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證券事務代表綦丹蕾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發展歷程、公司業務、經營模式、主要產品、市場地位、核心優勢、發展戰略等內容。
二、Q&A
Q:公司目前的平臺業務開展情況如何?
A:公司的平臺運營業務目前主要包括法院綜合送達服務平臺、破產案件一體化管理平臺和金融糾紛一體化辦案平臺。
法院集約化送達服務平臺:實現法院和郵政之間的業務協同,與法院業務系統對接,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送達方式,2022年公司已經與全國8個省、67個地級行政區展開合作,2022年實現收入2500多萬。破產一體化平臺為債權人、破產管理人、法院以及相關當事人搭建互聯互通橋梁,目前收入還是主要以產品銷售為主,未來公司重點推平臺服務模式,2022年銷售和服務費合計實現收入2300多萬。金融糾紛一體化平臺主要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積壓的信用卡、小額貸款等糾紛,這些案件數量很大,通過搭建平臺,銀行端可以實現案件材料批量化處理并發給法院,法院在平臺上可以批量化立案、發送通知和審理、批量化出裁決書等等,目前還在探索加入訴前調解環節,引入調解機構,提高糾紛處理效率,目前實現收入金額較小,運營模式仍在探索過程中。
Q:司法輔助服務業務開展及收入增長的原因?
A:近年來法院推行電子卷宗隨案生成及深度應用,改變傳統的紙質卷宗辦案模式,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江蘇訴服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向法院用戶提供司法輔助服務,主要是利用公司自有軟件把紙質卷宗文件進行掃描實現數字化,同時進行電子卷宗的編目、校驗、歸檔等工作。隨著業務覆蓋地域的增加以及案件數量的增長,近年來業務收入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Q:在法院信息化受到預算約束的背景下,公司如何實現增長?
A:政府行業最近幾年整體受到一些影響,預算收緊背景下,政府行業整體增長有一些影響。當然,如果公司能夠在其他行業找到新的增長點,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在政府部門里面法院相對好一點,國家一直比較重視,而且從大的趨勢來講,政府建設預算中軟件部分占的比例總體上是上升的。目前來看,公司在法院行業里面發展狀況也屬于比較好的公司之一,業務也還在持續擴張中,表現在一個是子系統越來越多,另外子系統應用的地域也是越來越廣,基礎平臺份額沒有變化,但是子系統覆蓋范圍也在擴大。法院內部應用軟件系統有很多種,不是單獨的一套系統,在基礎軟件平臺上還有很多的子系統,通達海審判、執行、審判管理、訴訟服務都有10多種、20多種軟件。各個子系統也不是每個法院都需要建設的,每個法院所處經濟區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案件情況不同,建設需求和內容也不完全相同,許多子系統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Q:公司在人工智能方向的應用、生成式大模型的使用方面如何規劃?目前有法院確定與公司進行大模型數據訓練合作嗎?是否在考慮開發法律咨詢方面的應用模型?
A:法院人工智能應用其實推進得比較早,2016年最高院發布了全面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及深度應用的指導意見,現在通達海基本上在圍繞深度應用電子卷宗的各業務環節,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法官辦案提供智能化支撐。
大模型出來以后大家也都在關注,未來不排除隨著相關模型的成熟和輕量化本地部署的實現,我們在繼續推進具體業務場景應用的同時,出現細分領域的小模型的可能。法院一直重視數據安全及數據隱私的保護,我們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合作推進計劃,公司也會持續關注和溝通。
公司一直希望拓展在法律服務領域的業務,之前有過一些嘗試,但是還沒有落地的應用。
Q:公司在政法委監察委等司法行業的拓展情況?
A:總體來看,政法委、監察委行業本身的體量與法院相比,不是很大,目前我們提供的其他司法領域的產品不是基礎平臺,而是針對特定場景設計的具體應用。但從業務相似性來看,這些政府部門也有財產查詢、案款管理等等需求,也需要與銀行進行業務協同處理,這些方面也有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