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問
1、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發展階段不同,客戶在購買新機時的關注點是否也不一樣?
答:歐美市場經濟發展水平高,安全生產法規嚴格,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成熟;國內市場正處于成長期,行業競爭激烈。與國內客戶相比,國際成熟租賃商更加關注生產商的產品創新力、品牌影響力,重視產品品質、殘值及流通性。近年來隨著碳排放要求提升,海外成熟客戶對于產品在安全性、節能減排電動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公司未來對國內市場是什么銷售策略?
答:國內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正處于成長期,人均保有量較小,產品結構尚不完善,行業滲透率較低,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同時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租賃商在購買新機方面較以往更為謹慎,市場短期承壓,長期向好。公司堅持提供高品質、差異化產品及優質的售后服務,幫助客戶提升其租賃市場競爭力及盈利能力,為客戶長期穩定持續發展而考慮。
3、目前“雙反”復審有新的進展嗎?
答:目前,公司與律師團隊正在積極開展“雙反”復審相關工作,具體情況敬請關注公司后續披露的進展公告。公司始終堅決維護自身權益,并通過加大非貿易摩擦海外市場開拓力度,加快高附加值、差異化新產品的研發,不斷開拓新的應用場景,持續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不斷優化供應鏈等方式,盡可能減少“雙反”調查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4、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場收入及占比進一步提升,與國內其他企業相比,公司在歐美等成熟市場的競爭優勢體現在何處?
答:公司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及穩定高效的售后服務,不斷提升市場銷售額,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海外市場主營業務收入18.63 億元,同比增長12.93%,銷售占比達62.92%。國外成熟租賃商的盈利點來自于租金收入、二手殘值以及低維修成本。國內企業要進入海外成熟市場,需要在產品認證、知識產權、貿易摩擦等方面都做好應對準備。公司出口產品已通過多項嚴苛的國際認證,已形成多款系列化、模塊化、差異化業內領先的新產品,產品線擴充豐富。公司全球市場布局完善,從技術、銷售、采購多維度著力,多點開花,有能力應對國際市場環境變化,抗風險能力強。目前公司產品已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與多家海外租賃商達成穩定合作。
5、公司新品研發工作進展如何,未來的研發方向是怎么樣的,是否會擴展到新的應用領域?
答:為提升市場競爭力,滿足國內外客戶需求,公司專注產品研發創新,不斷完善產品矩陣,高端優質產品儲備豐富。目前公司臂式、剪叉式、桅柱式及差異化等全品類產品型譜已全面完善,未來研發重心依然是模塊化、電動化、差異化高空作業平臺新產品。公司充分把握行業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趨勢,將繼續推出更多節能減排的新能源產品,并堅持嚴格的質量管理,進一步降低產品故障率。同時,公司將繼續挖掘終端市場需求,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6、目前臂式產品在海外銷售情況如何,主要銷往哪些地區?
答:臂式產品海外市場推廣順利,2023年上半年海外臂式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9.11%。海外租賃公司電動化更新替換需求明確,除電動臂式產品外,公司節能環保、動力強勁的增程式臂式高空作業平臺,可有效解決海外客戶在戶外作業時遇到的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困難,客戶反饋良好。目前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產品主要出口地區為歐洲及其他新興市場。
7、2023年臂式產品毛利率有所提升,公司將通過哪些途徑繼續提高毛利率?
答:2023年上半年,臂式產品綜合毛利率提升至26.25%,主要系報告期內臂式海外收入持續增長,電動化及附加值高的差異化產品比例提升所致。未來公司將繼續調整市場布局,優化產品結構,通過增加境外市場銷售以及高米數、高附加值、電動化臂式產品銷售,改善臂式產品毛利率。同時,公司持續加強臂式產品成本管控力度,通過精益化管理、智能制造、工藝升級等方式持續提高生產效率,積極發揮智能制造規模化優勢。
8、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端增速放緩,原因是什么?
答:今年公司沒有新增產能,待五期工廠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規模。
9、五期工廠投產后產能布局是否會比較完善?目前五期工廠調試進度如何?
答:公司五期工廠產能規劃主要系高米數的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高米數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及差異化產品,項目投產后將豐富公司產品線,增強差異化優勢,提升產能規模。公司五期工廠仍處于設備調試,待完成后將進入試生產階段。
10、公司利潤率水平較高,請問公司在生產端如何落實成本管控工作?
答:一方面公司擁有業內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領先的“未來工廠”,生產能力強,生產效率高,能有效發揮規模化優勢,成本管控能力強。另一方面公司已實現結構件自制,生產鏈完善。公司采用閉環生產模式,擁有數字化下料、切割、焊接、噴涂和智能總裝生產線,可有效把控部件質量、縮短產品交貨期、提高盈利空間。
11、公司剪叉產品在海外市場需求如何?公司能否進一步提高其毛利率?
答:公司剪叉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市場,未來公司將持續拓展銷售渠道,積極發展優質新客戶;同時加大剪叉新產品的研發推廣力度,提升高米數、高附加值、差異化剪叉產品的銷售比例,優化產品結構,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