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公司主要產品集采量價前后變化和生命周期?
公司產品培美曲塞二鈉從第一批集采至今價格降幅40%左右,其它集采產品在集采時價格降幅60%左右,續標時價格降幅較低。從量上看,培美曲塞二鈉續標造成銷售區域縮小,其他產品銷量變化和適應癥有相關,因腫瘤藥物聯用、產品替換比較頻繁。從集采政策實施后情況來看,競爭家數在續標后會增加,因此集采產品的生命周期大概為2-3年。
Q2:公司尚未集采品種的規模和預期?
公司主要產品主要以集采銷售為主要銷售方式,若產品錯過了集采周期,到續標周期時有一定進入集采的機會;若產品競爭格局比較激烈、價格沒有優勢,公司采取找到適合的合作伙伴進行產品銷售并提供生產的策略。公司爭取每年獲得10項左右的生產批件,豐富上市產品數量,力爭實現更好的銷售收入。
Q3:公司產能利用率?
公司產能在培美曲塞二鈉續標前比較緊張,續標后產能有所好轉。目前公司整體以銷定產,產能不緊張。
Q4:公司區域經銷商選擇與激勵政策?
公司目前主營腫瘤仿制藥產品,主要市場為2級以上公立醫院,采用代理制找到適合的合作方,不同區域、不同醫院、不同經銷商對應的競爭格局多樣,激勵政策也較為靈活。
Q5:公司醫療器械領域產品情況?
公司結合自身在大分子和小分子藥物以及注射劑劑型多年的研發和生產質量管理的優勢,在2021年開始立項研發高技術水平的,以注射劑劑型為主的II、III類醫療器械;主要領域是能夠在銷售端體現更具技術和市場導向自主權定價的消費醫療產品。公司已提交注冊申請的2個II類醫療器械主要成分是重組III型膠原蛋白,都是溶液型,成分上有所不同,其中含有透明質酸。其他7個已立項產品主要以膠原蛋白,透明質酸,PLA為主要成分,符合市場主流。從功能上看,主要用于淺表修復、真皮填充、水光、溶脂等。從戰略上看,結合公司注射劑領域的優勢,先以容易申報的II類醫療器械為出發點,做好成分配比,后進軍III類醫療器械領域。
Q6:公司HY-0003項目進展及預期?
HY-0003項目已完成Pre-INDmeeting的會。該項目為核磁共振淋巴結轉移對比劑,從已有資料看,國內只有釓類,目前從理論上看鐵類造影劑效果優于釓類,但臨床還需要相應實踐。
Q7:公司研發投入規劃?
公司計劃仿制藥研發投入維持在2-2.5億左右,創新藥板塊隨著項目陸續進入臨床,預計從2022年的1個億提升到2025年3.5-4億規模。
Q8:公司制劑產品出海節奏?
海外銷售目標沒有具體的預期,其節奏視不同市場注冊和銷售情況來定,公司目前在英國、歐盟主動地區相對深入,出海形勢相對更加主動。
Q9:公司股權激勵時間安排?
公司股權激勵授予時間根據公司營收預期及創新藥進展制定。公司營收目前主要由集采營收構成,已有7個產品進入集采,從短期看由于集采政策無法準確估算產品收入,但通過豐富產品管線,4-5年能形成規模化銷售,長期營收會更易估算。從研發端看,創新藥研發周期較長,26、27年更加明朗,設計5年的授予周期更易實現股權激勵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