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證券事務代表李超向證券、投資機構介紹公司主要產品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領域和國內的應用情況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體內天然存在的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作用的微量有機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與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學效應的外源的非營養性化學物質,以很低的濃度就能促進或抑制植物生命過程的某些環節。每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應用技術要求相當嚴格。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生產效率,改善農作物的品質。
目前國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規模約90億元,據測算植物生長調節劑總市場容量約為600億元。隨著種植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市場需求正在擴大。
二、溝通交流情況
問1: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如何?
答:公司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含原藥登記證31個)近120個,約占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的8%,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品種最多的企業。目前國內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制劑規模約40-50億元,以此推算,公司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占有率約15%左右。
問2:公司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增速如何?
答:公司2022年植物生長調節劑營業收入為6.9億元,占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的42%,營業收入比2021年度增長了32%,比2020年增長了60%。
問3、公司未來如何實現增長?
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在公司并購重慶雙豐、鶴壁全豐、山西浩之大等公司以前,由于公司產能、人員有限,公司的產品和技術服務主要應用于經濟價值和管理應用技術較高的果蔬方面。近年來,公司產品和人員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為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提供了有利條件;2、公司多品牌運作有利于覆蓋更多的空白區域和空白作物;3、隨著公司產品的豐富,公司的作物全程解決方案更有利于應用推廣;4、種植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使得植物生長調節劑越來越成為剛需產品;5、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糧食生產,推動了大田產品的應用,公司在大田作物上的產品銷售有較快增長潛力。
問4:公司2022年計提減值對未來有何影響?
答:公司收購鶴壁全豐51%股權,投資成本超過鶴壁全豐凈資產公允價值形成了約1億元的商譽。2022年度鶴壁全豐因受多種因素影響,盈利不及預期,因此公司計提了6,600萬元商譽減值損失。另外,受恒大財務危機影響,2022年繼續對恒大的債務計提減值約2,600萬元。前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未來產生持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