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主要是生物質能源項目嗎?
答:是的。公司未來將圍繞生物質能源領域,打造經濟與生態雙循環系統,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生物能源上市公司。目前首批5個生物質能源項目正在順利實施;建成后,單一項目預計年產生物天然氣超過2000萬立方米,年均凈利潤3600萬元,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
同時,生物質能源項目具備碳減排屬性,預計單一項目可實現年碳減排量35萬噸。
2、原料收集及產成品銷售是否都在項目所在地?
答:項目均布局于農業大縣,玉米產區,每年秸稈產量大,項目的年秸稈使用就地收集。
河北河南的天然氣產需差較大,當地產能較低,天然氣基本銷售給當地工業企業、加氣站等。
3、公司對CCER以及綠色天然氣是否做了相關準備?
答:公司正在針對CCER重啟進行積極準備,結合中林集團整體戰略部署,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等。
目前國家對綠色天然氣還沒有具體的指導意見。
4、請問生物質能源項目的工藝原料是什么,是否為農戶垃圾?
答:公司的生物質能源項目采用干式厭氧發酵工藝,可處理包括生活垃圾、畜禽糞污、農林廢棄物等各種生物質原料。目前項目原料主要為玉米秸稈,也可以理解為農戶垃圾。比如在華北有些地方,玉米秸稈之前主要用作農戶燒火做飯的燃料以及養殖牲畜的飼料等,或者干脆焚燒還田、粉碎還田;但焚燒還田、粉碎還田面臨嚴重的環保壓力和病蟲害問題。
公司的生物質能源項目能充分利用這些秸稈,變廢為寶,把垃圾變成天然氣以及符合未來農業發展趨勢的有機肥,實際上是循環經濟產業。目前原料供應較為充足。我們的生物質能項目第一批布局就受到了縣、鄉、鎮政府的熱烈歡迎,解決了政府和農戶的秸稈處置困難。
5、生物質能源項目秸稈如何收儲?
答:通過聯合收割機械,在田間完成玉米收割、秸稈粉碎收集,并一次性收集至項目周邊收儲點,全年使用。
6、公司的林業碳匯是針對公司的自有林地嗎?自有林地如何去界定,持有年限是多少?
答:目前永安林業是針對自有森林資源進行碳匯開發的。永安林業的林地均有林權證。關于經營權年限問題,由于林地性質等因素的不同,經營年限也有所差異。
7、請問未來永安林業生物質能源項目潛在的開發空間有多少?目前的生物質技術與濕式厭氧技術有哪些差別?
答:首先,永安林業采用所有生物質賽道上企業處理難度最高的黃玉米秸稈作為單一原料,足以證明公司的技術能力具備優勢。其次,公司的技術布局更傾向于黃淮海地區。原因在于黃淮海地區玉米種植面積大,而且土地高頻率利用對于秸稈離田要求更迫切。因此利用機械化等手段讓秸稈大規模高效離田深受合作社以及農民的喜愛。
從黃淮海整體地區來看,適合開展生物質項目并且能夠匹配干式厭氧技術的縣不低于200個。因此,公司目前的生物質能源。
項目市場空間很大,不存在資源制約以及同類競爭的問題。干式厭氧技術與濕式厭氧技術最主要的差異在于干式厭氧技術獨有的微生物菌種。傳統濕法發酵需要加水來加速水解酸化,這一過程能耗較高。其次,干式厭氧技術的反應周期為26天,單位產氣效率為傳統干式厭氧技術的6-8倍。最后,傳統濕式厭氧技術存在尾液處理等成本開支。綜合以上原因,干式厭氧技術具備較大的經濟優勢。
8、同行業之間是否存在較大競爭?競爭是否導致玉米秸稈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公司收益?
答:公司項目選址的首要標準為所在縣以及周邊地區沒有以秸稈為原料的大規模企業。其次要求周邊玉米秸稈產量在40—50噸以上,保證原料供應充足。目前來看,滿足以上要求的縣數量眾多,而且市場空間足夠大,同行業間不存在較大的競爭關系。
9、天然林在未來是否會納入CCER,盈利范圍是否會繼續擴大?
答:將天然林以及營林養護納入CCER方法學是林業行業較為呼吁的。以福建為例,福建已連續44年全國森林覆蓋率第一,因此很難再有新造林。林業企業呼吁我國要提高林地質量,其標準要向世界林業強國看齊,提高林地固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