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要介紹下公司基本情況?
公司致力于各類民爆物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進出口,為客戶提供特定的工程爆破解決方案及爆破服務。
公司主要產品為雷管、炸藥、起爆具,廣泛應用于礦山開采、交通建設、水利水電、建筑拆除、石油勘探、國防工程等領域,尤其在基礎工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報告期內,公司擁有1個雷管生產基地、4個炸藥生產基地,產品種類齊全,能夠極大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公司全資子公司壺化爆破,具有爆破作業單位一級資質、礦山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隧道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長期服務于礦產資源開采,公路、鐵路、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業務覆蓋工程爆破領域“穿、爆、采、運”一體化服務全流程,具備爆破作業項目的設計、施工、安全評估和安全監理能力。
公司全資子公司壺化進出口,專業從事民爆產品及相關原材料的進出口業務,出口蒙古、緬甸、澳大利亞、津巴布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軍工領域,擁有“軍工四證”,開展軍用電雷管、軍用電子雷管、TNT藥塊等軍用產品的科研、生產和銷售;參股國內優秀軍工企業,深化軍工產業布局。
2、2022年公司雷管產量首次位列全國第一,公司做出了哪些努力?
公司董事會圍繞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規范運作、科學決策,積極開展董事會各項工作,推動公司各項業務順利有序開展,實現了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
2022年公司圍繞電子雷管全面替代這一工作核心,快速推進電子雷管生產、轉運、推廣、銷售等各方面工作,取得多個突破。
同時公司投資建設電子雷管腳線、芯片模組、包裝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電子雷管腳線、芯片、包裝材料的自給自足,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形成聯動,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益。
3、公司在行業競爭中有哪些優勢?
1、技術優勢
公司擁有世界先進水平高強度導爆管生產線、高精度延期體生產線、膠狀乳化炸藥生產線,和國內領先水平的2,500萬發大產能數碼電子雷管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2009年,國內首家從美國引進數碼電子雷管生產線,是國內最早開展數碼電子雷管研發、生產的企業,十余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經驗。
截止2022年底,公司共獲得國家專利48項,其中8項技術和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9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報告期內新增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2項。公司是山西省科學技術廳、財政廳、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山西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的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化基地。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山西省企業技術中心。
2、區域優勢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內蒙古、山西、陜西及新疆等十個省(自治區)的煤炭探明儲量約占全國的80%以上。公司位于煤炭大省山西省,2022年,山西省工業雷管、炸藥產銷量均位列全國前二,天然的地域優勢,為公司民爆產品銷售和爆破一體化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增長空間。
3、產業鏈優勢
公司業務鏈條完整、產品齊全,上游具備電子雷管芯片、腳線等原材料研發生產能力,下游有國家一級資質專業爆破公司,具備完整的民爆器材研發、生產、銷售、進出口和爆破工程一體化服務能力,目前已形成“民爆、出口、爆破、軍工”四大版塊、四輪驅動的產業格局。
4、管理、文化優勢
公司基礎管理扎實,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經營穩健,未發生一起不良擔保、投資;員工隊伍穩定,本土化程度高,對企業忠誠度高,有創業精神。
針對民爆行業安全管理特性,公司引入解放軍思想,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培育了員工高效執行力,形成壺化獨特安全文化,文化治安,實現了連續38年安全生產無事故。公司為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4、2023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達到1072.02萬元,同比增長238.84%。請問公司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根據行業“十四五”安全發展規劃要求和行業現狀,隨著煤礦許用工業電雷管的停用,2023年是電子雷管全面替代之年。公司積極維護市場,加大市場管控力度,提高生產自動化,降低材料成本,電子雷管產銷量增長較快,是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
5、公司未來有何發展戰略?
“十四五”時期,公司將圍繞“民爆、出口、爆破、軍工”四大版塊,著力打造國內行業差異化競爭力強盛、在國際有一定知名度的現代高新技術企業。
一是做精民爆主業。堅持民爆強企、實業興企不動搖,走好差異化競爭路線,瞄準世界先進尖端技術,繼續保持行業技術領先地位,重點做好數碼電子雷管全面替代和產業鏈拓展;炸藥在充分消化現有產能基礎上,尋找新的合作機會,擴產增效。
二是做大出口業務。加大產品出口力度,逐漸從產品輸出走向技術輸出、人才輸出、資本輸出,推進海外基地建設,力爭出口額進入全國行業前三,做成全球民爆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出口公司。
三是拓展爆破產業。取得礦山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承攬大型一體化工程,提升爆破市場份額,做成華北地區最強的爆破公司。
四是加快軍工布局。積極參與國防施工和軍品配套,實施并購重組和資本運作,參股、控股、收購成長性好的軍工企業,力爭軍品收入未來占到集團總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