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2023年半年度經營亮點
1.公司業績增速快。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92億元,同比增長52.10%;實現歸母凈利潤2.08億元,同比增長149.66%。其中全資子公司易佰網絡Q2營業收入季度環比增長16.35%;Q2凈利潤季度環比增長51.19%。
2.公司盈利質量高。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達2.77億元,超過了凈利潤水平;期末貨幣資金余額達到6.24億,在上半年支付了約2億回購款和3.6億股權收購款的前提下,公司仍具備較高的資金儲備,財務狀況非常健康。與此同時,作為零售企業,在上半年營收實現50%以上增速的情況下,應收賬款僅增長約16%,存貨僅增長約6.5%,這兩項數據也表明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
3.公司發展勢頭好。公司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呈現環比增長,報告期內,所有銷售目的地和產品品類都實現了收入正增長,其中泛品的SKU數量從2022年的50萬個增長到目前的95萬個,客單價也提升到100元以上,精品的客單價提升到了400元以上。公司目前的發展勢頭強勁,且跨境電商行業下半年的銷售收入通常會有明顯增長,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有希望超過年初計劃。
二、互動交流
Q1.如何看待海外需求變化對公司的影響?
回復:首先,海外需求是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外部因素。目前,公司的銷售目的地分布比較廣泛和均衡,大約涉及到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銷售地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北美地區上半年的銷售增速最快,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的42%,其中美國是第一大市場,占約27%。目前美國的消費數據和就業等經濟指標都非常健康,經濟勢頭良好,美聯儲專家也認為美國大概率不會陷入衰退,因此我們對美國市場的未來消費保持較高的信心。此外,墨西哥及拉美地區人口基數大,電商滲透率低,未來增長潛力巨大,是公司重點發展的市場。歐洲地區上半年銷售也實現了正增長,歐洲市場的觸底反彈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快速增長具備重要意義。其次,公司的產品符合高性價比的產品定位,契合全球消費降級的潮流和趨勢。因此公司認為,無論未來海外需求如何變化,高性價比產品仍具備較強需求韌性,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Q2.未來三年對億邁業務的規劃?
回復:億邁業務是公司業績的一大亮點。2022年,億邁全年營收2.72億元,2023上半年,億邁收入已超3億元。億邁的商業模式為在泛品領域尋找具有一定基礎的中小商戶,并將他們納入億邁的平臺和體系中,我們與商戶共享信息系統和供應鏈,為商戶提供全鏈條服務。相較于Temu和速賣通等提供全托管服務的平臺,億邁采用了一種半托管的服務模式,這使得賣家能夠主導終端銷售價格,并在選品、物流和廣告投放方面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我們相信億邁這種半托管模式在泛品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預計在明年和后年將保持較高的增速。
Q3.上半年部分品類的毛利率出現小幅下滑,什么原因?
回復:公司毛利率的變動與成本端的貨物采購成本和運費成本相關。貨物采購成本在上半年略微上漲,但并非因為采購商品的直接成本上漲,而是受到公司三項業務收入結構變化的影響。展開分析,億邁業務的毛利率只有十幾個百分點,而億邁在上半年的收入占比提高至11%左右,導致公司整體的毛利率發生了輕微變動。整體來看,公司的商品購成本控制較好,沒有明顯增長,運費也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
Q4.銷售費用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銷售費用可分為:銷售人員的固定成本和平臺費用、推廣費用等。銷售費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增速較快,人效提高,固定成本在整體成本中的比例降低。平臺推廣費用在上半年基本保持穩定,約占銷售額的5%左右。
Q5.如何看待公司泛品業務拓品類的速度和空間?
回復:泛品業務上半年新增的SKU數量遠超之前。2022年約50萬個,目前在售SKU超95萬個,今年在售的SKU數量快速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與億邁商戶的產品庫共享,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的擴張。每個SKU的開發都需要時間和成本的投入,但通過億邁引入戰略合作商戶,與商戶共享系統、供應鏈和產品庫,我們在售的SKU數量也大大增加了。在泛品行業中,SKU的儲備數量和銷售鏈接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雖然每個產品在上架初期銷售量較低,但隨著銷售鏈接數量的不斷增長和銷量積累,可為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做出持續貢獻。
Q6.為什么精品業務客單價大幅提升,但SKU數量提升較小?未來精品業務的趨勢如何?
回復:報告期內,精品業務客單價明顯提高,2022年約330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約440元人民幣。客單價的提高是精品團隊主動進行經營策略調整的結果,更高的客單價意味著更大的毛利空間。精品業務的特點在于打造自有品牌,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是單純追求增加SKU數量。目前來看,精品團隊已逐漸成熟,在過去兩年的經驗打磨中已經摸索出了運營的規律和特點。
Q7.海外Temu的快速增長是否對公司形成競爭?
