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情況介紹。
中科江南成立于2011年11月,一直專注于財政信息化領域,于2022年5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歷經10年多的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智慧財政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國內少數幾家全國性的財政信息化建設服務商,是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庫資金電子支付標準的主要參與者。公司基于國庫支付電子化相關技術、立足財政信息化建設,向各級財政部門、金融機構和行政事業單位等客戶提供財政、財務、安全、服務等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支付電子化、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預算單位云服務和行業電子化等。公司近年一直保持較高發展水平,從創業之初一直穩定發展的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業務到預算管理一體化、行業電子化等業務,構建第二、第三增長曲線,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2、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發展格局。
國家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政府全部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管理。這項制度是基于《預算法》實施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從2001年開始,將原直接撥付給預算單位的資金改為國庫統一管理,依申請支取,從制度上保證了國庫資金的安全存放,也增加了國庫資金孳息收益,因此得到了廣泛推廣。公司進一步將國庫集中支付紙質單據流轉流程通過信息化技術改造成為電子憑證流轉,是以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為核心、利用公司電子憑證庫相關技術,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具有高安全、高穩定、不可篡改等優勢。國庫集中支付全流程實行電子化管理,依據電子憑證進行業務處理,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一體化系統和銀行間實時清算系統為依托,支付款項時,由單位通過一體化系統提出申請,經校驗審核后,資金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支付給最終收款人。預算單位財政性資金支付信息依托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系統生成,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財政收支運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時效性得到保障。公司十年來服務了財政部部本級、32個省級、493個地市級和3588個區縣級財政單位,接近27000個銀行網點。
3、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近期發展格局。
答: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確了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舉措,提出“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財政預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因此,需要圍繞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目標要求,強化系統性思維,以標準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支撐,全面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預算管理一體化是以統一預算管理規則為核心,以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為主要載體,將統一的管理規則嵌入信息系統,提高制度執行力和項目儲備、預算編審、預算調整和調劑、資金支付、會計核算、決算和報告等工作的標準化、自動化水平,實現對預算管理全流程的動態反映和有效控制,保證各級預算管理規范高效,推動現代財政制度建設進程。公司依托財政性資金集中支付的核心優勢,圍繞預算編制、預算調整、預算執行及決算的全流程,為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提供“人、財、物”一體化管理解決方案及業務軟件技術支持服務。
截至2022年,公司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覆蓋了14個省級單位,由此可以觸達相應區域的各預算單位,為未來給預算單位繼續提供財務云服務奠定基礎。近期,相關部門對預算管理一體化提出了新標準與要求,拓展了業務規范覆蓋范圍,部分地方省份也相繼開展二期建設,中科江南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要求,鞏固業務優勢,不斷進行服務與產品的優化升級、迭代更新、功能開拓,全力配合預算管理一體化的落地與升級。
4、行業電子化業務進展。
公司基于“電子憑證庫”的研發積累和業務優勢,逐步向其他行業和用戶拓展,為公司開辟了第二增長曲線。公司行業電子化業務截至2022年底已開拓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商標電子印章管理項目、國家醫保局醫療電子票據應用區塊鏈平臺及電子票據共享項目、湖北省銀行端醫保局醫保基金業財一體化項目、湖南醫療保險基金財務一體化管理項目、會計行業電子證照、數字人民幣在財政領域應用項目等,在商標、醫保、會計、數字人民幣等領域實現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為公司行業電子化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5、數字人民幣業務進展。
