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半年度業績情況介紹
公司2023上半年實現收入536.24億元,同比增長60.52%,歸母凈利潤38.43億元,同比增長324.58%,扣非歸母凈利潤35.36億元,同比增長340.34%。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流55.72億元,總資產超過1200億元。上半年出貨33.1GW,其中組件30.8GW。
產能方面,公司進一步上調2023年底產能目標,預計到年底形成85GW硅片、90GW電池和110GW組件,其中N型產能預計占比75%,23年底海外一體化產能12GW。
出貨方面,2023年出貨預期上調到70-75GW,N型占比60%,其中Q3組件預期出貨19-21GW。目前下半年在手訂單覆蓋度超80%。
(二)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
1、公司再融資原因,如何利用其保持公司領先優勢?
第一,光伏行業需求景氣度較高且技術迭代快,為滿足市場需求,亟需資本性投資以鞏固公司在市場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第二,公司上市時間較同行相對較短,股權再融資有利于公司降低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成本。第三,目前公司定向增發再融資項目基于公司實際運營需求而制定,將專注于綜合優勢明顯的山西一體化項目投資,其中優勢包括:區域輻射廣、港口運輸便捷、電力成本低、產能規劃領先、數字化增效快、人力成本少、碳足跡溯源明確等。未來隨著公司擴產項目逐步落地,公司有信心通過此次再融資擴產計劃進一步夯實公司核心競爭力。
2、除山西大基地外,是否還有其他規劃,后續融資安排?
公司追求有競爭力的先進產能,不盲目擴產。山西一體化大基地項目是公司目前生產模式的重要創新,目前暫無其他大基地規劃。此外,公司積極關注海外擴產機會。考慮公司盈利水平的持續改善,并結合本次定增,對后續三期四期山西一體化項目建設暫無相關融資規劃。
3、美國市場出貨和未來布局規劃?
二季度美國出貨環比有所上升,由于公司總出貨快速攀升,全年出貨占比預期維持5%-10%,全年美國地區絕對出貨量維持環比提升趨勢。公司持續秉持全球化戰略,未來會繼續在有競爭力的國家擴產,為全球化布局做準備。
4、未來格局的變化,未來頭部廠商份額提升會不會有壓力?
行業發展適度的供大于求更利于行業發展,也會提升光伏在能源行業的競爭力。未來市場份額的競爭會在頭部企業中進行,在技術領先性、全球化能力和一體化等方面有優勢的企業市場份額有望受益進一步擴大。
5、N型完全主流之后,盈利如何展望?
取決于技術領先性、規模生產成本和市場布局。在技術上,公司有信心在功率、良率、成本上持續領跑;在制造端,公司不斷追求創新生產模式提升成本競爭力,比如山西大基地的建設;市場布局角度,預計明年美國市場出貨將同比改善,全球出貨主要為N型產品,共同支撐公司的長期盈利水平。
6、下半年國內外光伏組件的需求?
對市場需求保持樂觀,隨著原材料和組件價格降價,國內部分低價訂單價項目重新激活。國外市場同樣由于價格變動原因,高價ppa安裝啟動加速,低價訂單也有較好轉化。中期來看,中國、美國、歐洲仍是光伏主要市場,而很多新興市場爆發力較好,中東、拉美等可以支撐市場需求持續向好。預計2023全球組件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00GW,2024年有望達到600-650GW。
7、怎么看TOPCon和HJT對比?TOPCon技術領先優勢?
隨著產業TOPCon規模擴大,其相對領先優勢進一步凸顯。對比在良率和成本上仍需要時間突破技術壁壘的其他路線,公司TOPCon進展順利,在功率、封裝材料成本等方面持續突破,量產效率、良率方面和行業水平相比始終保持動態半年領先性。
8、上半年存貨和設備減值情況?
上半年計提的設備減值主要為提升資產質量而計提的小尺寸產能減值;目前公司資產結構行業領先,P型產能占比相對較小。由于二季度硅料價格下跌帶動組件價格回落,基于會計的謹慎性,公司對庫存計提了減值,預期隨著組件價格趨于穩定區間,下半年減值風險較小。
9、中長期的趨勢是光儲平價和智能化升級,有哪些需要關注的核心要素?
第一,技術領先性,展望后市N型技術競爭會持續,必須保持技術持續領先;第二,保證全球化能力;第三,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能力。
三、風險提示
公司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有關公司信息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和法定信息披露媒體刊登的相關公告為準。本公告中如涉及對外部環境判斷、公司發展戰略、未來計劃等描述,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實質承諾,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