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鄧啟東先生致辭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愈加復雜、逆全球化思潮涌現等因素讓全球產業鏈矛盾加劇。得益于社會各界始終如一的關注和支持,廈門象嶼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下厚積薄發,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從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朝氣蓬勃的“少年”。兩年來,我們錨定“六五”戰略規劃,全力整合上下游資源,挖掘客戶價值,加速數智化轉型,開拓國際市場,已成長為一家在海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宗供應鏈服務企業,提前完成了5,000億元的營收目標,凈利潤、歸母凈利潤持續創歷史新高,2022年分別達到37.78億元、26.37億元,制造業企業服務量占比達到60%以上,在“構建產業大生態、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宗供應鏈企業發展也進入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時期。一方面,大宗供應鏈安全及穩定的重要性將會繼續凸顯,頭部企業具有綜合服務優勢,市場份額將加速向其集中;另一方面,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客戶需求持續升級,商品價格寬幅震蕩,新興技術層出不窮,對大宗供應鏈企業的客戶拓展能力、風險控制能力、數智化技術應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速深入地理解制造業企業不斷變化的服務需求,通過“數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使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客戶需求都能得到高品質、高效率的響應,這是行業領跑者的使命和追求,也是象嶼人應對機遇與挑戰的智慧與思考。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在充滿夢想的新征程上,全體象嶼人將緊緊錨定中國經濟發展新航向,砥礪前行。我們對實現“成為大宗供應鏈行業龍頭,做世界一流的供應鏈服務企業”的愿景充滿信心。2023年,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公司經營的提質增效,確保凈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增速。我們也將繼續保持積極且穩健的分紅政策,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回報!
二、齊衛東先生介紹公司經營情況
(一)大宗供應鏈行業發展趨勢
綜合國內外宏觀環境和客戶需求轉變等因素,我們認為行業發展將主要呈現如下三個趨勢:1)大宗供應鏈安全及穩定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國有大宗供應鏈行業龍頭在穩定資源獲取及保障物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2)制造業企業客戶需求升級將引領供應鏈行業模式升維。3)數智科技將為國內大宗供應鏈模式創新賦能,提高大宗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效率,延伸供應鏈行業服務空間。
(二)業務模式迭代
基于對大宗供應鏈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公司持續進行業務模式迭代,在綜合服務模式、全產業鏈服務模式、產業鏈運營模式的基礎上,依托“象嶼數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沉淀大量服務案例和經驗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為客戶輸出具有針對性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象嶼數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核心優勢在于多元商品組合供應與高效物流服務相結合。在深度對接制造業企業客戶采銷系統的基礎上,憑借多式聯運物流能力、多渠道商品采銷能力、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公司能夠預測客戶需求、庫存等情況,匹配商品供應渠道,通過區域倉實現跨區配貨、跨期補貨的無縫銜接,精準高效解決各類“時空錯配”。
(三)主要經營情況
2022年,公司經營業績穩健增長,凈利潤增速高于營業收入增速,提質增效持續凸顯。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分別達22%、51%、41%以上,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持續提升,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2023年一季度,公司延續了穩健增長的勢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13%,凈利潤同比增長超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5%,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保持穩健。開展的重點工作及成效詳見2022年報內容。
(四)2023年經營計劃
