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情況及行業政策介紹
董事會秘書侯亮陪同調研人員參觀了公司園區,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市場競爭情況。
二、問答環節
1、環境監測市場的發展狀況,以及公司的市場占有率?
目前還未有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發布關于環境監測行業的2022年度發展狀況。分析以往年度公司及同行業業績的歷史數據,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與政策的出臺有密切聯系,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政策規劃到落地執行需要一定時間,取決于國家及地方環保部門對規劃任務的落地分解,且公司從訂單獲取到完成安裝交付一般也需要6個月以上的時間。通常來說,每個五年規劃的首尾兩年較平穩,中間年度行業需求增速較快,但疫情以來,受到財政資金、疫情管控的影響計劃推進有一定滯后,過去兩年市場總體需求量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
在細分行業領域,行業內各公司市場占比均不高。在水質監測領域,公司有較突出的競爭優勢,力合的水質監測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在10%左右。公司目前銷售的主要是常規監測因子,尚有較多特征污染因子的產品和系統綜合解決方案的技術儲備,有望在后續進一步提升水質考核指標和提高系統功能的項目建設中進一步鞏固行業份額。在氣體監測領域,公司緊跟當前市場需求的熱點問題,實施差異化市場競爭策略。針對空氣污染物源解析監測需求,公司自主研發了顆粒物成分監測及臭氧前驅體成分系統,可實現顆粒物水溶性離子、臭氧前驅體等組分的監測,通過組分的數據與常規污染物數據進行比較和變化趨勢分析,對污染物具體成分變化及來源進行分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面,可以連續監測VOCs、苯系物、甲烷/非甲烷總烴以及不同工藝排放的特征有機物等。目前在空氣常規站、空氣質量組分站、VOC組分監測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應用。
2、 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未來會不會回升?
過去兩年財政資金、工礦企業資金普遍吃緊,需求增長緩慢,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價格下降,毛利率下降較多。“十四五”規劃提出9+N,N指特征污染因子,一般根據地方歷史遺留問題、工業布局中存在的重點特征污染物進行增設。近期外部環境得到較好恢復,規劃內的工作正常推進,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儲備充足,上述重金屬及新型污染物的在線監測、應急監測應用案例豐富,具有先發優勢,預計在未來這類新增因子的監測,以及新產品新服務的推廣會為毛利率的提升帶來貢獻。
3、目前在手訂單情況怎么樣?
2022年度報告披露了:2022年末已簽訂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畢的履約義務所對應的收入金額為9.69億元。同比2021年末有所增加。
4、 公司的訂單如何確認收入?
公司訂單中包括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銷售訂單和運營服務訂單,儀器設備訂單將會根據項目條件進行安裝實施,完成后確認收入,周期受外部條件如“四通一平”、站房建設、站點取水等因素影響,一般在6個月以上;運營服務訂單按照運營服務收入確認政策,逐期計算收入。
5、政府項目回款周期和壞賬風險如何?
一般項目在完成安裝調試后回款在60%左右,其余款項半年以上,疫情以來,賬齡有所增長,但政府項目款項都較安全,壞賬風險較小,到目前尚無政府項目款項無法收回的情況發生。相對來說,公司對企業客戶回款執行更加嚴格。
6、 目前和三峽集團的合作開展情況如何?
目前,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股東,并有一位董事當選進入公司董事會;公司持有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5%的股份;三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公司牽頭建設的“水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單位,與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技術和業務上交流也較多,特別是環境監測咨詢、環境溯源調查等新業務的互動。
7、 公司資金量充足,資產負債率也比較低,投資規劃是怎么樣的?
公司一方面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跟蹤科技前沿,加大先進的檢測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研究和技術研發,持續提升產品與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會跟蹤和挖掘有核心競爭力的標的企業,如有對外投資將及時披露。
8、 《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的出臺,會對公司和整個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指出要完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治理體系、推動國家水網高質量發展。明確要完善水網監測體系,加快重要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監測站網優化與建設。政策的出臺,將產生更多的行業需求。
9、 公司未來總體發展規劃
公司未來專注于儀器儀表行業以及儀器儀表應用領域的延伸,擴大氣體監測業務,提升環境板塊外業務,提高服務類收入占比。主要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幾點:1、環境監測業務板塊,加大氣體業務營銷推廣力度,2、由制造向服務延伸,發展檢測服務業務,3、由專用儀器儀表企業向通用儀器儀表延伸,拓展自動化實驗室、工業過程檢測及科學儀器開發等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