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訊飛2023-08-1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科大訊飛2023-08-1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8-14 科大訊飛 - 關于董事長持股變動的說明會
    參與機構
    興業證券,長江資管,財通基金,明晟東誠基金,國海證券,中泰證券,玄元投資,華創資管,領偉資本,西部證券,大椿基金,May Protium,崇盛投資,興銀理財,凱昇資管,博道基金,潤融基金,上海證券,North Oakridge,信達證券,華鑫證券,Broad Peak,中信證券,建信養老,國元證券,marcopolo,中移資本,恒健遠志投資,美銀,匯豐前海,萬家基金,嚴牌過濾,金光紫光基金,恒遠資本,謝諾辰陽,世誠投資,華泰資產,中金,中信保誠,興證資管,弈宸基金,海通資管,禾其投資,紅驊投資,東北資管,中國東方,花旗,林海南任煙雨,瑞銀,知春資本,CICC,kpfund,白犀資產,世紀,山西證券,浙商證券,申萬宏源,裕道資本,東方證券,興合基金,CLSA,恒越基金,國新資管,承珞資本,君富基金,富達,乾惕投資,詠明資產,景順長城,安聯資管,平安養老,永贏基金,證券時報,致順投資,國泰君安,青島迅投,重慶銀行,賀騰,華安證券,南京證券,鑫然投資,東北證券,國泰,財通證券,軒漢投資,誠熠投資,TKHK,中金資管,和灃資產,聚享智研,神農投資,海通證券,HSBC,民生證券,前海辰星,泓德基金,鴻涵投資,中泰資管,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邦客資產,CCBI,RTfund,華西證券,中郵證券,明達資產,野村證券,易同投資,冠華老鷹投資,華創證券,長江證券,中銀資管,海盈投資,隆象資本,國盛證券,中銀國際,東信資本,中郵人壽,銀華基金,平安證券,安信證券,彌遠挑戰,胤勝資產,華寶投資,東吳證券,中意資產,招商證券,上汽頎臻資管,金科控股,摩根士丹利,民生加銀,覺他投資,長盛基金,中信建投,華福證券,cocolele,crystalline,Cynthia_Liu,Dlzbzb,duyang,ehhsha,Guo Jin,Jackson,kenshin,MONICA,Robbie,selina,Steven,SunEyE,Sunkey,Wanlin Lyu,william,Yin Zhang,Yufeng,Zoe Shiva,張勁,Stephen Yin (Barings),國壽資產,華泰證券,彤源投資,惠升基金,嘉實基金,太平洋,開源證券,山高資管,東方基金
    調研詳情
    問:劉慶峰董事長選擇大宗減持方式償還23.5億到期欠款,當時借款23.5億參與2021年科大訊飛定增的具體背景是怎樣的?
    
    答:公司于2021年1月19日發布了《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的公告,對本次定增的背景闡述如下(公告中原文內容用“”表示):
    
    1、“提高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鞏固公司控制權”
    
    企業控制權的穩定是企業戰略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最根本保證。科大訊飛是中國在校大學生創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劉慶峰是在校大學生身份開始
    
    創業,在較長的源頭技術產業化周期中,經歷了較多輪融資,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劉慶峰個人持股比例較低。
    
    2021年初,劉慶峰直接與間接持有公司股權的比例合計僅為6.71%,低于單一最大股東中國移動的持股比例11.60%。為實現董事長劉慶峰的實際控制人地位,科大訊飛創業團隊成員等股東將各自的提案權、表決權及提名權等權利委托給劉慶峰,使得劉慶峰控制的投票權比例達到12.43%,僅僅比中國移動高0.83%。為了股權架構的穩定,科大訊飛的股東中科大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科大控股”,持有科大訊飛股權比例為3.75%)與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于2014年起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使得實際控制人擁有表決權的股權比例合計達到16.17%,穩定了公司的控制權。
    
    劉慶峰與科大控股一致行動這一做法,在2020年底面臨可能的政策變數: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42號)要求高校“逐步實現高校與下屬公司剝離”,2018年選取部分高校先行試點,2020年起全面推開;教育部、財政部基于上述精神,于2020年9月3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開中央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教財函【2020】60號),根據上述文件要求,當時各地高校均在逐步開展相關企業的“脫鉤剝離”工作。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按照相關程序,把科大控股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整體劃轉至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監管的國有企業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后,將使《一致行動協議》的存續面臨較大的不確認性,從而可能影響到公司控制權穩定。
    
    “通過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劉慶峰先生的持股比例及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表決權比例均可得到提升,進一步增強了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鞏固了實際控制人的控制地位”。
    
    2、“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營運資金需求”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行業應用落地的進程加快,營運資金需求也日益增加。通過本次發行獲得更加充足的流動資金,一方面,使公司的資金實力獲得進一步提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有力的營運資金支持,進一步滿足核心業務增長與業務戰略布局需要,有利于公司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搶抓戰略先機”。
    
    3、“外部宏觀環境復雜多變,促使公司必須加快發展步伐,提升抗風險能力”
    
    “2019年來,中美貿易爭端持續,科技競爭一度升級。科大訊飛等中國科技公司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較大沖擊,實體經濟受到重創,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內對公司的業務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響”。通過2021年再融資,使公司獲得營運資金25億,有效加強了公司面臨宏觀經濟波動的抗風險能力。
    
    4、2021年1月13日,公司市值站在千億的階段性新高,劉慶峰董事長確定啟動增發。
    
    2018年-2020年,公司市值基本在700-800億左右浮動,2021年1月13日,公司市值站在千億的階段性新高。劉慶峰董事長在該時點確定啟動增發,并由實際控制人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體現了其對人工智能行業和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有利于公司長期穩定發展。
    
    問:劉慶峰董事長21年6月底借款23.5億參與科大訊飛定增,2022年初就可以通過減持的方式償還欠款,為什么過去一年半沒有這么做?
    
