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種業為核心、農業服務為延伸、探索和創新農業多元化發展”的現代高科技種業上市公司。2018年12月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21年12月中化現代農業將持有的股權無償劃轉到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為先正達種業板塊的重要成員,為國資委實控企業。
公司通過“內生”和“外延”雙輪驅動,積極利用自有品種、技術、品牌等優勢,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種業市場份額,增強整體競爭力;并充分發揮資本運作平臺整合資源配置功能,對優質種業企業開展兼并重組,鞏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勢,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助力公司實現長期發展目標。公司以種業科技為根本,深耕國內及“一帶一路”兩個市場,積極打造全球領先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型平臺公司,力爭十四五末進入全球種業公司前十強。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03%。
2、公司如何發展玉米種子產業?
公司積極進行玉米科研人才、技術、種質資源的引進及儲備,加強玉米品種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品種培育及審定效率。同時注重內生和外延同步發展,公司總部及新疆祥豐、荃銀天府、遼寧鐵研等子公司涵蓋了黃淮海、西北、西南、東北等國內玉米主產區,2023年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玉米種子市場份額,公司收購了在京津唐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的玉米種企河北新紀元種業有限公司,助力玉米種子產業發展。此外,在生物育種領域,積極開展生物育種技術方面研發與合作,儲備相關資源,有序推動生物育種等領域產業化應用,進一步做大做強。公司力爭在十四五末,實現玉米種子銷售收入進入全國前三強。
3、公司制種基地情況如何?
公司不斷加強標準化制種基地的建設,嚴格按照“大分散、小集中”原則布局制種區域。此外,為提升產能,滿足發展需求,公司不斷加強良種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對接江西南城和宜黃、甘肅酒泉、四川邛崍、湖南武岡市等國家制種大縣項目,完善生產布局,保障公司品種供應,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4、公司水稻種子業績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2022年,公司水稻種子營業收入為15.40億,同比增長27.64%,主要系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系統的品種研發體系,形成豐富的品種梯隊。同時通過建設營銷團隊、整合優質品種資源等多種方式,以品牌影響力促進品種銷售力,有效抓住市場先機,積極開拓空白市場,強化市場營銷。此外,公司繼續加強市場管控力度,多次召開市場管控會議,并在重點市場組織“訪客戶、促銷售”等巡查活動,優化市場環境,多方面推動業績增長。
5、公司在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如何?
品種研發是一項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經驗技能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科研人員244人,占總人數的17.10%,形成了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研發團隊,并且公司堅持“自主研發為主、橫向合作為輔”的研發模式,高度重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薪酬及科研獎勵、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激勵機制,吸引并留住了一批科研人才。
6、公司脆稈水稻進展情況如何?
公司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共同打造脆稈水稻百畝生產示范區,將圍繞脆稈種質資源和重要基因在飼料化應用方面開展聯合攻關,致力于解決脆稈水稻糧飼兼用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加快脆稈水稻的應用步伐,從而實現農業循環可持續發展。
7、公司海外市場情況如何?
公司一直堅持“內外并舉”的發展戰略。2022年,公司種子出口再創新高,海外業務營業收入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1%。公司將加快推進項海外育繁推一體化項目建設,助推海外業務發展;并且,公司擁有商務部援外項目實施資格,在塞拉利昂、多哥、馬里等多個國家執行對外援助項目;此外,公司在鞏固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拓展中亞市場,不斷提升國際業務競爭實力。
8、公司在生物技術方面的進展情況?
公司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在分子育種上,公司聯合國內一流的種業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團隊成立了“國家水稻商業化分子育種技術創新聯盟”,搭建科企緊密合作的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商業化分子設計育種新模式。此外,荃銀高科作為先正達種業板塊的重要成員,積極開展生物育種技術方面研發、合作,儲備相關資源。目前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獲得 3 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其中Bt11×MIR162×GA21抗草地貪夜蛾,目前是國內前沿的“三價”系列基因,田間效果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9、公司近年來股權激勵實施情況如何?
2020年、2022年,公司連續實施兩期員工持股計劃。2022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二次成功解鎖,極大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責任感和凝聚力,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成功實施,與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共同牽引公司十四五期間業績的增長。公司通過此方式使骨干員工兼具勞動者與所有者雙重角色,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員工與公司共創共享的長效利益機制,實現了員工與公司利益的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