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在基本穩定主要業務收入規模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收入含金量。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6%,二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億元,環比增長27.63%,產品綜合毛利率18.08%,相較去年同期增加6.27個百分點,產業升級效果明顯。各重點板塊具體介紹如下:
1、激光板塊
激光產業自2019年開始研發,已形成了從“泵浦源”器件產品到“激光器”集成產品,再到“光刃系列”整機產品的完整的產品體系。器件、集成、整機均可對外銷售。
2023年上半年,激光系列產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63.88萬元、凈利潤3,170.27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49%和33.9%,該項業務實現穩定增長。
中久激光泵浦源、激光器、激光電源等項目訂單飽滿,產能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公司持續跟進對接特殊領域、科研領域潛在客戶,并根據業務發展規劃,有序擴充產能。第二代新型激光反制無人機產品光刃-Ⅱ順利完成研制并通過驗收,器件方面,推出更輕巧、更高電光效率、更高亮度的激光器件產品并量產,不斷升級優化已研制裝備,推進激光反無人機裝備生產定型,公司激光系列產品矩陣更加豐富,產品領先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激光產業延續高速發展態勢。
2、高溫超導加熱設備板塊
2013年開始研發兆瓦級高溫超導加熱設備,經過近十年的長期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2022年,聯創超導首臺套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交付中鋁東輕、獲批牽頭制定超導感應加熱裝置國家技術標準、榮獲上海市能效中心頒發的節能產品認證證書。截止本報告期末,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已累計交付8臺設備,在手訂單突破60臺,并積極開拓基于高溫超導磁體技術的其他應用場景。
2023年4月20日,公司參股的聯創超導與其客戶中鋁東輕在其生產車間聯合舉辦了主題為“世界首臺MW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投產儀式”的活動,此次產品推廣活動邀請了高溫超導相關的知名學者、行業專家、下游客戶及媒體共同見證了高溫超導直流感應加熱裝置產品首次在中鋁東輕并線生產并穩定運行一年,產品的各項節能、效率、品質指標均符合要求。
2023年上半年,在首臺成功投產設備的示范效果下,超導感應加熱設備市場化進程迅速,在推進感應加熱設備標準化的同時,有序排產,陸續交付。根據聯創超導業務發展戰略規劃,將不斷加深技術研發,開拓高溫超導新的應用場景,與硅單晶生長爐設備廠商開展合作,將高溫超導磁體技術應用于新型光伏級(N型電池)及半導體級磁控硅單晶生長爐領域。
3、智能控制器板塊
華聯電子主營智能控制器,應用場景包括家用電器、健康器具、衛浴潔具、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和工業控制等領域。該業務板塊主要由并表的控股子公司華聯電子具體實施。
2023年上半年,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加大自主開發,強化設計服務,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領域產品以及光耦產品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布局及開發泛新能源領域新產品和車規產品。已完成DIP4、DIP8MOS系列對射式平臺,車規級超高壓1500V光MOS繼電器,814、214等AC輸入晶體管光耦,單球貼片接收頭,BT基板貼片紅外LED等多項產品的開發及量產,產品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同時,公司繼續加大國內外市場開拓力度,公司建立以大客戶經理和技術開發經理組合的大客戶“小分隊”運作模式主動對接客戶,緊緊抓住銷售、研發兩條主線,設定共同目標,聚焦客戶服務,滿足客戶需要快速反應的需求,不斷踐行了華聯“跟隨大客戶共同成長”的長期戰略,保障了公司整體平穩運行。
4、股權投資業務板塊
主要的長期股權投資為(1)對宏發電聲20%的參股;(2)對北方通信33%的參股。近年來,宏發電聲和北方通信收入增長穩定,故該兩項長期股權投資項目每年能為公司貢獻穩定的投資收益及分紅現金流。
二、提問環節
投資者的主要提問及公司回復情況如下:
1、收入下滑、但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復:收入下滑主要是因為背光源板塊和線纜板塊業務量持續戰略性收縮所致,凈利潤增長主要是因為激光業務穩定增長、背光源板塊和線纜板塊持續減虧以及投資收益增加所致。2023年公司繼續堅定執行“進而有為、退而有序”的經營方針,持續針對背光源板塊和線纜板塊進行整頓和清理,2023年上半年,背光源和線纜兩大板塊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6.36%下降至31.21%,合計減虧約1000萬,對公司整體業務的影響逐步降低。
2、請問貴司高溫超導技術在其他應用領域的拓展情況?
回復:聯創超導自2013年啟動“1+N”系列的高溫超導磁體和感應加熱設備項目,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高溫超導磁體制備的產業化關鍵技術,擁有國際唯一突破餅式結構、螺管結構、無感結構、跑道結構、D型結構等全系列高溫超導磁體技術,并且全面應用于超導工業應用及能源領域的團隊,高溫超導強場磁體可推廣應用至超導感應加熱、磁控硅單晶生長爐、可控核聚變、超導磁懸浮、超導磁分離技術以及超導磁儲能等多個領域。2023年公司持續加深技術研發,開拓高溫超導在感應加熱領域之外新的應用場景,已與硅單晶生長爐設備廠商開展合作,將高溫超導磁體技術應用于新型光伏級(N型電池)及半導體級磁控硅單晶生長爐領域,用高溫超導材料制作大口徑傳導式磁體,無需消耗液氮,制冷成本低,可以滿足大尺寸、高品質單晶硅生長所需的磁場強度,可有效抑制熔體對流、熔面溫度起伏、降低硅單晶中間隙氧濃度、提高摻雜物的徑向均勻性,提高大尺寸硅單晶的質量,預計明年一季度可研制出應用于新型光伏級(N型電池)的原理樣機。
3、為什么超導公司還未形成收入?