    答:
    
    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劉慶峰董事長自2022年1月后,雖然有較高價格減持還債的機會,但因為借款沒有到期,劉慶峰并沒有選擇賣出股票提前還債。
    
    2022年3月后,大盤及公司股價因宏觀的社會經濟環境持續下行,過程中劉慶峰還承擔了股權質押平倉的風險:2022年4月26日,股價下跌到35元,逼近質押的平倉線,在政府和企業家朋友的幫助下,劉慶峰董事長通過籌措資金和補充質押,及時化解了平倉風險。
    
    2022年10月12日,股價到了最低點29.64元,參照定增的發行價格33.58元/股計算,合計浮虧4.4億元。2023年以來,公司的價值逐步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6月份股價一度達到80元,該期間既不是股份鎖定的限制時段,也不在半年報敏感期之內,但劉慶峰董事長都一直沒有減持。主要是基于對人工智能和科大訊飛長期發展的堅定信心,同時考慮到公司應對美國極限施壓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還不明朗,如果在半年報發布前減持,有可能會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對市場形成重大誤導。
    
    問:除了本次大宗交易減持,劉慶峰董事長還有過哪些增減持,原因是什么?
    
    答:劉慶峰董事長對科大訊飛的增持和減持情況如下:
    
    1、為了穩定公司股權架構、引入戰略投資者和維護公司市值,劉慶峰董事長曾先后4次增持公司股份,分別為:
    
    1)2013年,為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移動時保持實際控制權借款3億元增持;
    
    2)2015年8月股災中,用自有資金增持300萬(相當于2014年的薪酬);
    
    3)、2018年10月股災中,用自有資金增持1200萬元(相當于2015-2017年的薪酬);
    
    4)2021年1月,為鞏固公司控制權,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帶來的營運資金需求,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劉慶峰董事長通過質押融資等方式借款籌集資金
    
    23.5億元,用于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
    
    2、2020年初進行過一次減持系為償還中國移動入股時跟投的借款本金
    
    此前劉慶峰董事長僅在2020年初有一次減持,系因劉慶峰董事長于2013年在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移動時為穩定公司控制權,籌集資金3億元增持股票,
    
    2020年初,由于相關債務的還款壓力而不得不減持股票。為了避免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劉慶峰董事長采用大宗交易的方式并付出對應的折扣代價減持900萬股,減持金額3億元全部用于償還欠款本金。
    
    3、劉慶峰董事長始終與科大訊飛長期利益休戚與共
    
    公司自2013年中國移動入股科大訊飛后,根據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制訂的《董
    
    監高薪酬管理制度》,過去10年劉慶峰董事長應得的薪酬總計1.94億元,為了更好地激勵員工創業奮斗,劉慶峰董事長過去十年累計主動下調薪資總額1.53億元,十年來實際領取薪酬為4066萬元,僅占應領取額度的21%。2022年公司面臨比較大的經營壓力的情況下,劉慶峰董事長帶頭降薪,公司管理團隊年薪平均下降22%,劉慶峰董事長在管理團隊中年薪下降幅度30%(高管團隊中下降最大)。
    
    問:劉慶峰董事長選擇8月15日星火大模型重大版本升級發布會之前的這個時點進行大宗交易減持,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答:
    
    劉慶峰董事長堅定看好人工智能行業和科大訊飛發展前景,由于2021年定增的23.5億債務今年到期,劉慶峰必須要減持股份用于償還上述借款本金。公司6月份股價達到過80元,該期間既不是股份鎖定的限制時段,也不在半年報敏感期之內,但是劉慶峰沒有在上述時期減持,主要考慮了以下兩方面因素:
    
    因素1:公司在應對美國極限施壓背景下,2023年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星火認知大模型方面戰略聚焦投入,2023年上半年短期經營業績面臨著較大壓力,如果在半年報發布前減持,有可能會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對市場形成重大誤導;
    
    因素2:2023年5月6日,公司正式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其技術水平在國內可測的大模型中處于領先水平,發布會后一周內公司股價從 58.05上漲到65.10,周漲幅12.1%;6月9日,星火認知大模型V1.5升級發布會召開,開放
    
    式問答等各項能力顯著提升,發布會后一周內公司股價從64.21上漲到75.67,周漲幅17.8%,前兩次發布會都對公司股價形成了可驗證的利好。8月15日將召開訊飛星火大模型V2.0發布會,本次發布將在業界高度關注的代碼能力和多模態能力上進行重大升級,同時和華為聯合發布基于國產算力的星火一體機,預計產品發布后將會和前兩次發布會一樣引發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此外,國家網信辦聯合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廣電總局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將在2023年8月15日正式施行,人工智能產業有望迎來規模化增長的政策紅利。
    
    綜合上述兩方面因素,如果劉慶峰董事長在發布會之后減持股票還債,公司圍繞訊飛星火大模型開展的積極市場推廣活動有可能被市場誤讀成為了減持目的而刻意炒作股票,對下階段產業發展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劉慶峰董事長選擇在半年報發布之后,星火認知大模型重大版本升級發布會之前的時間點減持股票償還債務。同時為避免對二級市場的沖擊,采用大宗交易的方式并付出對應的折扣代價。
    
    此外,公司上市十五年來,劉慶峰董事長堅定看好人工智能行業和科大訊飛發展前景,先后四次增持公司股權,僅有的兩次減持均是為償還借款,沒有多賣1分錢股份用于消費。當初所借款項均投入了科大訊飛生產經營。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