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研2023-06-1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中國電研2023-06-14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3-06-14 中國電研 江蘇省南京市蘇美達國際大廈 “合力同行共創價值”國機集團2023年上市公司集體投資者交流活動
    參與機構
    中郵證券,西南證券,旌安投資,廣發證券,長城證券,長江證券,誠通基金,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華福證券,國信證券,中庚基金,國聯證券,東北證券,華泰保興,招商基金,南銀理財
    調研詳情
    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于2023年6月14日舉辦以“合力同行、共創價值”為主題的國機集團2023年上市公司集體投資者交流活動。
    
    1.問:公司電器檢測業務的壁壘和行業地位。
    答:業務壁壘
    (1)隨著國家“放管服”的持續推進,中國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簡稱TIC行業)已經沒有行政壁壘,特別是電器檢測業務這種相對成熟的業務,更多的是依靠機構自身的積累所構建的相對競爭優勢形成“護城河”。
    (2)TIC機構的服務由能力、資質授權和采信三方面構成;核心競爭力主要由品牌公信力、技術、人才、創新、運營五大要素構成。其中,閉環服務能力、高含金量的資質授權、權威采信(公信力)、行業技術領軍人才、商業模式創新是最關鍵的,需要持續的技術沉淀、時間依賴和路徑依賴。
    (3)中國電研TIC業務聚焦電器領域六十多年:
    ● 在閉環服務能力方面,形成了從材料、元器件、部件、整機到系統的全產業鏈服務,從安全、性能、EMC、環境、化學、微生物、無線通信到信息安全的全價值服務,從家用、車用、商用到工業用的全場景服務。
    ● 在高含金量資質授權方面,國內獲得了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認證與檢測機構、綠色認證機構、能效標識備案機構、政府采購認可的節能認證機構等資質授權;國際獲得NCB、SASO、GCC等多項政府及權威認可機構的資質授權。
    ● 在公信力方面,承擔了(包括家電、電器附件、電機電器、自動控制器、環境條件等)11 個國家級標委會/分標委的秘書處工作和15 個IEC國際技術/分技術委員會的中國技術對口單位工作,擁有國家日用電器和智能汽車零部件兩個國家質檢中心,承擔國家質量監督抽檢任務和各省市抽檢任務,是各主流電商平臺指定的抽檢機構,是房地產、零售、郵電、電力、軌道交通、航空等眾多大品牌和國內外買家認可的第三方質量合作伙伴,出具的報告和證書獲得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個權威機構的認可。
    ● 在行業技術領軍人才方面,標準化領域公司擁有 1 名標準化專家擔任IEC/SC59L小家電性能測試方法分技術委員會主席,1 名標準化專家擔任IEC/SC32C小型熔斷器分技術委員會秘書,承擔了多個IEC工作組召集人及1個工作組聯合召集人相關工作,擁有多名標準化專家獲得 IEC1906獎,1名專家獲得“IEC 托馬斯.愛迪生獎”;認證檢測領域公司擔任CCC認證TC04和TC07組長,TC09和TC30副組長,CNAS電氣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在家電、電氣附件、照明、電子通信、EMC、環境等領域都擁有行業技術領軍人才。
    ●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公司集成NQI服務能力,構建了從“體檢(檢測檢驗)”、診斷、改進到推優的完整質量技術解決方案,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建質量基礎實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承接廣東智能家電產業、四川省電子信息及綠色低碳產業等多個質量提升項目;與中大型客戶合作打造從高端標準制訂、檢驗檢測、優品認證到供應鏈撮合的整體質量合作,獲得了政府與中大型客戶的高度認可。
    公司通過以上方面的持續耕耘,不斷為目標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從而在電器檢測領域構建了競爭的壁壘。
    
