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人員及產能能否跟上快速擴張的海外市場?
公司重點培育并不斷推進人才梯隊建設,持續吸收、培養、引進境內外優秀的行業人才,通過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措施,組建了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公司境外員工精通當地的語言,熟悉當地的文化、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能夠高效地與設計方和業主方溝通、談判,為業主提供專業化、定制化的服務。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細化項目管理、加強成本控制。
2.公司在海外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優勢?
公司在海外市場競爭對手主要是歐美老牌巖土工程企業,國內巖土工程“走出去”企業較少。中國作為全球基建大國,建設用地的地質條件具有多樣化特點、高難度施工項目多,為公司積累深化各種類型復雜地基處理能力營造了良好的項目土壤,因此相比梅納公司(MenardSoltraitement)、凱勒集團(KellerGroupplc)、寶峨集團(BauerGroup)等歐美競爭對手,公司在復雜地基處理上擁有更強的方案優化、技術以及成本控制能力。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和設計要求,公司基于豐富的技術儲備、成熟的研發體系和大量的項目經驗,公司形成了系統的設計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和不斷優化的解決方案。
3.公司如何有效控制項目成本?
公司在項目實踐中持續改進和豐富項目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建立了科學的項目管理體系,從而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方案設計、采購管理、施工管理、實時信息化監測、技術支持等方面均實現了全過程的統一管理和控制。公司工程管理部牽頭、成本控制部配合,統一安排調度全球項目人員、機械設備、物資供應等資源,能夠有效控制項目成本。原材料采購方面,公司通過成本控制部集中安排所有項目的采購,多區域經營能夠為公司提供更優質的供應商及采購方案;分包方面,通常項目所屬地供應商具有一定成本優勢,公司經過與當地企業長期合作,篩選出優質的分包方并形成資源庫,減少甄別和試錯成本。
4.公司相較可比公司能夠較早走出去扎根海外經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公司通過長期的項目積累和技術研發形成了綜合方案提供能力、專業團隊溝通能力、方案落地及實施能力,以及市場布局的先發優勢。公司憑借自身豐富的技術儲備有效覆蓋各類地質條件,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通過系統的設計能力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和不斷優化的解決方案,提高項目實施中的技術響應能力。公司持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保持技術創新、引入優質人才、不斷開拓并維護優質客戶,公司的海外業務團隊有與項目顧問進行對等溝通的專業能力,對公司方案和客戶的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因此公司能夠走出去在當地經營并獲得客戶和社會各方的廣泛認可。
5.目前沙特的“未來新城”正在推進中,請問公司是否有參與其中?
公司一直與沙特客戶有著良好穩定的合作,在沙特地區也形成了較好的工程業績,目前已成功完成沙特Tanajib石化項目、沙特吉贊新國際機場等重大項目。公司將持續關注沙特市場,尋求戰略合作,后續經營中若有達到信息披露標準的具體事項,公司會及時進行公告。
6.公司主要客戶構成?
公司合作客戶包括全球知名跨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政府部門等業主或總承包,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和充裕的資金保障,有利于項目進度的結算和款項的按時支付,有利于公司的資金周轉和再投入。同時,高端客戶群體基于其長期發展目標,有較為長遠的投資規劃,在行業經濟波動情況下,仍能保持持續穩定的投資。
7.公司2023年的訂單預期與展望?
公司目前訂單較為充足,經營穩定,后續公司將密切跟蹤市場情況,聚焦高質量訂單的獲取,公司管理層有信心把企業經營好,用優異的業績回報社會、回報投資者。
8.除了公告的項目之外是不是就沒有別的大項目了?目前正在跟蹤的大項目有哪些?
2022年公司成功完成了柬埔寨新金邊機場主體工程、印尼KEDIRI機場、沙特吉贊新國際機場等工程項目,新中標的重大項目包括印尼卡里巴魯港、新加坡跨島線項目等。公司目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項目,如有中標重大項目且達到信息披露標準,公司將及時予以公告。公司將持續聚焦主營業務,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公司邁上新的臺階,以更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
9.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情況及未來發展
公司主要業務布局東南亞、中東、南亞、拉美等地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共建“一帶一路”為我國巖土工程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歷史機遇,國家積極支持對外承包工程行業的發展,沿線國家將形成不少基礎設施開發的機遇。
10.公司海外業務定位以及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公司在各個海外重點地區都設立子公司,扎根當地開拓業務。國內基建已發展多年,競爭較為激烈,公司后續將重點開拓國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空間。競爭力:1)公司技術實力較強,在各地區設立子公司下沉拓展,不依附于其他大型企開拓當地市場。2)公司服務內容以技術為支撐,并非單純的施工企業。對比海外部分龍頭(如梅納、凱勒、寶峨等)公司在技術方案上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