公司開拓了基于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的數字人民幣應用等產品及服務,參與了江蘇省部分試點地區的相關工作,參與了海南、山東、福建等省市的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參與了廣東省數字財政資金支付相關系統的建設。目前針對不同場景、不同用途以及不同對象的數字人民幣發放業務均可實現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中處理完成,后續公司將根據各地相關政策積極配合推進,將持續探索財政智能合約方案,深化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
6、醫保電子憑證業務進展。
答:數字經濟和數據要素領域是中科江南核心的戰略布局,自主掌握區塊鏈技術及應用能力,深化探索和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數字財政、智慧醫保等相關業務場景,對公司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公司2022年起承建了國家醫保局區塊鏈平臺及電子票據共享子系統項目,該項目基于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結合醫保技術標準和業務管理要求,建設電子結算憑證應用和醫保區塊鏈中心。目前公司積極配合各省級部門進行試點,已經在部分省份生產環境開始部署,醫療電子憑證數據已經開始匯集。我們將繼續按照相關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做好生產環境部署以及業務場景的開發,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探究相關數據要素利用場景和方式,探索激活公共數據要素潛能,促進公共數據要素與相關行業應用場景充分融合,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為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賦能。
7、數據要素方面的進展。
答:數據要素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服務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
公司在長期服務各級財政部門、醫保部門、行政事業單位、金融企業等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依法履職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公共數據生產、歸集、治理、加工、使用、共享和安全等經驗,深度參與相關業務領域數據標準制訂、數據管理體系、數據安全保障體系以及數據資源平臺的建設。公司認為數據要素作為基本生產要素之一,是經濟活動的基礎所在,貫穿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在數據要素的發掘,加工,整理,流通等各領域均有很多業務場景和業務機會。例如,中科江南電子會計憑證入賬項目是典型的數據要素歸集、流通、使用的案例。原本獨立的電子會計憑證通過一級平臺的收集、二級平臺的分發直至最終財務軟件用戶通過軟件系統自動識別會計憑證,自動報銷、自動入賬,打破了原來入賬憑證數據要素的流通隔閡,簡化了會計賬務手續,節約了會計記賬資源,并形成了會計數據管理體系和會計憑證安全體系。公司關注國家政策、行業發展動態及相關機遇,不斷學習、領會和配合相關部門對數據要素的業務部署,在國家數據基礎制度的指導下探索開展相關工作,積極開拓財政、電子憑證和醫保等領域數據要素業務。
8、預算單位云服務業務進展。
公司預算單位云服務是面向預算單位客戶市場提供包括財務數字化、票據電子化、內控一體化等云服務解決方案,公司最新募投項目“電子憑證綜合服務平臺升級研發項目”也將為預算單位云財務服務增加新的產品與服務模式。
9、電子憑證會計入賬業務進展。
答:九部門共同發布了《開展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工作的通知》,有序擴大試點電子憑證的種類和開具范圍,穩步擴大接收端試點單位范圍,進一步優化完善技術路線。電子憑證的種類、開具、接收、解析、報銷、入賬、歸檔等各環節均進入深化試點階段,打通電子憑證全生命周期從而打通業財稅全流程。
在現行會計入賬模式下,電子憑證存在接收難、解析難、校驗難、報銷難、入賬難、歸檔難等問題,沒有實現全流程標準化數字化,實踐中主要是打印或者掃描等手工入賬,并需要多次人工校驗,難以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業務處理和自動入賬等電子憑證的特點應用。
在電子憑證入賬新模式下,通過“總對總”對接模式,從開具源頭對接電子憑證,可以采用一級分發平臺分發、二級應用平臺接收并提供標準化數據接口,供各個業務系統調用并記錄憑證狀態,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標準化、自動化業務處理。
此項工作從國家戰略看,完全契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神,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發展要求。中科江南作為財政財務領域領先的解決方案服務商,參與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的深化試點工作。公司電子憑證綜合服務平臺被納入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平臺名單,同時還承擔深化試點的服務保障工作。目前,公司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推動一級平臺的建設,對接各出票部門,鞏固和延伸預算一體化的成果,建設政務財務服務平臺,積極參與預算單位試點客戶的財務系統升級,目前試點客戶反響較為積極。
10、公司在人員方面的規劃。
公司貫徹人員復用、人盡其用的人才戰略。公司注重人員規模及增速,始終秉持按需招聘人才、優化人員結構,實現成本、費用與效益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