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何頡向證券、投資機構介紹公司2023年半年度經營情況
公司2023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9.54億元,同比增長8.94%;實現合并報表凈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20.11%。2023年1-6月公司毛利率41.38%,同比上升了1.38個百分點;凈利潤率17.69%,同比上升了1.69個百分點。
2023年二季度(4-6月)的凈利潤率為18.45%,同比上升了2.81個百分點;毛利率為42.49%,同比上升了1.49個百分點。毛利率和凈利率自年初以來保持了持續改善的勢頭。
以區域劃分的營業收入來看,2023年上半年在東北、華北、華東區域的增長率均達到了20%以上,特別是東北區域達到了45.70%,主要得益于公司產品在大田作物應用上的增長。
二、溝通交流情況
問1:介紹一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基本情況?
答:植物生長調節是農藥的細分行業,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2022年底植物生長調節劑占農藥產品登記數量的3.19%。通過精準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改變植物性狀、克服環境和遺傳局限以及提升品質,具有用量少、見效快等特點,在進一步提高作物產量、提升品質、減少人工、提高效率、配合機械化方面具有明顯作用,符合農業現代化、集約化的需求。隨著我國種植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深入推進,植物生長調節劑越來越成為剛需產品。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容量約630億元。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58.1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96.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0.6%,高于農藥行業增長率。
問2:影響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滲透率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答:第一,用戶的認知,許多用戶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尚不了解甚至有誤解,公司需要深入到田間地頭的示范培訓和技術培訓,提升用戶對植調劑產品的認知;第二,土地流轉、種植規模化、專業化經營,這使得植調劑用量低、效果顯著、投入產出比高、節約人工、配合機械化的優勢更加明顯;第三,下游作物的價格高低影響種植者的投入積極性。
問3:公司并購鶴壁全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考慮是什么?
答:鶴壁全豐以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生產為主,擁有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登記證12個(含1個母藥),現有原藥產能約1.3萬噸,其原藥是公司制劑生產的重要來源,控股鶴壁全豐后公司的原藥供應得到進一步保障,成本優化。另外,鶴壁全豐還擁有60多個制劑登記證(其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20個、殺蟲劑登記證20個、殺菌劑登記證14個),進一步充實了公司的產品矩陣,擴充了銷售渠道。有利于提升公司行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問4:后續還有新產能投放嗎?
答:山西浩之大和重慶依爾雙豐產能基本飽和;鶴壁全豐有鶴壁和安陽兩個工廠,產能利用率都比較低;位于簡陽的潤爾科技IPO產能尚有富余。因此,與幾年前比,公司不但產能有較大增加,還加強了對上游原藥的控制,有利于公司制劑產品生產。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有可轉債募集資金項目和在重慶萬盛投資的年產1.5萬噸原藥及中間體合成生產項目。
問5:未來有關計提減值的事項會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持續的影響?
答:公司2022年因并購鶴壁全豐計提商譽減值損失6600萬元,受恒大財務危機影響計提減值約2600萬元,導致計提減值的因素已變化,預計不會對公司后續經營業績產生持續影響。
問6:植物生產調節劑的市場競爭格局?
答:有調節劑登記證的450余家,2022年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數量前10名的企業合計有311個登記證,占全部登記證的21.7%。我公司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在前10名企業中占40%,行業比較分散,行業內其他公司產品品種少,或者單一,地推人員少,服務能力弱,而公司產品較豐富、人員多、專業性強、服務能力強,我們通過為經銷商、零售商、用戶做好技術服務來推動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