的布局,實現我們在音頻領域的研發實力;3)納芯微有不錯的傳感器技術儲備和產品布局,昆騰有不錯的無線射頻領域布局,在共同探討圍繞傳感器、射頻、SoC產品智能傳感、 IoT 等應用的產品機會。
目前該事項尚處在收購的接觸、談判和規劃過程中,和昆騰多名股東簽訂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盡調結束后,可能會討論正式收購要約的方案,實時進展將通過公告形式發給大家。
行業并購的趨勢:我們也一直在積極關注市場上并購和整合的機會,我們的策略非常明確,并購整合的思路是圍繞構建核心的市場能力、產品能力和技術能力,最終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昆騰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做的第一個比較大的案例,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投入資源,繼續去尋找相關的好的整合機會。
Q: 公司對于今明年人才布局的規劃,及人員結構的變化?
A: 人才布局方面,公司會持續在關鍵產品領域和技術方向,尤其是構建未來核心競爭力持續引進人才,這個方向不變,在行業從過去的缺貨狀態回歸到產業常態化的過程中,公司也進行了戰略調整,從追求快的模式轉變為追求好,構建核心競爭力。
人才來源方面,納芯微從21年開始正式開始做校招計劃,過去2年我們不斷擴大校招規模,在內部構建一套比較完整的校招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支撐未來人才來源由過去以社招為主慢慢轉成以校招為主,自己培養為主的方式,今年或者明年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會更加轉向以校招為主。
人員數量來講,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從營收和利潤增長上遇到挑戰,人員上不會像過去幾年人員翻番,今年不會有快速成長。目前整個公司包含子公司在內約有800人,預計明年新增人員規模將在此基礎上增長20%左右。
Q: 1)未來服務器需求逐步提升,目前服務器領域有哪些產品的進展?產品規劃?2)公司目前圍繞汽車電子布局,且具備平臺型公司的能力,未來是否會逐步補全通用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產品?
A: 1)服務器產品布局:過去看到AI服務器增長,占服務器比例是比較低的比例,通用服務器市場需求增長并不是非常明顯。納芯微服務器產品集中在接口類和溫度傳感類產品,和國內外服務器頭部廠商都有不錯的產品合作,這兩類產品貨值都不是很高,營收規模不算很大。未來,在尋找服務器新的產品機會,電源管理的機會和更多接口類產品的機會,但是目前都處在市場調研早期的階段,沒有明確的產品規劃和布局。
2)我們會逐步拓展更多的應用領域,會開拓通用型信號鏈和通用電源產品,我們聚焦的主航道不會變,更多聚焦在泛能源和汽車電子,因為這兩個領域是未來5-10年有結構性機會的兩個領域,在快速成長變化過程中,因此我們大的策略會繼續聚焦。在通用產品布局,優先考慮這兩個領域里面會用到的信號鏈和電源產品,隨著這兩個領域布局的完整和技術積累成熟,我們在一些產品覆蓋比較契合的市場,會逐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