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介紹下公司業務?一季度營收構成?一季度MiniLED背光營收占顯示模組的比例如何?預算完成率如何?進度如何?
回答: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顯示材料、模組與終端的全產業鏈開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的整體方案解決,產品包括新型顯示光源及其在傳感、健康領域的延伸應用,顯示光電系統或模組,以及車載顯示、商業與智能顯示等各種新型高清顯示終端。
公司一季度營收主要為顯示模組與終端產品,其中:顯示模組占比46%,顯示終端占比52%。公司一季度MiniLED背光營收占顯示模組的比例近15%,預算完成率132%,一季度預算占年度預算的7%。
問題二
近年來,以MiniLED為代表的顯示行業技術進步明顯,市場滲透加速,那么MiniLED技術路線有哪些,趨勢如何,公司如何布局及市場應用效果?
回答:MiniLED封裝技術主要包括POB、COB與COG三種技術路線。
POB是基于封裝方式的光學方案,COB是基于芯片級工藝的光學方案,COG是基于芯片級玻璃基板光學方案,前二者采用FR4或MCPCB基板,而POB仍屬于傳統工藝的光學方案,工藝、制程與品質要求相對較低。COG技術是在COB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將基板采用玻璃線路替代,具有平整度好,易拼接等優勢,但玻璃基線路蝕刻復雜的工藝決定昂貴的成本,及抗震性差,供應鏈短板等特點決定玻璃基產品很難在大尺寸,中高端產品廣泛應用。
COB技術具有散熱好、光效高、可靠性好等特點,更易實現顯示光電系統超輕薄、高色域、高亮度等畫質參數需求,代表了新一代顯示光電系統的發展方向。
公司在POB與COB技術路線上均有布局,產品受到全球一線品牌廠商與行業認可。
問題三:
MiniLED客戶與項目情況
回答:公司一直深耕于新型顯示全產業鏈,客戶均為行業內著名品牌,包括:三星電子、海信、創維、長虹、TCL、夏普、小米、首爾半導體、富士康、冠捷科技、樂軒科技、蘇州璨宇、蘇州高創、Lumens等國內外知名消費電子企業,以及鴻合科技等智能教育顯示企業。
公司在MiniLED技術布局較早,主流技術路線齊備,長期與多家客戶保持著多個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從顯示終端產品上市看,研發項目轉換產品存在時間周期,通常在6個月左右。2022年,公司量產MiniLED背光模組產品率先應用于全球知名企業海信ULED產品E8H系列MiniLED電視,并占有該類產品較大份額。同年,公司MiniLED技術也獲得多家行業知名分析機構的獎項。基于以上累積的技術、客戶與行業地位等優勢,隨著市場對MiniLED顯示終端進一步認可,公司導入的客戶訂單量、客戶數量與在研項目量均呈增長態勢。
問題四:
參與合作設立安徽省芯車聯動產業投資基金的情況
回答:安徽省芯車聯動產業投資基金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上下游產業鏈,重點關注車載顯示、車規級芯片、智慧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
該基金管理人合肥瑞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蕪湖奇瑞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問題五:
關注到減持公告,是否包括有實際控制人
回答:本次減持不包括實際控制人,整體減持數量占公司股本總額的0.39%,比例極小。其中:鑫智咨詢為員工持股平臺,部分員工出于自身資金需求,擬減持數量不足平臺的15%;一致行動人戴勇堅先生擬減持數量不足其持有份額的50%。
目前,實際控制人無減持計劃。
問題六:公司22年度營業收入9.54億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3.1億元,周轉天數較大的原因
回答: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受營業收入及平均應收賬款余額影響,從應收賬款余額看,22年與上年度基本持平;從收入看,顯示終端同比增加1.6億元,因此計算的周轉天數較大。
從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看,22年同比增加1.3億元,與營收增加同向同幅,體現出較好的經營效果。
問題七:公司22年營業收入9.54億元,期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1.77億元,周轉速度較快,是否存在委外加工情形
回答:公司存在委外加工情形。公司22年度主要產品顯示模組類產品出庫11877萬件,同比增長1.71%,保持了一定的細分市場占有率與技術規模優勢。近年來,盡管公司通過包括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方式等增線擴產,但與快速導入的市場訂單量仍存差距。2022年度公司顯示模組類產品委外加工與自有產能接近二八分布。此外,從平衡穩客戶訂單集中度、提升交付響應速度及降低供應鏈成本等方面看,委外加工也是行業內較多采用的產能補充方式。公司委外加工產品,主要是公司成熟量產后的產品,其生產商均經嚴格資質評估,生產過程均依公司的技術工藝文件進行,主要物料均為公司提供,品質管控均由公司專人現場負責操作流程均有納入ERP系統管控。
以上內容未涉及內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