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漢先生對公司基本概況作了簡要介紹,然后會議采取問答的形式,就機構投資者關注的問題給予詳細解答,主要內容如下:
問題一:房地產行業調控對于公司傳統的售樓處、樣板間項目業務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包括在量和價上?
答:房地產行業相關調控政策的推出,加速了房地產行業的整合進度。房地產行業加強調控后,住房回歸居住屬性,房地產企業更加重視樣板間和售樓處的設計,對一流設計公司的粘性得到加強。公司在住宅領域的業務量隨著房地產行業的波動有所變化。目前公司在設計業務收費標準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篩選和積極接洽信用狀況相對較好、付款能力強、壞賬風險低的優質客戶,同時避免承接墊資及回款周期相對較長的項目,以保證獲取優質訂單、降低壞賬風險。
問題二:住宅領域售樓處、樣板間的項目單價在什么范圍?兩者之間差異大嗎?
答:公司經過多年的行業深耕與發展,公司打造了“IDM”、“Matrixing縱橫”、“合縱連橫”三大產品線:“IDM”品牌致力于公司高端設計定制化需求;“Matrixing縱橫”品牌涵蓋住宅、辦公、酒店、教育、康養等領域,提供多業態專業化服務;“合縱連橫”品牌是依靠完善的項目操作與管理系統,實現“快周轉”與“落地精細化”。公司根據項目定位、客戶需求等匹配相應的產品線,進行靈活定價。
問題三:2022年來看,住宅與非住宅領域的業務占比分別是多少?
答:按照設計業務的業態,公司業務可以分為住宅領域和非住宅領域(辦公、酒店、康養、教育等)。現階段公司業務主要集中于住宅領域,客戶群體大部分為國內大中型房地產企業。近年來,公司加大對辦公、教育等新業務領域的市場開拓和人員投入,積極開拓新業務領域的優質客戶。未來,公司將加大在非住宅領域的業務開拓,進一步完善業務結構、分散經營風險。
問題四:國內主要的toC軟裝設計公司是哪些?C端客戶可能更為注重價格問題,公司在toC業務的定位是延續toB的高端設計還是會有所改變?會以怎樣的策略去拓展C端市場?目前做了哪些布局?
答:公司主要客戶群體為B端,公司以多年在住宅領域的案例素材為積淀,善于運用建造的邏輯進行設計并解決戶型規劃難題。公司多年沉淀的案例,為“一站式AI家居設計系統”的數據庫奠定基礎。上述智能化設計平臺可以為C端客戶提供快速便捷的客制化設計服務,解決C端客戶設計痛點。目前,公司的C端客戶很少,拓展C端市場的進展請關注公司公告。
問題五:目前公司設計師共有多少人?公司對于團隊擴充的規劃如何?
答: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技術人員為485人。公司將根據業務發展情況調整人員配置。
問題六:公司未來對于住宅與非住宅業務發展規劃是如何的?在非住宅領域,辦公/公共領域建設會向其中哪一塊傾斜?
答:目前,公司大部分的客戶群體仍集中在各類大中型房地產企業。近年來,公司管理層已經在逐步加大對非住宅領域的業務開發力度。2023年,公司將在現有優勢業務的基礎上,繼續加快業務結構調整,加大力度開拓更多的非住宅設計業務,促進各業務之間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為公司股東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問題七:在辦公/公共領域公司的設計單價是多少?處于行業的什么水平?在業務拓展初期公司會否采取較低的單價去提升市場份額?
答:在辦公/公共領域,公司根據甲方需求、設計內容、設計周期等因素進行靈活定價。公司不會采取較低單價拓展辦公/公共領域的業務。非住宅領域,公司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獲取項目,在與各細分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公司的競爭下,公司維持在住宅領域中前沿的設計理念、優秀的創意能力、扎實的技術手段,持續、穩定地為業界輸出高品質的設計與陳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