2023年,公司將繼續堅持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爭取實現營業收入6,124億元,控制成本費用在6,062億元以內,著力做好數智轉型、國際拓展、資本運作、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點工作。
三、數智化主題分享
(一)王鑫偉先生介紹“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
1.供應鏈金融行業痛點及象嶼特色解決方案
過去,對實體企業而言,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雖然有大量融資需要,但往往會因征信、資質以及抵押貨物難以監管等原因,難以從銀行獲取貸款。而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供應鏈金融風控難以有效落實,普遍存在“看不清貨”、“管不住貨”、“難處置貨”的三難境地。實業端與銀行端二者缺乏一個可信數據橋梁。
針對上述產業痛點,公司構建“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形成了“嶼采融、嶼倉融、嶼途融”等產品矩陣。“嶼鏈通”平臺可實現對貨物出入庫、多式聯運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為資金方解決了貨物監管、盯市及貨物變現等痛點。同時滿足了客戶信用賦能和資金靈活使用的需求。需要特別提及的是,公司通過提供技術服務,充當資金方與產業客戶間的數字風控中介,向客戶收取穩定的服務費,公司無需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承擔任何擔保責任。
2.平臺核心競爭優勢
象嶼“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核心競爭優勢主要有三點:一是較強的供應鏈經營能力,二是完善的物流資源布局及多式聯運服務能力,三是領先的數字化技術應用與運營能力。公司以全棧自研的方式構建起物聯網+邊緣計算+AI的“云、邊、端”物聯網平臺,可實現在庫貨物的可視化、可預警、可追溯,切實化解供應鏈金融模式下資方控貨難問題,構建起支持豐富服務場景的數字供應鏈科技服務體系。
我們通過引入電子簽章平臺,實現全流程單據流轉數字化,保障倉單內容及簽署意愿真實、可溯源,可信度和流轉效率大幅提升。
3.平臺成果及未來展望
2021年初象嶼啟動“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規劃建設,與資方共同探索業務模式。發展至今,象嶼針對在庫現貨質押融資、預付款訂單融資、在途現貨質押融資推出了嶼倉融、嶼采融、嶼途融三大產品矩陣,為實體企業客戶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客戶依托平臺實現全流程線上化的融資放款和解押放貨,最快10分鐘即可完成數字倉單質押,1小時即可收到放款,全程線上操作,高效便捷。
目前融資品種已覆蓋鋼材、塑化、橡膠、玉米、成品紙、紙漿等主流大宗商品。截至2022年末,“嶼鏈通”服務平臺已于建行、交行、平安銀行等10家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已為客戶取得專項授信近90億元,客戶累計用信超11億元。
平臺已獲評中物聯2022“中國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優秀案例,并參與中物聯“供應鏈金融服務企業分類與評估標準”的團體標準制定。
隨著“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平臺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和整體收益水平有望持續改善,供應鏈金融行業生態有望得到重塑。
(二)薛鋒先生介紹農業產業級互聯網平臺
1.農業數字化進程及行業痛點
近年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引導數字農業的發展,已連續多年出臺政策引領性文件。其中,去年發布的《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加速農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應用,重點建設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體系,構建全國農業農村大數據“一張圖”。
當前,我國農業數字化進程相對滯后,糧食產業鏈仍存在土地流轉較為散亂、糧食庫點綜合服務能力較弱、糧食季節性供給占用資金成本與倉儲投入、糧食產銷區之間物流鏈條長、供應鏈管理及品控難度大等諸多行業痛點。
2.公司競爭優勢及農業產業級互聯網平臺介紹
公司憑借多年深耕糧食主產地,與真實種植戶建立粘性,掌握一手糧源;大量引入智能化設備,強化質檢標準,提高作業效率;具備穩定的收購體量和完善的物流基礎能力,且能夠靈活應用現貨及衍生品交易工具規避市場風險,構筑起在糧食供應鏈領域的競爭優勢。
在此基礎上,公司與阿里團隊合作,通過開發建設農業產業級互聯網平臺,打造糧食種植產業聯盟、糧食倉點聯盟、糧食流通產業聯盟,打通了農業領域“產業-產品-商業”生態。糧食種植產業聯盟方面,我們開發“興興象農”APP,建設國內農業行業第一支互聯網地推團隊,為農戶提供“零距離一站式”、“降本增效”的服務,實現平臺直連關鍵用戶;面向農戶種植提供全鏈服務模式,利用訂單農業、糧食銀行等優勢業務,沉淀農戶、種植過程、訂單、農資、交易、涉農金融六類數據;運用數據孵化涉農金融新風控模型、農資新集采直銷模型,推動金融超市、惠農商城等新興平臺業務。
糧食倉點聯盟方面,我們上線WaaS系統,整合象嶼自有倉點和第三方倉點資源,通過業務標準化、數據服務化,擴大倉點規模,建立倉庫與倉單標準化,并具備快速復制擴張能力,促使覆蓋范圍與交易規模上升。
糧食流通產業聯盟方面,通過衍生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第四方物流優化解決方案,利用象嶼自身優勢形成上下游生態賦能鏈接。
四、對話產業客戶
(一)對話新能源供應鏈客戶
問題1:公司是基于什么訴求和象嶼建立的合作,目前合作情況如何?
