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主要問題及回復情況如下:
問題一:請簡要介紹此次福建省2023年海上風電第一批競配的情況,以及公司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集團的中選情況及后續安排。
答:福建省2023年海上風電市場化競爭配置項目(第一批)共200萬千瓦,其中長樂片區4個項目共160萬千瓦,分別為長樂B區(調整)項目(10萬千瓦)、長樂外海I區(南)項目(30萬千瓦)、長樂外海J區項目(65萬千瓦)、長樂外海K區項目(55萬千瓦),長樂外海I區(南)、長樂外海J區、長樂外海K區需要和長樂海域相關場址項目實行集中統一送出;莆田湄洲灣1個項目,為莆田湄洲灣外海項目(40萬千瓦)。
其中,長樂外海I區(南)項目的優先中選投資主體為公司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集團與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長樂外海J區項目的優先中選投資主體為福建投資集團,共計95萬千瓦。
公司密切關注福建省2023年海上風電第一批競配結果,并將督促控股股東嚴格履行關于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
問題二:請問公司參股投資的“西藏昌都市清潔能源項目”的具體情況?
答:為做好福建省對口援藏工作,深化閩昌兩地清潔能源開發合作,公司與昌都市康電清潔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重慶縉云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西藏昌都市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昌都市康援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00萬元,其中,公司認繳出資16,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6%。目前,昌都市康援新能源有限公司通過參加競配,已中標金沙江上游70萬千瓦光伏項目。問題三:海電三期、永泰抽水蓄能項目均已經投產,請問本年度是否注入上市公司?目前霞浦B區海上風電項目的進展如何?
答:公司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集團2019年7月在中閩能源重大資產重組時承諾,在閩投海電(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三期項目)、閩投電力、閩投抽水蓄能、寧德閩投(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A、C)區項目)、霞浦閩東(寧德霞浦海上風電場(B區)項目)等實體任意一家實體穩定投產、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實現盈利、不存在合規性問題并符合上市條件后一年內,將與上市公司充分協商,啟動將相關符合上市條件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程序。
目前,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三期項目已穩定投產滿一年,永泰抽水蓄能電站四臺機組已全部投產發電,霞浦海電B區項目已于2021年獲得核準,正在開展開工前相關手續辦理工作。
公司將密切關注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三期項目資產注入的可行性,并督促控股股東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及時履行承諾事項。
問題四:請問最近幾年的建設規劃如何?
答:公司“十四五”期間將緊跟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政策,踐行“雙碳”戰略目標,立足福建并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對接國家“十四五”新能源戰略規劃,自建與并購雙輪驅動,內涵提升與外延發展并重,堅持以風能、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為主業,爭取在海上風電資源獲取、新能源項目并購、存量風電改造升級等清潔能源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問題五:公司較早建成投產的陸上風電項目后續是否會進行升級改造?
答:公司較早投產的陸上風電場已運行10--15年,且單機容量較小,我們正密切關注國家關于風電場改造升級的相關政策,會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做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