    行業地位
    TIC行業的地位主要透過標準話語權、品牌公信力、技術實力等方面來體現。公司在電器檢測領域的行業地位主要體現在:
    ● 保持在技術標準制修訂方面的行業領先地位:公司是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是多個國內外標準技術委員掛靠單位,會自 2010 年以來,公司累計主持和參與制修訂超過 600 項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
    ● 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擁有涉及多個層面的高含金量的重要資質授權,通過開展國內強制性認證檢測、國內自愿性認證檢測、國際產品認證檢測、政府采購監督抽查、電商平臺抽查、能力驗證、品牌商采購驗收等業務,在中國電器領域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公信力。相較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公司在國內獲得的檢測、認證資質較為齊全。
    ● 技術實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公司由國家級研究院所轉制而來,長期圍繞電器及相關行業開展應用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應用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產品技術開發,在相關行業理解、研究條件、研究成果、技術及產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研發體系和多層次的研發平臺,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在標準規范、檢測評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公司是電氣領域首個被CNAS認可的能力驗證提供者,通過開發并實施能力驗證活動,對電氣領域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能力進行核定與評價,充分體現了公司在電氣領域權威的技術實力和行業影響力。
    
    2.問:質量技術服務業務近況如何?
    答:公司質量技術服務業務不斷尋求業務多元化,逐步向綜合性機構邁進,業務覆蓋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能源裝備、5G通信、醫療健康、交通裝備等多個應用領域,能夠為客戶提供檢測、認證、檢驗、計量以及包含標準服務、能力驗證、實驗室技術服務、培訓等相關延伸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質量技術服務,貫穿研發設計、采購、生產、市場流通及售后等全生命鏈條。目前已有廣州總部、嘉興、順德、武漢、湛江、上海、深圳、溫州、青島總測試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九大檢測基地。近幾年,公司通過“技術、品牌公信力、產品、渠道”打造質量技術服務核心競爭力,持續推進能力建設,擴充資質授權,拓展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內生增長的基礎進一步夯實,業績實現穩步增長,其中智能家居等優勢業務依舊為業績貢獻的壓艙石,占比較大且持續穩定;智能汽車、能源裝備、5G通信等業務隨著新建產能的陸續投運,為業務帶來新的增量。2022年度質量技術業務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16.24%,毛利率約50%,較2021年繼續提升。
    
    3.問:質量技術服務業務實驗室建設進度。
    答:目前,該業務實行的是“總部-區域中心-專業試驗室/業務處”的產能布局和規劃,已有廣州總部、嘉興、順德、武漢、湛江、上海、深圳、溫州、青島總測試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九大檢測基地。除廣州、嘉興、順德外的其他基地均是近三年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加快能力建設一直是公司質量技術服務發展的重點,比如2021年度,公司新建實驗室共計15個;2022年,新建實驗室共計24個,2023年,公司的華東新能源檢測基地也落成了。目前實驗室的建設主要圍繞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裝備、5G通信、醫療健康、消費用品及軌道交通等相關應用領域。
    
    4.問:質量技術服務業務未來3年質量技術服務業務的投資規劃,及如何提升新建產能的盈利能力?
    答:公司質量技術服務業務目前的投資規劃主要以擴大“內生性”增長為主,主要是加強產能建設,一部分是公司兩個募投項目“電器質量基礎技術研發能力提升”和“重大技術裝備環境適應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兩個項目總投入加起來有5個億左右,前者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者將今年、后年的重點,根據募投項目的要求,公司位于廣州科學城的檢測本部將會建新的實驗大樓。另外一部分是公司自有資金日常固定資產的投入,比如新基地、新實驗室的建設、設備的迭代更新購置等:新基地的建設實行的是“總部-區域中心-專業試驗室/業務處”的布局和規劃,為順應公司全國布局戰略,公司也會在西南地區成立區域檢測中心。公司質量技術服務業務是以環境基礎共性技術研究起家的,和電相關的,可以延伸的領域比較廣,近年來公司也一直在結合國家的高質量發展、科技自主創新、新基建、雙碳等戰略拓展新的服務領域,主要圍繞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能源裝備、5G通信、醫療健康、交通裝備等應用領域,未來也將持續拓展新的領域為業務帶來新增量。至于“外延性”的投資規劃,如果有合適的標的公司也會考慮,從而提升公司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
    公司新建產能堅持不做押寶式決策,不盲目追求熱點,始終依托現有資源來拓展業務領域,一般新建的產能都是從電器相關的領域拓展而來,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同時我們會通過行業、標準、人才、政府合作等去支撐每個新領域的進入。具體來說,公司在新建產能前會做充實細致的可行性論證分析和盈利預測,投后會定期復盤投資目標達成情況,通過LIMS系統、實驗室自動化測試系統建設等方式精細化管理以支撐新建產能的盈利能力提升。
    
