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人員參觀公司廠區,并與公司接待人員進行座談,聽取了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并就相關問題與接待人員進行交流。
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1年上市,目前是國內規模較大、品種較全的藥用輔料龍頭企業,目前有藥用輔料品種127個,原料藥品種73個,成品藥品種282個,在柬埔寨亦建有醫藥中間體生產基地,形成了較強的“原輔料+制劑”一體化產業鏈優勢。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8.71億元。
公司秉持“一切為了藥品的安全”的企業使命,建有國家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致力于提升國內藥用輔料行業質量標準,率先將藥品GMP理念引入藥用輔料的生產當中,并深度參與了《中國藥典》2010、2015、2020和2025年版藥用輔料標準起草和修訂工作,并被國家藥典委認定為藥用輔料品種監護人。
座談交流內容:
問題1:公司藥用輔料板塊產品構成情況。
回復:經過多年發展,公司通過對既有輔料品種及新品種的持續研發,目前已形成藥用溶劑、藥用穩定劑、藥用蔗糖、淀粉及淀粉囊、復合輔料等系列化產品并進的發展態勢,主要輔料產品為蔗糖、藥用乙醇、藥用甘油、檸檬酸系列產品以及復合輔料等。
問題2:公司在新能源行業方面的發展規劃。
回復:公司在鞏固提升醫藥行業現有存量業務的同時,以碳酸鋰及其制劑項目的投資建設為契機,開拓發展鋰化合物產業鏈相關的新能源材料業務。公司積極與新能源材料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合作,提升加工能力,豐富鋰化合物產品種類;切實保障生產用原材料的供
應、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加強對原材料、產成品市場信息的關注、了解和分析,控制生產、經營各關鍵節點的成本、費用,緊盯前沿科技技術,確保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同時,成本可控,經營持續穩定。
問題3:公司在藥用輔料領域的優勢。
回復:經過多年積累,公司擁有127個藥用輔料品種,是行業內文號多、品種全、規模大的專業藥用輔料生產企業。公司以“國家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兩個國家級科研技術平臺為依托,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重點試驗室”為基礎,致力于現有藥用輔料深度開發、新型藥用輔料研發、藥用輔料質量標準研究、藥用輔料安全性和功能性研究等領域工作。公司與國內絕大多數制藥企業建立業務往來,并搭建了“一站式采購”營銷網絡體系,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配套技術和定制化服務。
問題4:公司淀粉膠囊產品相關情況。
回復: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產品是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全球知識產權的新型藥用輔料,作為非動物源性植物膠囊,具有綠色、天然、環保、可溯源性的優勢。公司掌握了淀粉植物膠囊從前端原料到核心工藝、再到相關生產設備設計及改造的整體產業鏈條,率先開發出安全性高、可食性淀粉膠囊囊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淀粉膠囊產業化并取得系列創新技術成果。公司植物淀粉膠囊研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公司改性淀粉及淀粉囊業務獲得政府和主管部門重視,共同推動應用政策環境改善;公司召開8次全球峰會,推廣“產品+技術服務”模式,擴大系列產品在藥品、保健品等領域的應用范圍,開展符合客戶需求的特色化定制服務。
問題5:復合輔料情況。
回復:2022年公司復合輔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2023年公司將繼續穩固、提升,充分發揮自身研發優勢,豐富產品品種,拓展市場規模,控制生產經營綜合成本,持續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問題6:公司涉及海外業務,匯率波動影響及應對措施。
回復:隨著公司對大宗原輔材料需求的提升,公司外匯結算業務規模逐步擴大,海外大宗原材料采購結算周期長,公司適時利用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問題7:公司藥用輔料品種眾多,公司是如何安排生產的。
回復:公司采用“以銷定產”模式,對銷售、生產、物料采購、庫存、質量管理等情況進行動態分析,制定生產計劃。
問題8:碳酸鋰項目的后續規劃和方向。
回復:優先滿足醫藥領域、大健康領域對碳酸鋰的需求,并根據市場情況積極向工業應用領域延伸,加強技術儲備,逐步建立、提升核心優勢。
問題9:公司大股東質押情況。
回復:公司公開披露信息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