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杭可科技是全球一流的集銷售、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的新能源鋰電池化成分容成套生產設備系統集成商,公司的主要產品有各類電池充放電設備、測試設備、物流設備及相應配套軟件系統,公司為韓國SK、韓國三星、韓國LG、日本索尼(現為日本村田)、億緯鋰能、比亞迪、國軒高科、欣旺達、遠景動力、天津力神、寧德時代等國內外知名鋰離子電池制造商配套供應各類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設備,是目前國內極少數可以整機成套設備出口并與日本、韓國等主要鋰離子電池生產商緊密合作的后處理設備廠商之一。2022年在電動汽車、儲能系統和便攜式電子產品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鋰離子電池行業正在經歷快速增長。預計對化成和分容測試設備的需求也會增長,因為這些是鋰離子電池制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杭可科技與國內外多家主要電池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在全球化成分容測試設備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同時公司還一直在努力擴大全球影響力,重點在東南亞、歐洲和北美。
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54,133,088.43元,較上一年度增長了39.0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90,594,411.85元,較上一年度增長了108.66%。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0,517,680.9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0,285,985.3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4.5%。
未來,杭可科技以“中國制造2025”為階段目標,以工業4.0為戰略機遇,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完善“客戶導向+人才培養+智慧創新”功能架構體系,打造鋰電智能設備產業第一品牌,成為“全球一流的鋰電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范圍內的鋰電企業提供優質的鋰離子電池后處理設備。
我們衷心地感謝廣大投資者給予杭可科技的信賴與支持,真誠地希望借此機會能與廣大投資者坦誠溝通。我們將再接再厲,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以更優異的業績回報投資者、回饋社會!
第二部分、提問回答
Q1:公司GDR募資剛結束,4月份剛到位;現在5月底就過了董事會決議要發定增。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鋰電產能很快會過剩,公司還在這個時間點搞增發,一是定增能是否違反18個月發行間隔的新規,是否還要繼續增發?二是目前這個時間點,是否有必要增發擴產能?
A: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GDR發行,募集資金約1.73億美元,發行GDR所募集的資金主要面向海外擴產和全球營銷網絡建設,助力公司實現國際化。公司2023年5月披露了《2023年度向不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7,292.40萬元(含本數),主要用于公司五、六工廠的擴建、研發中心的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認為,本次實施以上項目存在以下必要性:1、迎接鋰電下游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2、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能力,快速響應海內外市場需求;3、全面強化公司綜合優勢與規模優勢。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則要求履行本次非公開發行相關的程序,謝謝!
Q2:①近三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8.58%、25.72%和32.18%,持續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提升毛利率的舉措?②公司2022年毛利率多少?同比情況如何?原因是?③公司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多少?同比情況如何?原因是?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2020-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8.58%、25.72%和32.18%,2021年度毛利率有明細的下降,主要系由于2020年市場競爭激烈,當年度新接的訂單價格下降較大,加之2020年至2021年主要原材料漲價明顯,導致國內客戶訂單的毛利率有明顯下降;此外,2020年開始海外客戶擴產有所放緩,導致2020年和2021年度訂單中主要以國內客戶為主,因此,2021年由于境外收入比例大幅下降,故境內外收入結構變化也導致了公司綜合毛利率有所下滑。2022年度隨著公司產能逐步擴大,成本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因此年度綜合毛利率有所回升。未來,公司將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進一步優化客戶結構;積極推進新產品研發,以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擴大產能和提高生產效率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等各項舉措提升毛利率。公司2023年一季度主營業務毛利率為42.02%,同比2022年一季度的主營業務毛利率29.59%有明細的提升,主要系隨著海外客戶的擴建開始加速,公司海外訂單的接單占比有所回升,內外資客戶的收入結構比例逐步改善所致。感謝您的提問。
Q3:①公司會考慮在海外建廠嗎?尤其是北美地區?②未來3年,公司業務規劃是什么?研發重點有哪些?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目前已經分別在日本、韓國投資建設本地工廠,日本工廠位于大阪,主要用于應對客戶小規模需求;韓國工廠位于扶余郡,主要面對韓系客戶在美國市場的擴產需求。通過在日韓建設工廠,除了能增加產能規模外,也能夠更加貼近客戶需求,與客戶保持更加密切的溝通,鞏固和提升公司在主要客戶處的優勢地位。公司暫無在北美地區建廠的計劃,但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如果北美地區的需求增長到一定程度,公司會考慮建立本土工廠的可能性。
未來3年,公司將繼續以成為“全球一流的鋰電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目標,深耕主營業務,增強研發能力,開拓全球市場,鞏固和提升公司在鋰電池后處理行業的領先地位。
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涉及機械設計、硬件電路、自動化應用、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等多學科,需要綜合集成多領域的知識。公司的核心技術包括數字化電源技術、高頻PWM變流技術、全自動校準技術、高溫加壓充放電技術、高精度線性充放電技術、高頻SPWM/SVPWM變流技術和能量回收技術,以及儲能直流系統,熱泵管理系統集成運用與管理。未來,公司的除了繼續加強對以上基礎技術的研發外,會重點加強在4680電池、固態電池、自動化和智能制造、軟件系統等方面的研發。謝謝
Q4:①為何公司2022年境外毛利率同比減少12.67個百分點?原因是?
