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所處客戶粘性強,獲客比較困難的行業,需要通過做長服務環節才能提升盈利水平,去年因成本上升對利潤水平影響較大,今年明年會有怎樣的成本端的改善,盈利能力大概有什么變化?
答:公司從2017年上市至2021年,歸母凈利潤保持2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2022年因不可抗力的環境影響,歸母凈利潤出現下降。公司每年10月做來年的財務預算,今年目標是要超過過去的增長率,從一季度業績來看歸母凈利潤有21%的增長,但扣非凈利潤還是有下降。進入四五月業務推進較為順利,再由于公司不斷升級的數字化自動化供應鏈技術革新、組織結構調整、運營管理提升對人工和運營成本的管控措施,預測接下來業務恢復較快,有信心實現今年的預算目標。
2.年報提到“一帶一路”倉儲項目布局,未來兩年內倉儲面積會擴大到45-60萬方,那這么多倉庫如何拓客,是同行拓展還是復制新行業,公司將如何執行?
答:東方嘉盛供應鏈網絡布點覆蓋國內主要經濟帶,核心一級城市及二級城市。特殊時期為客戶提供多區域履約服務方案,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國內目前總經營倉儲面積超15萬平方米,能充分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B2B、B2C等不同供應鏈業態服務需求,自營倉儲長年處于滿倉狀態,供不應求,自營倉儲的擴大布局主要為占據核心地域稀缺倉儲資源,以達到長期控制倉儲運營成本的目的。
公司預計2年內落地45-60萬方倉儲,“一帶一路”沿線布局了重慶和昆明倉儲項目。重慶地處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昆明項目未來將鏈接東南亞老撾緬甸,目前公司跨境電商業務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東,未來會在重慶昆明布局一部分電商倉,進行同行業務拓展,其次,會在新倉庫中布局酒類、食品、醫療行業客戶的加工增值服務產線;嘉興項目為滿足新能源產業的倉儲要求,公司著重布局丙一型倉庫,為公司潛在要復制拓展的新能源車和電池的供應鏈行業做好戰略布局及資源儲備。海外倉方面,目前已在英德美三個國家提供倉儲一件代發及退貨逆向物流服務,為客戶解決二次銷售的后顧之憂。此外,英國倉特別開發了超大件派送可視化服務,深受大件家具、大型運動器材、戶外套件賣家客戶青睞。公司有信心未來兩年的倉儲布局是順應公司業務經營戰略推進的。
3.公司體系內總包和分包的業務占比,分包能否開發成直客業務,如果分包業務轉化為直客對利潤率的提升是多少?
答:公司主營業務絕大部分超90%都是直客,只有非常少量的同業合作業務,有一些外資客戶進國內的時候,會找熟悉的外資供應商,我們會和同行外資供應商合作,但是直客業務還是占比絕大多數份額的。
4.目前第三方供應鏈物流服務商有三類競爭者,一個是國企,一類快遞企業也在做,還有就是東方嘉盛這類專業一體化供應鏈企業,這三類企業您覺得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形成什么樣的競爭格局?
答:每一類企業有各自的比較優勢和企業基因,近年來多家國企在進入一體化供應鏈行業中,業務主要是利用資金優勢做大宗商品貿易為主,并不偏重于嵌入客戶產業鏈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快遞企業也在進軍一體化供應鏈物流行業,但是快遞企業toC快遞服務與toB供應鏈物流還是有較大差異的,我們并不是提供單一的服務產品,而是從客戶需求出發的供應鏈技術解決方案專家和運營執行專家,提供非標個性化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例如在外資大客戶商業溝通、供應鏈需求理解、解決方案、運營執行等方面東方嘉盛已經22年的經驗,已經驗證在特殊時期都可以持續提供穩定高效的服務,實實在在為客戶降本增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革新升級,在行業內樹立起良好口碑。而對于大客戶而言,更傾向于選擇能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服務的公司,作為專業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我們對自己的競爭優勢還是有信心的。
5.2022年凈利潤的下滑,2023年東方嘉盛業務增量的點在哪里?
答:公司2023年業務增量主要有存量業務增長和新業務增長兩方面。
存量業務中,在消費電子、進口酒類、生命科技、跨境電商行業的同行客戶拓展和延長服務鏈增值服務。公司會在消費電子的存量客戶中繼續挖掘客戶其他品類產品的供應鏈業務;進口酒類客戶現在供應鏈逐漸從境外轉為本地化,公司會利用行業趨勢,計劃拓展服務鏈條,延伸到倉庫加工、免稅和一般貿易分銷;消費品內貿業務方面,會繼續與頭部電商平臺合作,拓展更多的同行品牌客戶打造公司消費品牌墻;醫療業務方面,2023年計劃將大力招募醫療業務團隊,增加醫療分銷產品線,如癌癥早篩、醫美牙科骨科醫療器械等;為客戶提供庫內加工產線的更多增值服務,例如目前外資頭部客戶S公司的試劑產品庫內簡單組裝;跨境電商業務首先會有一個恢復性增長,公司還計劃跨區域復制業務模式到西南區域、拓展東南亞出口電商市場;另外,去年落地的新的工業品、醫療大客戶,今年業務有望繼續放量。新業務的增長則來源于新行業的拓展,公司計劃加速拓展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制造物流服務業務。
6.電商平臺以前以進口為主,今年有沒有可能沿東南亞做大出口,這一塊目標是多少?
答:公司跨境電商業務主要為跨境電商中小賣家提供一體化跨境供應鏈物流服務,跨境電商數字交易服務平臺年GMV將近百億,這幾年由于進口電商的迅猛發展,所以公司70%左右在進口端業務,隨電商出海及東南亞電商的高速發展,公司也在提前布局電商出口方面業務,去年跨境電商板塊業務由于集中在華南華東,受到較大影響,今年預計能恢復到正常,至少追平行業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