回答:早期通威與象嶼在飼料所需大宗原料方面有較深入合作,近兩年,隨著兩家公司均逐步深入拓展新能源板塊業務,雙方抓住新的機遇,展開深入合作。與象嶼合作,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
一是象嶼是國內供應鏈板塊具有較老資歷的龍頭企業,在供應鏈尤其海外倉儲領域有較深入的根基,在荷蘭、德國、西班牙等光伏高景氣國家都有物流倉儲解決方案,這對于通威拓展海外光伏業務有著很好的促進支持作用。
二是象嶼的戰略定位及自身整體經營實力,與通威有較高的業務契合度,從目前整體業務推進情況來看,整體合作情況已經完全超越之前的預估。
三是象嶼具有多年進出口業務經歷,擁有完備的海外供應鏈體系,這對剛剛涉足海外業務不久的通威來說,是最好的互補,所以在后期海外業務的相互合作過程中,還有較多可以挖掘的合作空間。
問題2:我們了解到貴司在海外新能源業務方面已有較多布局,而象嶼正在大力拓展國際化業務,您認為兩家公司在這方面的合作潛力有多大?
回答:海外新能源業務方面,希望能與象嶼在夯實現在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部分新的客戶開發,同象嶼展開更深層次的業務模式合作。在既往合作中,象嶼新能源公司為我司業務開展提供了不少支持,尤其是解決了海外客戶的倉儲、配送方面需求,雙方的業務也得到了長足推進,希望后期能圍繞光伏業務領域有更深入的合作與新的業務模式。
(二)對話鋁供應鏈客戶
問題1:作為鋁行業的頭部企業,貴司與象嶼主要的合作模式及產品?
回答:我們與象嶼從2016年開始,已經合作很多年。從最開始合作的氧化鋁,到現在涵蓋了氧化鋁、鋁錠、合金錠、炭塊、焦煤等產品,合作模式也從最開始簡單采購到現在集采購、分銷、物流等一攬子綜合服務模式。未來我們在鋁產業鏈方面將繼續發揮雙方的優勢,深化合作。
問題2:選擇與象嶼合作是由于象嶼哪些方面的優勢?
回答:一是象嶼在鋁產業鏈深耕多年,構建了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完整供應鏈條,擁有豐富的采銷渠道,可以在多品種、多環節開展全產業鏈的合作。
二是象嶼結合鋁產品跨區域運輸的特點,構建了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能夠提供物貿綜合服務。在工廠急需原料時,象嶼能夠發揮物流資源優勢,為工廠提供保供服務。如2019年春節前,象嶼利用象道的場站優勢,汽運鐵路同時發貨,為中鋁保障氧化鋁的及時供應,確保工廠正常生產和建立安全庫存。
三是象嶼作為上市國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和履約能力,雙方在業務過程中積累了良好的合作基礎。
(三)對話農產品供應鏈客戶
問題1:目前與象嶼合作的體量有多大,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增長?
回答:最近三年,我們與象嶼合作量逐年上升,2020年,業務量只有14萬噸。到2022年,業務量已突破60萬噸,復合增速超100%。預計未來業務量還會進一步增長。
問題2:象嶼在糧食供應鏈方面的優勢有哪些,貴司是否會考慮自己去糧食產地收糧?
回答:象嶼在糧食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主要有:一是象嶼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西北等主要產區都建立了收糧網絡,和農戶形成了很強的粘性,能夠穩定地收到優質玉米。二是象嶼從產區到銷區,搭建了一個完善的北糧南運物流體系,不僅僅可以給我們供應玉米,還可以提供物流這些增值服務。此外,象嶼是國企,在業內做出了口碑,有信任基礎,這也是海大選擇象嶼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產地收糧是一個復雜工程,不但涉及到倉儲基地建設,還涉及與農戶建立粘性,組織公鐵水等運輸資源。在各個環節,如果沒有規模化優勢和專業化優勢,都很難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術業有專攻,我們應該會繼續和象嶼保持良好協作。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