②公司今年境外毛利率目標多少?同比多少?③未來1-2年,公司計劃重點布局海外哪些國家和地區?考慮邏輯是?④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場主要有哪些大客戶?未來還將拓展哪些?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2022年度境外毛利率同比減少,主要系2022年度收入結算中有部分項目系美國項目,項目中承擔了海運及關稅等成本。近年來,全球鋰電需求逐步攀升,歐美逐步成為鋰電池行業的主要增長市場。受益于歐美電動化需求加速,各電池廠商紛紛在歐美投資建廠。如歐洲的NORTHVOLT、ACC、德國大眾等本土公司紛紛進入鋰電池制造行業。而日韓系電池廠商如LG、SK、三星、松下等客戶亦加大了在美國和歐洲的擴張規劃,而國內鋰電池生產產商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亦均開始規劃和建設歐洲工廠。因此,未來1-2年,公司將重點布局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場的主要大客戶包括LG、SK、三星、遠景等,未來還將不斷開拓如整車廠等海外本土客戶。謝謝您的提問!
Q5:請問董事長,公司2023年度發展存在哪些困難,預計發展環境比2022年度如何?
A:2022年各大電池廠商積極擴張電池產能,預計未來全球鋰電池產能穩步提升。據SNEResearch預測,2021至2030年,全球鋰電池產能或將從994GWh增長至8247GWh,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7%。其中,2022年底預計全球產能為1273GWh,同比增長28%;2025年底有望實現4055GWh的產能,預計未來全球鋰電池產能或將不斷釋放。隨著鋰電池產能的逐漸釋放,2023年國內競爭環境較2022年可能更為激烈,但同時,2023年隨著歐美新能源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發展,海外鋰電池設備的需求將有明顯的增長。
Q6:①怎么看行業所擔憂的產能過剩問題?公司目前這方面情況如何?②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多少?產能如何?產能利用率多少?③公司今年出貨目標多少?目前進展如何?④公司募投項目進展如何?預計何時完成?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替代傳統汽車,動力類電池的需求快速增長,而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穩中有升,同時,鋰離子電池在儲能方面的應用也有廣闊的前景,因此,從長遠看,鋰離子電池的生產產能仍將進一步擴張,對后處理系統相關設備需求也仍將保持高位。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裕,公司目前在國內擁有五大工廠,同時正在擴建國內第六工廠,并同時在建設韓國和日本兩個海外工廠。目前已建成的工廠產能利用率較高。公司IPO募投項目均已完成。謝謝您的提問!
Q7:①今年3月,公司宣布中標遠景動力在英國和法國擴產所采購的鋰電池后道設備項目。目前這一項目進展如何,相關時間表是怎樣的?預計何時交付?何時資金到賬?②到2025年,公司產能規劃多少?目前產能多少?今年5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2.73億元,會有產能過剩風險嗎?③公司今年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什么時候的訂單?
A:尊敬的投資者,您好!今年3月,公司中標遠景動力英國和法國擴產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正常履行過程當中。公司今年5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2.73億元,主要系為了擴大公司產能,同時對公司原有工廠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目前,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背景下,“動力+儲能”兩大需求疊加,鋰電池市場前景廣闊;同時,鋰電產業邁入全球化產能布局時代,海外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巨大,優質設備供應商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因此,全球鋰電池設備市場仍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公司目前在生產和執行的項目主要系2022年度及2023年度簽訂的訂單。感謝您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