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公司公告訴訟信息,此訴訟背景能說明一下嗎?
答:相關背景和時點在公告中已經非常詳細。此項目是客戶研發型項目,我們供應要求的巴條芯片,我們已經按照合同要求全部交付,客戶完成驗收并使用。客戶并不是因為產品質量或者指標不達標而拖欠貨款,否則我們也不會提起訴訟,屬于我們標準催收程序中的一環。
2.在該領域,巴條產品是否還有其他客戶?本次訴訟是否會影響與A2客戶的未來合作?
答:1.在該領域,公司有多家巴條產品客戶,且基本都屬于研發型客戶。該產品在特殊領域的研發市場不會因單一客戶而受到較大影響。2.A2客戶一直是公司的長期合作伙伴,此次訴訟不會影響雙方未來的關系,是公對公的催收工作程序。
3.請問公司后面要計提減值么,這4200w如何計提?公司為何會選擇這個時間進行訴訟?這筆應收賬款,追回的概率有多大?
答:1.公司已按照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計提。截至一季度末,已累計計提減值30%。2.公司是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提起訴訟,為了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和公司利益,進行合法催收。3.公司判斷,追回的概率比較大,依此判斷啟動法律催收程序。
4.對此研發型客戶的訴訟催收,是否意味著特殊應用領域研發失敗?是否影響公司在特殊應用領域的未來量產應用和市場發展?
答:在特殊應用領域,有多種技術路線,為此有多家客戶開展相應研發項目,公司憑借在激光芯片的多產品能力和技術實力參與相關項目,為公司帶來研發性收入。巴條產品研發是特殊應用領域中眾多技術路線中的一種,因此,大家可以看到近些年公司在巴條產品收入上有波動,這是研發性項目的典型特征。巴條技術路線還處于研發階段,非量產產品,并不影響其他技術路線的研發和量產進展,因此不會影響公司在特殊應用領域的市場發展。
5.公司近期業績不好是否與計提有關?
答:一季度業績主要是受整體市場環境影響,相應計提影響較小。
6.公司是否可以講一下今年公司的研發進展和經營進展。
答:上半年,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激光器市場需求整體低迷,公司努力落實各項應對措施,積極開拓市場,公司具體經營情況如下:
(一)研發工作穩步推進,核心產品不斷優化
公司始終重視研發創新能力建設,持續加大對高功率芯片和模塊、光通信產品、VCSEL產品、激光無線能量傳輸芯片、直接半導體激光器產品的投入,使產品保持創新性及領先性。上半年各項產品研發進展如下:
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從國產替代,到行業領先。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9XXnm50W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在寬度為330μm發光區內產生50W的激光輸出,光電轉化效率高(大于等于62%),現已實現大批量生產、出貨,是目前市場上量產功率最高的半導體激光芯片。另外,公司9XXnm光纖激光器泵浦源功率提升至1000W、8XXnm固體激光器泵浦源功率提升至500W,最大程度的節約單瓦材料成本,為客戶創造價值。
發布56GPAM4EML光通信芯片,進入光芯片高端市場。公司發布的單波100Gbps(56Gbaud四電平脈沖幅度調制(PAM4))電吸收調制器激光二極管(EML)芯片,支持四個波長的粗波分復用(CWDM),達到了使用4顆芯片實現400Gbps傳輸速率,或8顆芯片實現800Gbps傳輸速率的應用目標。
車載激光雷達芯片產品順利通過車規級AEC-Q102認證,加上去年12月份通過的IATF16949質量體系認證,公司已成為汽車廠商合規可靠的車載激光雷達芯片供應商。作為全球少數幾家具備6吋線外延、晶圓制造等關鍵制程生產能力的IDM半導體激光器企業,公司在車載雷達芯片的設計、生產和品質管理上,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除車載雷達用VCSEL激光器芯片外,公司還積極布局開發車載EEL邊發射激光器及1550nm光纖激光器的泵浦源產品,隨著項目的推進,將進一步鞏固長光華芯全套激光雷達光源方案提供商的市場地位。
激光無線能量傳輸芯片引領科技前沿。激光無線能量傳輸技術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遠距離傳輸優勢。可以為在軌衛星、無人機、移動終端等裝備持續供電/補電,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上半年,公司研究團隊發布了全半導體激光無線能量傳輸芯片及系統的最新成果,包括808nm和1μm的發射端激光芯片及模塊、接收端單/多結激光電池芯片及模塊、激光無線傳能系統。2023年4月19日,公司CTO王俊博士做了相關學術報告《Semiconductorlaserandpowerconverterforoptical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該報告為國內外首次報告全半導體全自主全鏈路的激光無線能量傳輸芯片。
公司推出波長為1710nm的直接半導體激光器產品,該產品主要用于1mm以下透明塑料的激光穿透焊,目前已在客戶端批量應用,在產品的性能及性價比上得到了市場的較好回饋。公司是國內最早立項,并量產和銷售大功率直接半導體激光器的公司之一,依托完整的垂直產業鏈平臺,公司成為國內率先研發和生產具有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波長為1310nm、1710nm半導體激光器的公司。同時,在1100-2000nm波段也擁有相應的技術儲備,具備快速從研發轉向量產的能力,為我國激光塑料焊接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平臺資源整合,布局創新資源生態鏈
為響應蘇州太湖光子中心建設推進暨蘇州高新區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號召,公司作為發起者及骨干推動成立太湖光子中心的創建。圍繞光子產業,為孵化企業提供生產平臺和工藝研發、人才平臺等全方位支持。發起成立光子產業基金,配合公司“一平臺、一支點、橫向擴展、縱向延伸”戰略實施。
進軍可見光領域,填補國內在氮化鎵藍綠光激光器領域產業化的空白。全資子公司蘇州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成立“氮化鎵激光器聯合實驗室”,為拓展氮化鎵材料體系的藍綠激光方向奠定了基礎。并與團隊合資成立蘇州鎵銳芯光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研制的綠光激光器光功率已達1.2W,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大功率藍光激光器光功率已達7.5W,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相關產品已進入可靠性驗證階段,明年一季度可向市場推出產品。
入股中久大光,加大特殊科研領域深度合作。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長光華芯半導體激光創新研究院通過公開增資的方式對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投資,5月29日完成增資工商變更,投資持股比例1%。與特殊領域行業龍頭激光器企業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未來雙方將聯合研發多個重點項目,提升特殊領域研發能力。
(三)國產替代與海外拓展并駕齊驅
隨著外部環境的持續變化,公司作為多年深耕高功率激光半導體的頭部公司,將繼續加大國產替代進程。同時,現在是開拓海外市場的機遇期、窗口期,公司將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海外業務的持續延展將為利潤和毛利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