回復:超導設備基于其節能的特性,特別適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配合融資租賃的方式來推廣,用戶方和設備生產方均不用投入大量資金,可在每年設備節約價值中分成,收益共贏,目前聯創超導已交付的8臺設備,有6臺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銷售,目前尚未到確認節能收益的節點,所以暫未確認銷售收入;還有2臺設備是采取直接銷售模式,由于這兩臺設備是應用于鋅材加工產線,且是2023年上半年新交付的設備,尚未完成產品驗收,所以暫未確認銷售收入。
4、請問超導感應加熱設備的標準化進程如何?
回復:為推進超導設備批量化生產,超導公司在2023年加速推進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設備的標準化工作,目前進展良好,傳動,機械,電氣都已完成標準化設計。整體設備按加熱鋁棒直徑劃分,已確定大,中,小三種標準化機型,以及定制化的特種機型。預計將在今年四季度完成整體裝置的標準化。
5、中報提到,報告期內激光板塊推出了更輕巧、更高電光效率、更高亮度的激光器件產品并量產,不斷升級優化已研制裝備,怎么理解這句話?
回復:中久研究院以激光反無人機系統研發為核心業務方向,不斷對激光反無人機系統上下游全產業鏈產品進行升級和優化,應用于國內特殊領域的激光反無人機系統,對激光系列產品更高性能的訴求,公司持續研發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功率更高、電光效率及光束質量指標更優的激光器件產品,并投入量產。同時聚焦反制系統工程化研究、改進升級、成果轉化,以及生產與推廣。重點對已研制的光刃-Ⅰ型和光刃-Ⅱ型產品不斷優化設計、簡化結構,壓減生產制造成本,提升裝備工程化、標準化水平,切實推出“管用”、“好用”、“耐用”的激光反無人機系統產品。目前已開展光刃-ⅠB型及光刃-Ⅱ型優化改進項目,并著手多套裝備聯合執行防衛“低慢小”無人機目標組網構建。
6、中報提到,報告期內激光板塊有序推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向前發展,能具體說下在市場開拓方面的最新進展或下半年有哪些經營規劃嗎?
回復:公司始終積極跟進對接特殊領域及科研領域潛在客戶,在國內市場,公司激光器件及集成產品已與客戶建立長期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泵浦源器件及激光器產品訂單飽滿,光刃系列激光反制系統整機因屬于硬殺傷性產品,國內市場尚需等待列裝之后,才能實現銷售;在國際市場,需待外貿資質辦理完成之后,才可陸續推進訂單出口落地。為推動產品的市場拓展,報告期內,公司在生產定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產品列裝做前置準備工作,同時在外貿資質辦理方面,積極與有關方面溝通和配合,并同步洽談對接意向客戶,為推動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拓展做了大量工作。
7、高端光耦在報告期內的業務發展情況如何?
回復:高端光耦具備抗干擾能力強、輸出和輸入之間絕緣、單向傳輸信號等優點,主要應用于智能家電、工控DCS、新能源BMS、光伏逆變、軌道交通等行業。隨著近年來光耦器件在工業、汽車電子等應用中的逐漸成熟,以及我國在新基建、新能源汽車、5G基站等領域的增長,高端光耦年復合增長率保持較高的水平,國產化需求增長非常迅速。2023年二季度,公司光耦產品銷售收入環比增速呈加快態勢,市場銷售渠道較為通暢。公司中高端光耦產品的發展戰略清晰明確,積極布局及開發泛新能源領域新產品和車規產品。已完成DIP4、DIP8MOS系列對射式平臺,車規級超高壓1500V光MOS繼電器,814、214等AC輸入晶體管光耦,單球貼片接收頭,BT基板貼片紅外LED等多項產品的開發及量產。
8、請問貴司下半年各大業務板塊的發展規劃?
回復:公司下半年將繼續堅定圍繞“進而有為,退而有序”主體發展策略,以精細管理謀降本增效,以科技創新促產業發展。在夯實智能控制器產業的同時,重點聚焦“激光”+“超導”兩大未來主業,鞏固優勢地位,提升發展動能,持續優化公司產業結構。
從各業務板塊來說,激光產業要依托技術合作方的先進技術,持續開發更輕巧、更高功率、更高亮度的激光系列產品,確保公司在特殊領域細分市場持續擁有領先優勢,聯創超導要加快推進產品型號標準化工作,提升大規模生產能力,并不斷推進高溫超導磁體在其他應用領域的拓展。智能控制器板塊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加大自主開發,強化設計服務,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聚焦高端市場;背光源及線纜板塊將繼續做整頓和清理,戰略性收縮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斷降低對上市公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