回復:Temu的主要商品價格帶在10美元以下,而公司對應的商品占比并不高。公司銷售的泛品價格主要集中在10-20美元之間。因此,我們沒有直接感受到Temu的競爭壓力。其次,亞馬遜對Temu的競爭是有所警覺的,亞馬遜通過調整輕小商品的運費,利用其配送效率和客戶體驗來贏取低價產品的市場份額。目前亞馬遜在海外電商平臺中的競爭優勢相對穩固,我們相信在其推出相應的調整措施后,低價商品的銷量會有明顯增長,公司的泛品銷售也將受益于其政策調整。
Q8.“美國擬取消800美金進口免稅政策”對我們的影響如何?
回復:該提議目前尚未落地,因此對公司沒有影響。若未來該法案落地執行,預計對公司的影響相對有限。首先,公司對美國市場的銷售占比約27%,且其中采用小包直郵模式的占比只有三分之一。如果未來只對小包直郵模式征稅,公司可以通過調整終端銷售價格或發貨模式來對沖這部分影響。其次,如果加價或者稅費影響超出預期,并且對小包直郵模式產生較大影響,我們相信消費者會轉向FBA模式購買商品,而公司的FBA模式占比超過70%。因此從公司角度來看,這也可能是潛在利好。但目前法案懸而未決,我們也無法作出具體判斷。
Q9.未來有計劃發展新的國家嗎?新市場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否會導致利潤率下降?
回復:公司進入新市場的前提是合作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在當地開放銷售站點,公司會根據各電商平臺在各地區的發展狀況選擇不同程度的投入。首先需要考慮當地的基礎倉儲物流設施和海外第三方的配套服務是否完善,如果目標市場不具備上述基礎,公司會謹慎考慮是否布局,不會影響現有業務的利潤率。
Q10.精品業務未來是否會考慮聚焦幾個品類?
回復:公司策略是發展自己能掌握、能運營好的品類。精品業務搭建初期布局了近10個品類,經過了篩選和沉淀,目前保留了團隊優秀、供應鏈具備優勢、能為公司貢獻業績的品類。接下來會根據消費市場偏好進行品類增加,堅持相對高單價、SKU精簡的精品路線。
Q11.亞馬遜發力高性價比市場,是否會壓縮公司的毛利率?
回復:價格競爭是電商的常態,市場始終處于完全充分競爭的狀態中。公司認為亞馬遜不會展開惡性價格戰,因為平臺除了價格競爭外,質量、服務、客戶體驗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競爭指標。亞馬遜的優勢在于圈住了歐美市場最具消費力的家庭,擁有規模龐大的Prime會員,通過線下較強的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和高速的配送效率增強競爭優勢,公司判斷應該不會發生惡性價格戰。
Q12.各品類增速?
回復:報告期內,各品類銷售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家居園藝增長約48%,工業商業用品增長約32%,汽摩配件增長約53%,健康美容增長約62%,戶外運動增長約25%,3C電子產品增長約70%,工藝收藏增長約44%,每個品類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各個品類的發展均衡,SKU數量不斷增長,將為未來的收入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Q13.AI應用對公司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最新影響是什么?AI選品方面離技術成熟還有多遠的距離?
回復:從今年4月起,公司通過易佰云接入了ChatGPT,在各項應用環節做了大量測試,目前已有十多項功能在業務環節中應用并發揮了提效效果,但對整體業績的影響較為輕微。AI選品是未來重要的研發方向,可以提高選品效率、轉化率和成功率,但目前沒有實質性進展。公司未來會繼續深入跟蹤和研究新的應用,希望能看到量變到質變的進步。
Q14.除亞馬遜外,其他平臺有哪些增速較快?哪個平臺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平臺?
回復:目前公司銷售仍集中在亞馬遜,占比在80%以上,其他電商平臺占比均沒有超過5%。報告期內,除亞馬遜以外,沃爾瑪、美客多、波蘭Allergo等平臺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
Q15.拓展沃爾瑪平臺的策略僅針對精品業務嗎?是否計劃降低亞馬遜平臺占比?
回復:精品因考慮到平臺客戶的消費力和所占市場份額,目前集中在亞馬遜的美國站點銷售。公司仍堅持多平臺發展策略,但無法左右電商平臺的發展格局,亞馬遜的優勢地位是在多年競爭中形成的穩固結果,公司不會刻意降低亞馬遜平臺的銷售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