    5.問:怎么看待鋰電行業擴產節奏放緩的影響,鋰電行業投資高峰期過去之后,電氣裝備業務是否還能保持增長?
    答:動力電池受國內前期投資高峰影響,今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動力電池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廣闊的前景,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在積極的進行全球布局,動力電池的長期需求依舊旺盛。但市場逐步進入成熟期,資源也會向頭部企業進一步聚集。而儲能電池市場需求仍在快速擴大。2022年,受國內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發展疊加歐洲能源危機等多重影響,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我國全年儲能電池出貨量繼續高速增長,同比增長170.8%,達到130GWh。相比動力電池,電化學儲能電池的應用場景更加廣闊:因可再生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占比逐漸提高,帶動有削峰填谷功能且有穩定出力的電力儲能快速發展,源測、網測、工業用戶側儲能電池都增長迅速;同時,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家庭戶用儲能電池和便攜式儲能電池也在快速發展。因此,同時面向工業和家庭市場的儲能電池的市場容量是非常巨大的。
    公司的電氣裝備業務主要基于電能轉換技術。公司電能轉換專業歷史悠久,技術底蘊深厚,從瓦級到百萬千瓦級、從5V到士1500V都有電源系統解決方案(為700MW等級水火電提供勵磁電源、為人造太陽提供180MW特種電源、已為行業提供最高為120串的串聯化成分容設備),產品豐富、可靠性高,除了新能源電池后處理系統外,還有勵磁裝備和工業電源等產品,都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比如隨著抽水蓄能、清潔能源的發展,勵磁裝備業務有望受益結構性需求帶來增量;工業電源可以應用于制氫、光伏鋁型材、新型半導體碳化硅、鋰電銅箔等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6.問:成套裝備業務能否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一帶一路訂單情況如何?
    答:過去的三年比較特殊,人員進出受限、國際物流等運營成本上漲,給公司成套裝備業務,尤其是海外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即便是在這么困難的情況下,公司也沒有放棄海外市場,這三年持續地往外派人,包括市場營銷人員、項目實施人員等。今年國際旅行重啟后,我們覺得還是有很多積極信號的,比如今年的廣交會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從這里也能夠看出一定的趨勢;另外一個方面,因為前面三年的影響,我們“一帶一路”國家的一些客戶更加重視供應鏈的安全,對本地化的生產更加重視,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海外市場對家電裝備的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公司家電智能裝備業務主要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公司具備為客戶提供從產品設計、智能生產裝備及試驗檢測裝備、定制化零部件設計及供應等家電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具備競爭優勢。隨著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家電需求將會快速增長。年報里也提到2022年成套裝備業務的新簽合同額較21年同期是增長的,公司對這塊業務未來增長還是抱有較高期望,預計在經歷短期波動和挑戰后,隨著海內外需求復蘇、國際旅行重啟,業績將企穩回升。
    
    7.問:環保涂料盈利能力能否恢復?如何平滑涂料業務的周期波動?未來是否考慮剝離?
    答:2022年,受原材料價格波動、下游需求減弱等不利因素影響,涂料行業整體景氣度走弱,但環保涂料受益于環保政策驅動和產業結構調整,影響相對較小。面對前述因素對盈利端帶來的壓力,公司積極應對,敏銳地捕捉行業、市場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充分了解上下游情況,分析市場行情走勢,加強供應鏈管理;緊抓細分領域發展機遇,加大產品研發與創新,不斷推出高附加值新產品;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優化客戶結構及定價策略;擴大產能和銷售規模,通過量的提升來部分抵消價的影響;提升工廠的自動化水平,減少人工成本;有效平抑行業整體周期性波動風險,去年這塊業務的營收及利潤實現了逆勢雙增長。
    關于剝離,未來各種可能性都有,就現階段而言,我們仍將進一步聚焦主業,環保涂料業務主要仍將圍繞保持產品技術優勢,加快產能和新領域、新市場布局等方面發展。
    
    8.問:國資“一利五率”考核下未來ROE提升空間與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