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簡要介紹公司發展歷程、主營業務以及未來5-10年的長期發展規劃。
答:為落實“兩個千分之三”節能指標,2010年南方電網公司會同代表廣東省人民政府出資的廣東能源集團(原粵電集團)、廣東環保集團(原廣業集團)共同出資創辦了南網能源公司,專注節能減排業務。公司以“研究政策、整合技術、服務社會”為使命,圍繞“綜合能源供應商”和“綜合能源服務商”兩大戰略定位,為客戶能源使用提供診斷、設計、改造、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及運營維護等一站式綜合節能服務。十多年來,公司從最初開展注塑機節能改造起步,已發展到主營業務涵蓋工業節能(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工業高效能源站等)、建筑節能、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城市照明節能四大業務板塊。公司投建了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型綠色能源示范項目,形成了立足南方五省、遍及全國的市場格局,成為國內領軍的屋頂分布式光伏投資運營商和綠色建筑節能服務商。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運營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達135.97萬千瓦,累計建筑節能服務面積約800多萬平方米,累計實現項目節約電量約14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7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1341萬噸。
未來公司將繼續全面加快主營業務發展,把握“雙碳”發展機遇,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業務升級轉型。到2025年,公司現代化企業治理機制全面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基本成熟,綜合能源“平臺+生態”發展模式初步成形。業務上繼續保持國內領先的節能服務企業地位,以及細分領域業務優勢,圍繞能源管理拓展新興業務,成為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龍頭企業。到2035年,國內業務占據主導,國際業務長足發展,成為綜合能源產業新生態的引領者、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綜合能源服務企業。
2.公司認為開展分布式光伏業務主要面臨的限制因素有哪些?針對上述限制因素,公司有何保障措施?
答:我們認為限制分布式光伏業務開展的主要因素還是來自對項目本身可行性的研判和分析。客戶自身的資信情況、經營情況、用電情況、項目現場條件(屋頂分布式光伏主要包括屋頂面積、結構及承重情況等)、光照條件(年利用發電小時數)、所在地的電價及接入系統情況等都會成為影響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成功及平穩運營并保證投資收益的重要因素。
公司從事分布式光伏業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項目開發及建設運營管理經驗,建立了成熟和完善的項目評估、風險管控、實施與運維、安全保障、設備管理和發電效率管理等體系,擁有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和優秀的管理團隊,打造了新能源數字化集中運營管理系統,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可以有效保障項目平穩、安全、高效運營,促進節能收益持續提升。
3.公司認為分布式光伏除了能夠為客戶節約電費外,還能為客戶提供其他哪些增值服務?
答:作為自負盈虧的市場化企業,經濟效益不可避免的成為公司開展業務優先考慮的重要因素。公司開展分布式光伏業務,在獲取節能效益的同時幫助用戶降低了其用能成本,滿足用戶多元化用能需求,實現了雙贏。另外,通過安裝分布式光伏可以幫助用戶降低室內溫度,降低能耗,此外因使用綠電生產產品,提升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了用戶品牌形象。我們認為分布式光伏是公司提供綜合能源業務內涵中組成部分,是公司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的一種技術和手段,通過與儲能配合,并參與需求側響應、虛擬電廠、輔助電力交易市場服務及負荷聚合調配,分布式光伏成為我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產生其更大的價值,為服務和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發揮重要作用。
4.公司如何看待光伏行業未來發展?未來集中式和分布式占比會有怎樣的變化?
答:在國家“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和能源“雙控”機制的倒逼下,“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發展或迎來爆發期,按照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約20%預測,“十四五”期間,光伏年均新增裝機規模或將達到約90GW。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光伏分布式電站新增裝機容量首次超過集中式電站。2022年集中式、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36.29GW、51.11GW,在新增光伏裝機容量中占比分別為41.52%、58.48%,分布式光伏成為光伏裝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國家政策的加持,并隨著硅料供給大幅釋放后硅料及組件價格有望回落,從而刺激集中式光伏需求,國內大容量裝機項目有望加速推進;另外整縣整區推進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工商業分布式和戶用光伏潛在需求,我們認為未來集中式和分布式將并舉推動光伏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