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董事會秘書陳博介紹公司基本情況。
1問:公司的兩個電石智能工廠(車間)的訂單體量,相較單一設備大概翻倍多少?
答:智能車間、智能工廠訂單的體量與其配置及規模有關。2022年公司已分別與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石成品后處理智能工廠/車間合同,合同總額合計3.6億元,以上述合同進行測算,智能工廠整體的市場空間有望形成數倍到十倍于原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
2問:公司是否考慮將電石高溫領域的模式推廣到其他類型的產品?
答:在電石礦熱爐領域的高溫特種作業機器人的成功研發及智能工廠技術應用基礎上,公司持續研發面向硅錳、硅鐵、工業硅爐等礦熱爐領域的高溫特種作業機器人,已陸續取得階段性成果。
硅錳礦熱爐領域:首臺硅錳出爐機器人客戶驗收后的優化工作已完成,具備市場推廣應用基礎,同時啟動了成本更具優勢的新版硅錳出爐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硅鐵礦熱爐領域:面向硅鐵圓盤澆鑄系統,首臺套已交付客戶使用,進入后續市場推廣階段,并已簽訂小批量訂單;硅鐵高溫特種作業出爐機器人在應用現場進行產品定型工作。工業硅礦熱爐領域:首臺工業硅高溫特種作業出爐機器人已完成客戶現場測試交付,進入后續市場推廣階段,并已簽訂小批量訂單。
電石礦熱爐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電石搗爐機器人→電石巡檢機器人→電石成品后處理智能車間。縱觀公司技術、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進程,公司進入新行業、新領域,通常以關鍵單機設備(“點”)切入;在突破性解決行業痛點后,快速組成自動化生產線(“線”);隨著技術的積累和對行業理解的深入,進而完成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面”),助力用戶向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升級。這種由“點→線→面”的技術進步進程,有助于公司集中資源,降低技術開發風險,打開行業成長的天花板,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電石礦熱爐高溫環境應用→硅錳、硅鐵、工業硅礦熱爐高溫出爐作業機器人,未來有望形成在這些領域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上的應用。
公司在高溫特種作業機器人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可以有效打開行業成長的天花板,市場空間有望呈數倍到十倍的擴大,實現以高新技術產品改造傳統產業,真正實現“機器人+”的研發、示范和推廣應用。
3問:電石廠商驅動力或者說改造動力是什么?
答:特種作業機器人、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徹底解決傳統人工作業無法解決的諸多痛點,實現少人、無人、安全、高效、環保的智能制造生產要求,真正實現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智能制造的產業升級。
4問:具體介紹一下嵌入軟件的情況?
答:公司的智能制造裝備需要配套銷售嵌入式軟件,對裝備進行控制和驅動,公司的主要產品都含有嵌入式軟件,這些嵌入式軟件由公司自主研發。按照相關規定,國家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已納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
5問:想了解公司的競爭地位或競爭對手?
答:公司主要智能制造裝備產品,在國內應用領域沒有同體量競爭對手,公司在行業內技術、產品應用處于優勢競爭地位,詳見2022年9月公司披露的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相關內容。
6問:公司目前的設備在AI方面的應用怎么樣?
答:公司長期致力于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公司持續將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應用于公司的產品中,部分產品已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更好地滿足客戶的數字化、智能化需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7問:公司工業服務情況如何?怎樣看待后續的市場空間?
答:從國家政策方面,支持并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實現制造業與制造服務業耦合共生、相融相長”。2021年8月,公司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確定為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單位”,2022年公司入選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
公司制定實施的產品服務一體化經營策略成果顯著,公司的智能制造裝備工業服務,已發展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工業服務收入,一方面會隨著智能制造裝備產品銷售、生產運行基數的增長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承接新的規模較大的生產運營類服務項目后,服務收入會有快速提升的增量。公司的工業服務業務對客戶深層次服務需求給予積極響應,會帶來整體工業服務收入規模的持續、長期、穩健的增長。公司的一體化工業服務與智能制造裝備產品銷售形成良性互動,相互促進,增強了客戶粘性,有效地延伸了產業鏈。盡管報告期公司工業服務營收達6.39億元,繼續保持增長,但相對于公司在國內龐大的潛在客戶規模,生產一體化托管運營服務目前滲透率還很低,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公司的工業服務網絡目前主要服務于公司的產品客戶,公司工業服務網絡資源的商業價值被越來越多的客戶、外資企業集團所關注。公司工業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具備承接公司產品以外的工業服務商業機會的可能,實現“工業服務+”賦能,未來值得期待。
8問:公司昆山項目現在是什么樣的情況?
答:建設情況進展順利,(昆山)區域總部的建筑主體預計在2023年底完成。